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兩界情夢 一百九十五
字數:5322 加入書籤
\蘇秦平
我趕忙極為恭敬地回應道:“萬俟道長您過獎了,在您麵前,我真有些班門弄斧了。”萬俟道長謙卑的擺了擺手,那寬大的衣袖隨之而動,他又輕聲請我坐下,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我感覺忐忑不安,緩緩落座後,眼睛不敢隨意亂看,仿佛周圍的一切都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嚴和不和諧的空感。這種感覺以前從來沒有過,就是在雲庭道長麵前,我還是很隨意的,今天感覺有些寄人籬下的意思。
這時,萬俟道長開始講述起這道觀的曆史。他的聲音沉穩而富有磁性,詞詞句句間釋放一種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的沉穩,緩緩說道這道觀曆經的悠悠歲月,曾經有無數的人懷著滿心的疲憊與困惑來到這裏,都想在這方寧靜之地修心養性,尋求心靈上的慰藉。
那些或落魄或迷茫的身影仿佛就浮現在眼前,他們在這道觀中尋找著內心的寧靜與解脫。道長又說起在這山中,有多少人在這充滿靈氣的地方悟道成仙,那些傳奇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神秘的畫卷在我眼前展開。每一個故事情節裏都包含著修行者的內心掙紮和平靜歸處。
我靜靜地坐在那裏,把萬俟道長的講述都在大腦裏過濾一遍,感覺進入一個充滿神秘奇幻色彩的世界。隨著他的講述,我原本緊繃著的心漸漸放鬆了一些,心中的緊張也逐漸消散。但我仍不敢太過放縱自己完全放鬆下來,於是時不時地提出一兩個問題,這些問題裏滿是我對這些事情的好奇。萬俟道長也都一一耐心解答,他的話語溫和而又條理清晰,就如同涓涓細流一般,讓我聽的很坦然。
可我心裏還是有個不解疑惑,卻始終解不開,他到底是為何對我如此友善呢?是因為他本就天性好客,熱情地歡迎每一個來到道觀的人?還是我身上有著什麽特別之處,無形之中吸引了他的注意呢?還是因為雲庭道長囑托?還是因為我們要公事齊壽峰大法祭壇選新址?
我想想這些都不是合理理由,我感覺有可能是我對慧音寺這些外來修行人的不滿?暫不探究這個,事至必自明。
就在我內心如同亂麻一般糾結不已的時候,一陣清風如同輕紗般緩緩拂過。那輕柔的風宛如一隻溫柔且細膩的手,輕輕撫摸著我的疲憊的身軀。
風裏裹挾著山間花草那清新的香氣,那香氣就像是被無形的精靈播撒開來,迅速在空氣中彌漫著,絲絲縷縷鑽進我的鼻腔,讓我的心肺仿佛被清洗過一般,頓感心曠神怡。這陣清風好似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吹散了我心中一部分的糾結。我不禁在心裏想,很多事情也許就像這世間的規律一樣,當合適的時機到了,答案自然就會呈現在眼前,根本不必急切地在這個時候就尋求一個結果。於是,我緩緩地深吸一口那混合著花香的清新空氣,感覺那空氣順著喉嚨一直滑到心底,然後我決定暫且放下心中那些纏繞的疑惑,好好去享受這道觀之中獨有的寧靜氛圍。
我邁著閑適的步伐沿著道觀的小徑漫步前行。腳下的石板路已經有些許斑駁,那些深淺不一的痕跡仿佛是歲月這位畫家隨意塗抹的顏料,又像是一位老者臉上深深淺淺的皺紋,似乎在默默訴說著往昔歲月裏的故事,也許是曾經在這裏修行之人的匆匆腳步,又或許是風雨侵蝕的漫長曆程。
小徑兩旁的綠植長得鬱鬱蔥蔥,像是兩道綠色的城牆。那翠綠的顏色充滿生機與活力,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生命的光澤。偶爾還能看到幾隻小巧玲瓏的雀兒在枝葉間歡快地跳躍著,它們就像是靈動的音符,在這一片綠色的舞台上演繹著屬於自己的輕快旋律。隻有這片寧靜才是我這些天最快樂的日子。古宅那些不開心的事,現在幾乎忽略不計,換了環境,就開始另外一種活法。
就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我來到了一處靜謐的小庭院。庭院之中有一方小巧的池塘,池塘裏的水清澈見底,宛如一麵明亮的鏡子。
我走進去看看這裏的主人,但前前後後轉了一圈,幾乎沒有人影。這樣信步而行,從來沒有過的幸福感在愜意養心的環境中釋然。
齊壽峰優美的風景和古宅的狹小,明顯形成對比。暫且就在這裏居住一段時間再考慮後麵的事。
回到萬俟道長居住的玉虛宮,我把暫且居住下來的想法再次給他表明,萬俟道長抬頭看了看我,有點為難的說道“慧音觀的條件你也看到了,居住條件我可以給你安排到觀外幽靜的地方,生活方麵可能你受不了這種清淡之苦。別的沒有什麽?也不會有人打擾你,至於那些邪物,這裏也很少出現,如果執意要居住下來,我就安排居所,前麵一個庭院暫且無人居住,你就在那裏榻休如何?”
我連忙謝過萬俟道長,跟著他來到那處庭院。庭院雖不大,卻透著一種古樸寧靜的氣息。青石板路的縫隙裏長著些許青苔,兩側的花草雖不嬌豔,但自有一番野趣。
萬俟道長安排人給我送來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後便離開了。我開始整理這個臨時的居所,心中滿是對未來平靜生活的期待。
然而,第一晚我就察覺到了些許異樣。窗外的竹林裏,傳來若有若無的沙沙聲,像是有人在悄悄踱步,但每當我凝神細聽,那聲音又消失不見。
我安慰自己,這也許隻是夜晚的風聲,可心底卻隱隱覺得,這個看似平靜的玉虛宮,似乎也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逐漸習慣了這裏清淡的生活,每天除了讀書寫字,就是在庭院裏曬曬太陽。但那種莫名的不安感卻始終沒有消散,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烈。
待久了沒有動靜到顯得有些不太自然,可能是讓古宅那些鬼魔時不時的鬧騰一下,這樣死水微瀾的日子雖然養心,也覺得過於平淡。但今天突然感覺要發生什麽?前麵竹林裏經常會出現外跑的動物,慌慌張張的,不知道裏麵藏有什麽?,暫且肯定不知道。
我決定壯著膽子去竹林裏一探究竟。剛踏入竹林,就感覺一股陰森的氣息撲麵而來,這種陰森和古宅裏的截然不同,古宅裏的陰森是表象,這裏的陰森直透心底,讓人一種進退兩難的地步,看著地麵上厚厚的落葉,腳下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某種警告。我心跳陡然加快,卻又不甘心就這麽回去。
越往裏走,光線越暗,偶爾有幾縷陽光從竹葉的縫隙中透進來,像是黑暗中的利劍。突然,我聽到一陣低沉的咆哮聲,像是從地下傳來的。我頓時嚇得僵在原地,冷汗從額頭冒了出來。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盡管緊張的不知所措,但很快就恢複平靜,畢竟經曆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就習以為常了。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隻野兔從我的腳邊竄過,這才讓我回過神來。我想,也許是自己嚇自己,那些所謂的恐怖可能隻是自己的想象。但當我轉身想要離開的時候,卻發現來時的路突然消失不見了,我仿佛陷入了一個巨大的迷陣之中,心中的恐懼再次蔓延開來。
我強壓恐懼感,按以往經驗,保持定力,讓自己盡量不被陰氣帶邪,因為這裏的邪物明顯不容小覷。
可那股陰氣卻如影隨形,不斷侵蝕著我的意誌。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冰冷,每一寸肌膚都像是被冰針刺入。我試圖調動體內的陽氣來抵抗,可這邪物似乎察覺到了我的意圖,攻擊愈發猛烈。
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黑暗中仿佛有一種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在窺視著我。我用手摸了一下內衣兜裏的符印,口中念念有詞。隨著符咒泛起微弱的金光,那股陰氣稍稍退散了一些。但我明白,這隻是暫時的,若不能找到這邪物的本體並將其消滅,我遲早會被這陰氣吞噬。
我開始小心翼翼地朝著陰氣最濃鬱的地方探尋過去,每走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突然,一陣狂風呼嘯而過,地上的落葉隨之狂飛起來,耳邊傳來一陣尖銳的呼嘯聲,像是一種怪獸的嘶吼。我快速退出竹林,急忙回到小院,不多時萬俟道長就趕過來問道“蘇老師,是不是剛才這裏有野豬群闖進來了。”
我尷尬回答道,“萬俟道長,隻聽見吼叫,我沒有看見野豬群。”我這樣的搪塞不知道會引起萬俟道長的不滿不?反正就這樣了,多虧我回來及時,看來沒事不要輕舉妄動,不該看見的,不該聽見的,不該問的都不要去觸及。
萬俟道長聽了我的回答後,隻是微微皺了下眉頭,並沒有多說什麽。隨後他便在小院周圍巡視了一圈,確定沒有什麽異常後才離開。
我回到屋內,心裏卻依舊有些不安,那陣呼嘯聲到底是什麽呢?難道真的隻是野豬群?可那聲音聽起來又不太像。我越想越覺得事情有些蹊蹺,但又不敢再去探究。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樣在小院裏看書,卻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我出去一看,原來是幾個村民在竹林附近指指點點。
我走近一聽,才知道原來昨天不止我聽到了那奇怪的聲音,有村民說那是山中的精怪作祟。我心中一驚,難道真的有精怪?我開始猶豫要不要告訴萬俟道長這件事,畢竟這聽起來有些荒誕。但如果真的有什麽危險的東西,不告訴道長的話,可能會給大家帶來更大的麻煩。
如今我寄宿在齊壽峰的慧音觀之中,寄人籬下的感覺讓我深知必須要懂得主人的心思才行。想當初我也曾寄宿在那一人便是霸王的古宅裏,可這裏與那裏全然不同。在這慧音觀裏,每一個舉動都像是走在鋼絲之上,絕不能輕舉妄動。這裏有著它自己的一套規矩,就如同一個無形的框架,我必須小心翼翼地在這個框架之內行事。我得時刻提醒自己遵守這裏的規矩,既不要因為一時的莽撞或者疏忽給自己招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更不能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給萬俟道長增添任何的困擾。畢竟萬俟道長好心收留我在此寄宿,我可不能做出任何讓他為難或者不快的事情啊。
於是,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按照這裏的作息生活。清晨,我會隨著道長的弟子們一同早起打掃庭院,那掃帚劃過地麵的沙沙聲,仿佛是一種對寧靜生活的禮讚。在日常的修行功課中,我也全神貫注,不敢有絲毫懈怠。每當遇到不懂的規矩或者儀式,我都會虛心向年長的師兄請教。他們看我態度誠懇,也都很樂意教導我。
我看到萬俟道長在為道觀的事務忙碌時,也總想找機會去幫忙,哪怕隻是做一些簡單的跑腿工作,我也覺得很滿足,因為這樣也算是為這個收留我的地方出一份力了。我深知自己在這裏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對萬俟道長的尊重,所以我時刻保持著謙遜和謹慎,希望這樣平靜美好的日子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今天突然就想起了清風居士,腦海中浮現出他的模樣,心中滿是疑惑。仔細一算,已經很久都沒有跟他有所呼應了呢。也不知道這中間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之前除了雲庭道長幫我解了圍之外,我就一直窩在這個地方,像一隻被困住的鳥兒,對外界的一切都感到迷茫。我靜靜地待著,心裏忍不住猜測,接下來的日子到底會發生些什麽呢?是會有新的轉機,還是會繼續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去?我毫無頭緒,隻能在這一方小天地裏默默等待著未知的到來。待續)
有詩雲:
竹林深處異響生,
未辨何邪顯跡蹤。
我隱幽篁心自定,
靜觀雲散遇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