第533章 網飛

字數:8192   加入書籤

A+A-


    隨著生活助理戴爾斯科特的人選終於塵埃落定。
    至此,《觸不可及》的主要演員陣容已全部敲定。
    而另一位核心主角——身家豐厚的富豪菲利普一角,則直接邀來了布萊恩·克蘭斯頓擔綱。
    這位剛在《絕命毒師》收獲頗豐的演員,一聽說李琦手中有一個電影劇本,並有意請他出演男主角,頓時欣喜難抑。
    布萊恩·克蘭斯頓,1956年生於洛杉磯。
    他的父親曾是一名業餘拳擊手,後來轉行做演員,母親則是一名電台播音員。
    但他並非所謂的“星二代”。
    相反,他父親的收入極不穩定,甚至一度無力購置家產,最終在他十一歲那年,因不堪生活重壓,拋妻棄子、離家出走。
    布萊恩從未接受過專業表演訓練,早年曾擔任警員,卻在一次在劇團看了一場戲之後。
    毅然辭職後,他從1982年起踏入演藝圈,摸爬滾打二十年仍默默無聞。直到參演李琦製作的一部劇集,他才一躍成為全美皆知的“老白”,真正嚐到走紅的滋味。
    “這部片的片酬可能不會很高。”李琦坦誠地對布萊恩·克蘭斯頓說道。
        布萊恩·克蘭斯頓一邊激動地翻閱劇本,一邊忍不住問道:“這部電影,是有可能衝擊奧斯卡的,對嗎?”
    不得不承認,他的眼光相當精準。
    當然,這也得益於李琦一向善於挖掘和托起優秀的演員。
    隨後,李琦為雙方作了介紹:
    “這位是黃建鑫先生,在我們華夏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拍攝過許多知名電影。”
    “而這一位,是布萊恩·克蘭斯頓。”
    李琦笑著為彼此引薦,並半開玩笑地對黃建鑫說:
    “請記住對方的名字。將來你們都會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導演和明星。”
    “哈哈——”
    王保強、董旋等來自內地的演員們頓時笑成一片。
    當時大家並未將這句話當真。
    但布萊恩·克蘭斯頓卻深受觸動。
    年近五十,能遇到這樣一位真正懂戲、也懂演員的投資人,實在不易。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他都必須緊緊抓住這次機會。
    《觸不可及》並沒有太多宏大場麵,拍攝周期較短。甚至可能它都已完成拍攝,同期開拍的《決戰中途島》還尚未殺青。
    更不用說後期特效製作的時間。
    因此即便上映,也將會是《觸不可及》率先亮相。
    …
    除了主演之外,片中還有一些場景需要幾位外形搶眼、氣質熱辣的女演員來客串。
    這類選角無需李琦親自出麵,小雷石很快便找來了幾位身材與氣場皆頗為出眾的年輕女孩。
    黃建鑫在麵試現場看得麵紅耳赤,忍不住感歎:“謔~不得不說,米國演員確實放得開。”
    李琦在人群中注意到了梅根·福克斯、埃文·蕾切爾·伍德、布萊克·萊弗利等幾位後來成名的演員,她們舞姿曼妙、魅力四射。
    梅根·福克斯將在三年後參演電影《變形金剛》,並憑借該片榮獲tv電影獎“突破女演員獎”提名。
    此後她接連登上《gq》《馬克西姆》《ee》《男人裝》及《vogue》等一線時尚雜誌封麵。
    除了她們,還有幾位李琦也麵熟的女演員,後來轉向參演pg13級題材影片。
    想想,不免有些可惜。
    王保強看著這些米國演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如果我中學時學校裏有這樣的姑娘,我肯定不至於輟學去少林寺學武。”
    “這話你在國內說說也就罷了,在米國可千萬別亂說。”
    “為啥?”
    卓韋拿起手槍道具,朝他比了一個“biu——”的動作。
    王保強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喉結上下滾動,“這麽嚴重 的嗎?”
    “那可不!”
    這可真不是鬧著玩的。
    很顯然的一件事情。
    在《忌日快樂》裏的女主角,就因為泡錯了人,被連捅好多刀。”
    這已不是地獄笑話,而是赤果果的現實。
    他又追著卓韋問:“卓哥,那什麽1i、2i、3i、4i……到底是啥意思?”
    卓韋扭頭看他:“你聽誰說的?”
    “一個黑人編劇告訴我的。”
    “艸,你又跑去跟他們混了?”
    “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我就想著跟他們體驗一下真正的米國生活。”
    卓韋白了他一眼,湊近他耳邊低聲解釋:“1i就是異性戀……2i是同性……3i是……”
    王保強瞬間石化:“還能這樣?”
    “還有4i呢……”
    “……”王保強聽完,徹底懵在原地。
    卓韋笑著說:“你再跟著他們混,等回國的時候,怕是你爸媽都認不得自己了!”
    王保強猛地打了個寒顫:“不去了,再也不去了。”
    …
    接下來的幾天,罷工風潮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持續擴大。
    全美影視行業幾近停擺,
    連艾美獎的評選也不得不宣布推遲舉行。
    期間,小雷石來找李琦:“看樣子這波罷工快結束了,到時候你可得多留意。”
    “放心,一時半會兒停不了。”
    “為什麽?”
    小雷石表示難以置信:“聽說編劇協會和製片人聯盟已經在談判了,你又從哪得來的消息?”
    據他所知,已有幾家深夜秀節目與編劇協會達成協議,正陸續恢複錄製。
        難道李琦的消息比他還靈通?
    李琦當然清楚——憑借前世的記憶,他知道那場罷工實際持續了一百多天。核心矛盾在於編劇們希望從新媒體,如dvd、互聯網點播、流媒體,收益中獲得更公平的分成。
    但問題是,現在流媒體尚未成為主流,編劇們隻是預見到其趨勢,堅決要求提前保障自身權益。
    而製片人聯盟這邊則認為自身都尚未從中盈利,更不願提前讓步。
    這一根本矛盾無法調和,導致雙方僵持不下,前後拉扯三個多月。
    不過李琦並未向小雷石透露這些,隻淡淡說道:“我查閱過以往米國編劇協會的罷工資料,發現今年的矛盾比以往更加複雜。”
    待《觸不可及》的相關工作告一段落,所有事務逐漸步入正軌。
    李琦抽空去了一趟奈飛。
    …
    奈飛,也就是後世說的那個網飛。
    相比後世 5000 億的市值,現在的網飛,處於冰雪交加的時刻。
    為什麽會這樣?
    時間還要回到1996年,說一下網飛的發家史。
    馬克倫道夫在純正軟件中負責郵購業務,他算是這個領域的大咖,裏德·哈斯廷斯則是純正軟件的老板,是個計算機高手,兩人住的比較近,也是好朋友,於是倫道夫每天都蹭哈斯廷的車上班。
    純正軟件公司規模不大,一共才九個人,但90年代是軟件業的黃金時代。
    純軟以7.5億美刀被大公司收購,收購完成後兩人繼續留任工作,但有錢了,誰還想繼續打工,都想出去繼續創業。
    倫道夫、哈斯廷斯兩人有個共同的愛好,就是看電影。
    早上上班時,哈斯廷斯抱怨說:“艸,前幾天,我租了張碟,忘記還,結果被扣了40美刀的押金。”
    “我尼瑪,這麽貴?”倫道夫聽到後,他冷不丁爆粗口,“你說錄像帶在網上出租,郵遞到客戶家門口,外加不限日期,直到客戶看下一部電影時才寄回來換,有搞頭嗎?”
    “有啊,這肯定有。”
    倫道夫很擅長郵寄業務,哈斯廷是個計算機高手,手裏還有一大筆現金。
    於是一拍即合。
    兩人毅然辭職。
    1997年8月29日,網飛正式成立。
    代表網絡fex。
    俚語中是,好看的電影約等於我們的大片兒, fex就是網上大片了。
    有了哈斯廷這個土豪,網飛成立的過程異常順利。
    一出手就采購了部電影的錄像帶,並迅速搞了個網站。
    所有的用戶隻需要在網上,就可以選擇喜歡的電影,次日就能郵寄到門口。
    可問題來了見過錄像帶的都知道,這東西嬌貴。
    經不起折騰,寄到客戶手中的錄像帶超過4分之1是壞的。
    沒法看。
    天天電話都被打爆。
    網飛不僅不盈利,反而在瘋狂虧錢,兩人意識到這條路走不通,可幸運光環卻悄然之間降臨。
    1998年dvd在米國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到年底全美超過20的家庭擁有了dvd。
    倫道夫去音響店發現貨架全都換成了dvd時,就意識到要改朝換代。
    他迅速買下了十幾張什麽東京十分熱加勒比等,出門就寄給哈斯汀。
    第二天哈斯廷斯收到後果然毫發無損,結果人還沒有樂萬,碟子被他老婆看到,獲得暴揍一條龍的服務。
    dvd不僅畫質更好,體積小不易損壞,郵費也更少於是從1998年起,網飛迅速轉型,全麵舍棄錄像帶,換成了dvd。
    他們也碰上了風口,成了唯一的dvd網上平台業務開始爆發性增長,一年不到用戶就突破10萬人,網飛迎來了第二個問題。
    就是他們開通會員隻需要0.99美刀,另外支付兩元的郵費就可以租一盤dvd。
    看片時間不限,等下次換片才恢複到正常的4美刀。
    租金拉新做的不錯,可觀看頻率上不去,大部分客戶一年就看了十幾部,人均年付費不足60美刀,兩人想了想,決定改變單篇租賃模式,改為19.99美刀。
    訂閱值可以無限看片,但是說真的,這價格放在 20 年後,也不便宜。
    能加入訂閱的都是比較骨灰的影迷。
    用戶增長沒有達到預期,眼看著又不行了,結果幸運光環又又出現,起因是克林頓被爆出和實習生萊溫斯基在白宮辦公室搞事情。
    這大瓜延續到了1999年,克林頓被送上了法庭,法院公布了庭審。
    視頻網飛就把所有公開視頻粗暴簡單的剪輯成一部紀錄片。
    最初的想法就隻是想蹭個熱度,沒想到低估了吃瓜百姓,一時間數百萬人訪問,直接擠爆了服務器。
    這群米國大媽們就是想看當實習生的我在白宮咬了霸道總統…
    短短三個月,訂閱用戶數量翻了三倍,衝破了40萬大關,網飛終於迎來了一波可觀的盈利。
    然而這歡喜的日子沒過上一年。
    2000年之後,互聯網泡沫被刺破,跟著就是911,米國經濟和股票像吃了瀉藥,網飛也陷入泥潭,虧損超過4000萬。
    無奈之下,哈斯廷斯決定將公司賣身給百事達,百事達是米國dvd線下租賃的龍頭。
    全美擁有9000家門店以及6000萬會員,對網飛開出5000萬的賣身價,百事達冷笑一聲,“你這菜雞,開玩笑吧,我幾十萬造個網站就能夠複製出這種毫無門檻的商業模式,為啥給你5000萬?”
    談判就此崩了。
    此刻的百事達打死都沒想到自己未來會死在這隻菜雞的手上網飛決定壯士斷臂,要大幅裁員度過難關。
    2003 年底,百事達乘勝追擊的也推出了網上訂閱,定價比網飛還便宜了一塊錢。
    人家是龍頭,片源多、客戶多、門店多,百事達僅用四個月,用戶數量就達到了75萬,網飛走到這數字則足足用了四年。
    網飛隻能降價搶客戶,百事達也減價。
    價格戰打響,雙方足足打了五輪,把訂閱價瘋狂殺到了14.99美刀。
    網飛直接扛不住了,宣布不能再減。
    哀鴻遍野的網飛股價也跌到了新低,隻有1.5美刀,市值不足5億。
    要知道後世股票可是 1200 美刀。
    眼看網飛就要被幹斷氣了,李琦朝他們拋出了橄欖枝…
        “你好!”李琦看著這個在 15 年後登上全球科技業最鼓舞人心的領導者榜單top10的人,此刻眼神之中無光,整個人也是異常的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