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兩界情夢 一百一十一

字數:5990   加入書籤

A+A-


    蘇秦平
    蒙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對科學與玄學之間的夾縫神秘很是好奇,這也許就是他放棄正常年輕人的愛好,進入道教的原因。
    當下社會高度離奇,普通人都關乎生存拚命賺錢的時候,大智若愚的一部分人,摒棄財富而研讀玄學,大量的事實證明,開心的盡頭就是玄學。
    蒙羽就是這樣一個身處平庸,而心懷探索的人。雲庭道長思維和行為的點點滴滴,都沒有逃過蒙羽縝密的研判,從進入西漢河s彎密洞起,他的心理發生了不被覺察的變化。他一直研判雲庭道長的運法,施法,挪移的每個細節,他也感激雲庭道長在去仙界尋求道德天尊的時候,給自己帶來了能量,特別在穿越到那片草原上,不能脫困的時候,雲庭道長用生命施法帶他逃出時間消失的斷層界,早點他現在必須聽雲庭道長的,隻有他才能成就自己,這些秘密研究秦始皇陵地宮資料的事,已經證明雲庭道長對自己沒有二心,隻是讓神奇迷失自我的他,有點左右懸疑。
    蒙羽心卻仍緊緊係在青城山那刻有符文的崖壁以及秦始皇陵地宮的秘密之上。他把自己關在房間,對著滿桌資料,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
    那些符文的奇異形狀和神秘排列,始終在他腦海中盤旋。他再次攤開符文拓片,逐字逐句地審視,試圖從不同角度去挖掘隱藏在其中的信息。他想到,科學講究實證與邏輯推導,玄學雖多依賴感悟與傳統傳承,但兩者或許能在這古老的符文中找到交融點。
    從科學角度,他分析符文的雕刻手法,試圖判斷其年代、工藝,推測當時的技術水平能否與秦始皇陵的建造相呼應。玄學方麵,他結合道教經典中關於符文的記載,探尋這些符文在道家法術、占卜等方麵可能蘊含的意義。
    在研究過程中,蒙羽回憶起雲庭道長曾說過的一句話:“世間萬物,皆有其平衡與關聯,看似相隔甚遠之物,實則暗通有無。”他覺得,這句話或許正是解開符文與秦始皇陵地宮秘密的關鍵。難道這看似孤立的青城山符文,與遠在他方的秦始皇陵地宮,實則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係,就如同一張大網的兩端,看似分離,實則相連?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蒙羽開始梳理自己從西漢河s彎密洞到青城山的種種經曆,試圖找出其中隱藏的線索鏈條。他想起在密洞中,曾發現過一些奇怪的符號,當時並未太過在意,現在想來,那些符號與青城山的符文竟有幾分相似之處。
    他趕忙翻找出當時在密洞中的記錄,將密洞符號與符文拓片仔細比對。經過一番努力,他發現兩者雖不完全相同,但在某些筆畫結構和組合方式上,確實存在著微妙的共性。這一發現讓蒙羽興奮不已,他覺得自己似乎觸摸到了真相的邊緣。
    蒙羽意識到,這一係列的發現絕非偶然。也許,從西漢河s彎密洞到青城山,再到秦始皇陵地宮,這背後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謎團,而自己正沿著先輩留下的痕跡,一步步靠近真相。
    此時,他對雲庭道長的感激之情愈發濃烈。若不是雲庭道長,他不會有如此多神奇的經曆,更不會接觸到這些隱藏在曆史深處的秘密。然而,他心中的懸疑並未因此減少。雲庭道長為何如此執著於幫助自己探尋這些秘密?難道僅僅是出於對玄學的熱愛和對傳承的責任?
    蒙羽決定找雲庭道長深入交談一次。他來到雲庭道長的靜室,恭敬地說明了來意。雲庭道長看著他,眼中滿是欣慰與期許。
    “蒙羽,你能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雲庭道長緩緩說道,“其實,我之所以如此幫助你,是因為這背後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秦始皇陵地宮,不僅僅是一座陵墓,它更是古代文明與智慧的結晶,其中蘊含著對宇宙、對生命的深刻理解。而這些符文,是連接古今智慧的橋梁。”
    蒙羽認真聆聽著,心中豁然開朗。他明白了,自己所肩負的不僅僅是解開一個謎團,更是傳承和探索古代智慧的使命。
    回到房間後,蒙羽帶著全新的感悟,再次投入到對符文和秦始皇陵地宮資料的研究中。他將從雲庭道長那裏得到的信息與自己的發現相結合,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邏輯體係。
    他發現,符文所傳達的信息,似乎與古代的一種神秘儀式有關。這種儀式可能涉及到天地、陰陽、生死等諸多概念,而秦始皇陵地宮或許就是這一儀式的某種外在體現。
    隨著研究的深入,蒙羽越發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的曆史文化迷宮之中,每一次新的發現都像是找到了迷宮中的一個新線索,引領他朝著出口不斷前進。雖然前方仍有許多未知和困惑,但他心中充滿了堅定的信念。他相信,在雲庭道長的指引下,自己一定能夠解開秦始皇陵地宮的千古之謎,為科學與玄學的交融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讓隱藏在曆史塵埃中的智慧。
    蒙羽越是興頭十足,越是有條有序,越是怪事頻出,潛行研究的成果,總之滿意中,再次混亂,有種理不清的感覺。一切還是迷一樣的迷茫,盡管一點點理順,又一點點混亂。這讓蒙羽頭疼不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蒙羽揉著發疼的太陽穴,滿心無奈。他看著桌上淩亂的資料,那些之前還仿佛能拚湊出真相的線索,此刻又變得雜亂無章。每一次以為抓住了關鍵,卻又像手中沙般溜走。
    為了理清思緒,他決定暫時放下手頭的研究,走出道觀,去附近的山林散步。林間清幽,鳥鳴婉轉,可他的心卻難以平靜。走著走著,他來到一處熟悉的溪邊,望著潺潺流水,思緒飄蕩。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那些混亂的線索似乎在這一瞬間有了新的排列方向。他顧不上多想,轉身飛奔回道觀,迫不及待地重新審視那些資料,試圖抓住這稍縱即逝的靈感,看看能否借此打破這反複陷入混亂的僵局。
    回來之後,看著高清打印的資料密密麻麻,他總感覺這些資料的秘密不在他的解析範圍,他奇怪的是,如果他離開這些神秘的東西,他就心高氣爽,一切都很美好,但他拿起資料研究的時候,也是有條有序,但隨著深入,結果卻令人失望。這樣的事反反複複幾次,就有問題出現了。這樣的糾纏會到何時有結果,想想,不能再硬拚了。
    蒙羽深知,一味地蠻幹並非良策。他決定換個思路,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審視這些資料。他意識到,或許自己一直以來都太過專注於細節,從而忽略了整體的關聯性。
    於是,蒙羽將所有關於符文、秦始皇陵地宮以及與之相關的資料,按照不同的類別,分成了幾大板塊,分別擺在道觀的地上。他站在高處,俯瞰著這些資料,試圖從它們的布局中發現隱藏的規律。
    經過一番觀察,他注意到,雖然各類資料之間看似獨立,但在時間和空間上,似乎存在著某種微妙的呼應。比如,青城山符文的發現時間,與秦始皇陵建造時期的某些曆史事件有著間接的聯係;而從地理位置上看,青城山與秦始皇陵所在的區域,似乎也暗合著古代風水學說中的某種格局。
    蒙羽順著這個思路,開始重新梳理資料,並在紙上繪製出一個龐大的關係圖譜。他將每一個發現、每一個推測,都以線條和節點的形式,清晰地標注在圖譜上。隨著圖譜逐漸豐富,一些之前未曾察覺的線索開始浮現出來。
    然而,就在蒙羽沉浸在這新的發現中時,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了他麵前。盡管關係圖譜揭示了一些潛在的聯係,但這些聯係太過隱晦,難以直接轉化為解開謎團的關鍵信息。而且,其中還有不少關鍵環節缺失,就像一幅拚圖,缺少了最重要的幾塊碎片。
    蒙羽再次陷入沉思。他想到,或許僅靠自己手中現有的資料,很難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視角。於是,蒙羽決定走出道觀,去拜訪其他對玄學和曆史有深入研究的學者。
    他相信,眾人的智慧或許能夠幫助他填補那些缺失的拚圖碎片,讓他離真相更近一步。帶著這樣的決心,蒙羽收拾好行囊,踏上了新的求知之旅,他期待著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能為這一團迷霧的研究帶來新的轉機。
    蒙羽對於這些反反複複的阻攔,也許可能是自己法力或能力,或修為不夠,不能駕馭這些秘密的研究,也許,這些秘密就不能輕易解開,既然這樣,必須重新審視,和雲庭道長商量,暫且把這些資料封存,待未來解開。
    蒙羽對自己及時止損的想法感覺很正確,他帶著整理好的資料,徑直走向雲庭道長的居所。此時的道觀靜謐祥和,陽光灑在青石板路上,泛出淡淡的光暈,可蒙羽的內心卻波瀾未平。
    見到雲庭道長,蒙羽恭敬地行了禮,將自己這段時間研究的反複波折,以及心中的想法一一訴說。雲庭道長靜靜地聽著,神色平靜,待蒙羽說完,他輕輕捋了捋胡須,緩緩開口道:“蒙羽,你能意識到這些,實屬難得。世間諸多奧秘,皆講究機緣與造化。有些秘密,強求不得,需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
    蒙羽點頭稱是,在雲庭道長的指導下,他們一同將那些珍貴的資料仔細封存。每一份資料被放入特製的木盒時,蒙羽心中都湧起一陣不舍,但他明白,這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接下來的日子,蒙羽暫時放下了對秦始皇陵地宮秘密的探尋,轉而專注於道觀中的日常修行。清晨,他伴著鳥鳴起身,與其他道眾一同在庭院中修習道家功法,感受著天地間的元氣在體內流轉;午後,他會在藏經閣中研讀道家經典,從古老的智慧中汲取養分;夜晚,他常常獨坐於靜謐之處,觀星賞月,體悟自然之道。
    在修行的過程中,蒙羽漸漸發現,自己的心境發生了變化。曾經因研究受阻而產生的焦慮與急躁,已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和與從容。他愈發明白,世間萬物皆有其節奏,急於求成往往適得其反。
    隨著時間的推移,蒙羽在修行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他對道家思想的領悟愈發深刻,法力與修為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升。而那些被封存的資料,雖暫時被擱置,卻時常在他的夢中浮現,仿佛在提醒著他,這隻是一個中場休息,未來還有更重要的使命等待著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蒙羽深知,未來解開那些秘密的路或許依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他已不再畏懼。因為他明白,隻要保持一顆敬畏與求知的心,不斷修行,提升自我,當機緣成熟之時,那些隱藏在歲月深處的秘密,終會向他一一展開。而他,也將帶著這份堅定與從容,靜候那個屬於他與千古謎團再遇緣解開。
    雲庭道長約蒙羽和李道長進行一次曆史性決定,他們躲開眾人眼睛,聚集在山崖一個隻有雲庭道長知道的秘洞,對這些資料長期或永久性封存,開展一次三人商討。
    三人在秘洞中圍坐,洞內靜謐,唯有燭火搖曳,映出他們凝重的麵容。雲庭道長率先打破沉默:“蒙羽、李道長,這些資料所涉秘密重大,如今我們麵臨抉擇,是長期封存,還是永久隱匿。”
    李道長眉頭緊皺,緩緩說道:“這些秘密一旦泄露,恐生大亂。如今我們對其理解尚淺,貿然公開,後果不堪設想,永久封存或許是最穩妥之法。”他目光深邃,透著憂慮。
    蒙羽沉思片刻,開口道:“李道長所言雖有道理,但永久封存,意味著這些古老智慧可能就此深埋,再無重見天日之時。長期封存,給未來留一線希望,待後人智慧與能力足夠,或能解開謎團,讓這些秘密為人類所用。”
    雲庭道長微微點頭,目光在兩人之間流轉:“蒙羽的話也有幾分道理。永久封存,確是一了百了,可這也阻斷了探索真相的可能。長期封存,還需設定開啟條件與時間節點,確保既能守護秘密,又不至於讓其永無出頭之日。
    三人陷入沉思,秘洞中一時隻有燭火劈啪作響。許久,李道長抬起頭:“若要長期封存,開啟條件必須極為苛刻,至少需當世數位頂尖學者、玄學家共同認可,方可開啟。
    蒙羽與雲庭道長對視一眼,均表讚同。隨後,他們就封存地點、開啟時間等細節展開深入討論,山洞中回蕩著他們低沉而堅定的聲音,為這些神秘資料的未來,做出了曆史性的決定。待續)
    有詩雲:
    千古絕塵千古迷,
    吉時未到苦勞稀。
    預知地宮密事起,
    待到何年何月時。
    喜歡兩界情夢請大家收藏:()兩界情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