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再次救濟災民1

字數:6174   加入書籤

A+A-


    俞蓮兒和丁丁看似飛上了天空,實際上是進入了空間之中。
    俞蓮兒想著: 每 次回來都是瞬移過去的,也沒有看到縣城邊的水下去了多少,今天一定要看看洪水退下去了沒有。
    她和丁丁一塊來到益起縣縣城北邊,站在空間之中向外看去:
    洪水下去了一米多深,像清岑鎮上他們那個地方地勢比較高,水已經都全部下去了,還剩一些坑坑窪窪的地方有水,鄉親們都在坑窪中用自己編的籮筐捕魚。
    捕的魚吃不完,拿到別的地方去賣,但是賣魚者多,買魚者少,也不好賣。大部分人都是拿回家自己煮著吃了,吃不完了就曬成了魚幹留著自己吃,每天也不缺魚肉吃。
    俞蓮兒又想到這些人吃魚肉,不知道放不放鹽,她記得自己的爺爺給她講過。1938年黃河開口子,洪水泛濫,洪水下去以後,人們逮了很多的大魚,沒有鹽就用白水煮魚吃,又腥又沒有味,雖然說肉很鮮美,但是少了鹽的滋味就什麽味也沒有了,隻剩腥了。
    善心的俞蓮兒心想:今天必須給益起縣上放一些鹽,讓這些災民有鹽吃。人長期不吃鹽的話,還會渾身沒有力氣的。
    俞蓮兒還想著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要趕快讓縣令組織人把他們燒好的石灰撒到水中去,防止疫情的發生,還要將山中放的磚瓦拿出來一部分,讓這些能蓋房子的村莊的人先把房子蓋起來。
    俞蓮兒決定先不能挖紅薯,如果把紅薯挖出來,把空間內裝滿了,它就沒法往外拿那些磚瓦及木料了,於是,俞蓮兒就來到了益起縣縣衙內找到了縣令郝運來。
    縣令一見俞蓮兒來到趕忙叩拜道:“小的見過丞相大人,祝丞相大人萬福金安!”
    俞蓮兒心中一路走著,一路想著心事來到縣衙內,見縣令向自己叩拜沒有什麽表情的道:“免禮平身吧!”
    縣令郝運來道:“謝丞相大人!”
    縣令郝運來滿臉慌恐地跪在地上,一邊不停地叩頭,一邊在心裏暗暗思忖著。他實在想不明白,這位位高權重的丞相大人怎麽會突然大駕光臨呢?難道是自己無意中犯下了什麽過錯,惹得丞相大人不高興了?
    郝運來越想越覺得忐忑不安,額頭上的冷汗也不由自主地冒了出來。他在腦海裏飛快地回憶著最近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可思來想去,似乎並沒有什麽明顯的過失啊。
    終於,郝運來稍稍定了定神,覺得自己應該沒什麽大問題,於是便壯起膽子,抬起頭來,滿臉堆笑地對俞蓮兒說道:“下官不知丞相大人今日屈尊蒞臨,實在是有失遠迎!還望丞相大人恕罪!隻是下官實在想不明白,大人您今日到此,究竟有何事要指教下官呢?”
    俞蓮兒沉著冷靜的道:“洪水已經下去大半,對於這些災民們,縣令大人將作何安排?”
    縣令好運來一臉愁苦,仿佛整個世界都壓在了他的肩上,他哭喪著臉對丞相大人說道:“大人啊,您有所不知啊!我這心裏頭啊,一直都想著要為這些可憐的災民們做點善事呢。我做夢都想給他們蓋房子,讓他們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還想著給他們發放糧食,讓他們能填飽肚子,不再挨餓。可是,大人啊,我這手裏頭也是真的沒錢啊!縣衙裏的存銀那是少得可憐呐,根本就不夠用啊!”
    俞蓮兒一臉凝重地看著郝運來,緩聲道:“你是否已經前往西山探望過那些災民們了?”她的聲音低沉而嚴肅,透露出對這件事情的高度關注。
    郝運來在接到這個問題後,心中一緊。他知道俞蓮兒對災民們的生活狀況十分關心,於是連忙回答道:“我在上任後不久便親自前往西山,看望了那些受災的百姓們。”
    接著,郝運來詳細地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情景。他說那些災民們在俞蓮兒等人的妥善安置下,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衣食無憂,而且比起未受災時還要更加舒適自在。
    俞蓮兒聽後,臉上的表情略微舒緩了一些。她點了點頭,表示對郝運來的工作表示認可,但同時也提醒他要繼續關注災民們的需求,確保他們能夠真正從災難中恢複過來。
    俞蓮兒又問道:“後續回來的災民,你是怎麽安排的呢?”
    縣令畢恭畢敬地說道:“啟稟大人,那些和山上災民來自同一個村子的人們,我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他們安全地送到了山上,並交由他們村子裏的人照顧。如今,這些災民已經在山上安頓下來,生活也逐漸恢複了正常。”
    接著,縣令繼續匯報道:“還有一部分災民,他們原本就居住在縣城周邊。由於洪水稍有退去,他們所在的村莊積水已經減少了許多,不再像之前那樣嚴重。所以,這些災民便選擇回到自己的村莊,利用現有的材料——茅草和木棍,搭建起了簡易的草棚子,權且當作臨時的住所,以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些災民雖然每天都能捕捉到魚來果腹,甚至還可以將多餘的魚拿去變賣換取一些錢財,但由於食鹽的價格異常昂貴,他們實在舍不得花費這筆開銷去購買食鹽。於是,他們每天隻能用白開水來煮魚吃,雖然能夠勉強填飽肚子,但卻無法享受到美味的滋味。”
    “我深知這樣的飲食對於他們的身體來說並非長久之計,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營養不良等問題。因此,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著解決之道,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既經濟又實惠的方法來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食鹽。”
    俞蓮兒一臉嚴肅地看著縣令好運來,語氣凝重地說道:“目前最緊要的事情,就是你必須立刻行動起來,組織這些災民展開自救。”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要趕緊組織人手,把我在連妍山上燒製好的石灰運到水邊,然後撒到水裏麵去。這可是防止大災之後爆發大疫的關鍵措施啊!一旦疫情發生,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候你這個縣令的烏紗帽恐怕就很難保住了!”
    俞蓮兒的話,將縣令嚇得頭上直冒冷汗,他想想後果就是這個樣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如果大疫出現了,那他的官職不保不說,丟人事大。
    縣令立馬跪在地上,對俞蓮兒道:“還請丞相大人向在下指條明路吧!”
    俞蓮兒心想:如果我不想管益起縣的災民們的事情就不會來這裏了。
    俞蓮兒對郝縣令道:“縣令大人你起來吧!益起縣的事情我不會袖手旁觀的!”
    郝縣令連忙向俞蓮兒叩拜道:“謝謝丞相大人!謝謝丞相大人!”
    俞蓮兒道:“請縣令大人找一個大一點的場地,讓神仙婆婆給災民們拿出來三萬斤食鹽及十萬斤大米吧!”
    郝縣令一聽又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給俞蓮兒叩拜道:“謝謝丞相大人!謝謝丞相大人!您真是及時雨,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俞蓮兒出聲製止道:“行了,快起來找地方吧!早一會找到,災民們就能早一會領到這些急需品!”
    郝縣令一聽趕忙站起來道:“原來的糧倉,現在裏麵空空如也,就放在糧倉裏麵吧,我讓人日夜嚴加看守著。並立馬給災民們發放下去。”
    於是郝縣令領著俞蓮兒來到了糧倉院內,對俞蓮兒道:“啟稟丞相大人,就是這兒,你看可以嗎?”
    俞蓮兒向郝縣令點了點頭後,向虛空中道:“神仙婆婆請你拿出來三萬斤食鹽和十萬斤大米放在這裏。”
    俞蓮兒想這些災民出去的急,肯定沒有帶鍋,又接著道:“再放下三千口鐵鍋吧!”
    俞蓮兒的話音未落,丁丁又以神仙婆婆的形象出現在了半空之中,隻見他身穿白色綾衣,肩披白色綾帶,右手拿著一個拂塵斜放在左臂之上,宛若九天仙子下凡。
    隻見她右手拂塵向前一揮三萬斤用麻袋裝著的精鹽出在糧倉院中的左側,堆了四四方方一垛。接著神仙婆婆的拂塵又向右邊一揮十萬斤用蔴袋裝的大米就又出現在了糧倉的右方,又堆了四四方方的一大垛。
    丁丁移了移位置,又從商場裏麵拿出來了三千口鐵鍋放在了糧倉內。
    郝縣令及眾衙役們都看呆了,他們聽說過俞蓮兒的故事,能耐之大令人咋舌,但那隻是當個故事聽聽而已,聽過之後羨慕而已,從沒有放在心上過。
    今天一見俞蓮兒真的能指揮神仙婆婆,並且,憑空拿出了那麽多的東西,這可都是緊缺物質,讓他們大開眼界,全部都被驚的目瞪口呆,知到神仙婆婆要飄走了,他們才反應過來,跪在地上向神仙磕頭跪拜道:“謝謝神仙婆婆,謝謝神仙婆婆的保佑!”
    當他們磕完頭,抬起來頭再看時,神仙婆婆已經無影無蹤了。
    俞蓮兒對縣令道:“郝縣令,你把這些物資給災民陸續派發下去,如果這些災民長期缺乏食鹽的話,他們會出現渾身無力的現象的!幹任何活都會沒勁,甚至會出現嚴重的病症。”
    郝縣令知道俞蓮兒的意思,最近洪水下降了不少,外逃的災民們在陸續回來了,所以這些物資不能一下全部發給先回來的人,要給晚回來的人也留一部分。
    郝縣令這時候都激動哭了,他用衣袖擦幹淨眼角的淚水對俞蓮兒恭恭敬敬的道:“放心吧丞相大人,我一定會按照您的吩咐發下去的,並且也會告訴他們,這是你讓神仙婆婆給他們留下的物資,讓他們永世不忘您和神仙婆婆的恩情的!”
    俞蓮兒輕描淡寫的道:“什麽恩情不恩情的,這是我做為一個丞相應該做的。”
    郝縣令道:“丞相大人廉潔自律,一心為民,是我等的楷模,下官一定會以你為榜樣,竭盡全力為災民服務的。”
    “行了少扯沒用的,隻要你一心為民做實事,安排好災民就行。”
    俞蓮兒又接著道:“另外連妍村的平頂山上,我燒製出了好多的白石灰,神仙婆婆已經將船隻放在水邊了,你明天早上讓縣丞帶人劃著船隻到連妍村的平頂山上去,將這些石灰運到各村內,再把這些生石灰上麵灑上水,讓它們變成粉末,就變成了熟石灰,再將這些熟石灰撒到水中,這些熟石灰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他們可以阻止疫情的發生。”
    縣令又連磕了三個響頭道:“謝謝丞相大人,謝謝丞相大人!縣令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就一個勁的說:“謝謝丞相大人!”
    俞蓮兒道:“不用謝,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如果我不想做的話,我就不會燒這些石灰了,燒這些石灰純粹都是為了阻止這一場疫情的發生,疫情一旦發生,那可不是個小事,會要人性命的。你絕不能粗心大意!”
    縣令大人又磕了幾個頭道:“丞相大人,我記下了,我一定會嚴格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的。我今天晚上就開始行動,把這些事情落到實處,將鹽送到各個村莊去,石灰也送到各個村莊去,讓他們今天晚上都全部灑進水中去及各村莊的莊內及莊子的附近。”
    縣令停了停又道:“隻是丞相大人,我們去拉石灰的時候,無憑無據的連妍村的村長會讓我拉嗎?”
    俞蓮兒想想也是,就讓縣令拿出筆墨紙硯,自己給村長寫了一個便條:
    “村長大人,世才二弟:我是俞蓮兒,見條如麵,明天縣令大人去咱們村拉石灰的時候,讓他們隨便拉,除了讓他們撒在水中,殺菌消毒用之外,剩下的讓他們給災民們蓋房用。”
    致禮!
    落款:俞蓮兒
    俞蓮兒又加蓋上了自己的私印。
    縣令大人滿心歡喜地接過俞蓮兒遞過來的便條,展開一看,隻見那紙上的字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娟秀中透著一股剛勁之力,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才情與智慧。
    他不禁瞪大了眼睛,仔細端詳著這些字,不由的驚歎:“好字啊!如此娟秀而有力的字體,實乃罕見。”
    這字不僅寫得漂亮,更透露出書寫者的心境和修養。
    縣令大人越看越覺得這字寫得精妙絕倫,心中對俞蓮兒的欽佩之情愈發深厚。他不禁感歎道:“丞相大人,當真是一位才女啊!其才學之高,令人讚歎不已。我真是自愧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