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兩界情夢 二百一十
字數:5727 加入書籤
蘇秦平
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語“前光已死,後暗必至”,看來在這裏應驗了這句話的內涵。原本巧遇高維空間影像,給我一些指導,沒有想到那個環節出了問題,讓本來看到前景的我,現在思維又鑽進死胡同了,我左思右想還是和齊壽峰塌陷出現的暗道有關聯,現在想探個究竟都成困難,特別是萬俟道長的突然消失,我該怎樣理解這些詭異的事情,基本沒有頭緒可言了。
難道這一切背後有著某種不可告人的巨大陰謀?萬俟道長的消失是主動為之,還是遭遇了不測?那條與齊壽峰塌陷相關的暗道,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何會讓事情急轉直下。我深知不能就此放棄,可目前線索寥寥,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或許我該重新梳理之前遇到的種種細節,從高維空間影像給出的指導裏尋找遺漏的關鍵信息。也得想辦法找到萬俟道長的蹤跡,他或許是解開這團亂麻的重要人物。說不定在尋找他的過程中,能意外發現暗道的入口,進而揭開這一係列詭異事件的真相,讓我從這死胡同中找到出路,重新看清前行的方向 。
目前我又成了一個沒有目標的迷茫人,想進入高維空間,但嚐試了一下都因法力不夠。我靜靜的望著神秘的西漢河s彎岩洞,不管從那個角度,都找不出它神秘的源頭,整個岩洞和普通洞穴沒有差異,灰蒙蒙的洞壁上偶爾看見一個蝙蝠窩。
我在洞口徘徊許久,內心滿是不甘。難道真的無法探尋到其中奧秘,實現進入高維空間的夢想嗎?突然,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一絲潮濕且帶著特殊氣息的味道,仿佛是從岩洞更深處傳來的召喚。
我歎了一口氣,決定再次進入岩洞,哪怕法力不足,也想盡力一搏。沿著崎嶇的洞壁緩緩前行,腳下的石頭有些濕滑,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越往裏走,光線越暗,隻能憑借微弱的法力感知周圍的環境。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現了一個狹窄的縫隙,縫隙中隱隱透出奇異的光芒。我心中一喜,難道這就是通往神秘源頭的入口?我奮力擠過縫隙,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一個散發著柔和光芒的巨大空間出現在眼前,光芒閃爍,似乎隱藏著高維空間的秘密,我知道,我的探索之路重新開始了。
我走過一條狹窄的縫隙,前麵越來越窄,感覺夾的身體過不去的樣子,想回就更難了,還是吸口氣慢慢往前一點點的挪移,就在我感覺呼吸困難的時候,前麵出現葫蘆狀寬闊的球形洞體,側麵能聽見流水的聲音,我小心翼翼地靠近那球形洞體,探手摸去,觸感濕滑且冰涼。流水聲愈發清晰,仿佛在訴說著洞底的秘密。我繼續向前,每一步都格外謹慎,生怕滑倒或陷入其中。洞內的光線昏暗,隻有那隱隱的流水之光在閃爍,仿佛在引領我走向未知的深處,心中既充滿了好奇,又有一絲隱隱的不安。
我在想,既然出現流水聲,也能看見一絲光亮,那就證明我離外麵不遠,如果有出口,我會隨時離開這裏。
我也判斷不出外麵到底是哪裏?從目前感覺,這個球形洞裏也沒有什麽具備神秘活力的東西。於是我開始沿著那絲光亮的方向摸索前進,腳下的地麵有些崎嶇,時不時還會踩到一些不知名的小石子。隨著我逐漸靠近,流水聲愈發清晰,那光亮也變得更亮了些。
終於,我看到了一個狹窄的通道,那光亮和流水聲正是從這裏傳來。我小心翼翼地走進通道,通道並不長,很快我便來到了盡頭。眼前的景象讓我有些吃驚,外麵竟是一個不大的山洞,山洞中有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在微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粼粼波光。
環顧四周,我發現這裏並沒有想象中的出口。但溪邊有一些奇怪的石頭,形狀各異,仿佛被精心雕琢過。我蹲下身子,仔細觀察這些石頭,心中思索著,這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麽,難道這裏還有其他隱藏的秘密等待我去發現?
我打開電筒仔細觀察周圍環境,這裏明顯是人工雕琢過的,好像是一個修行者的居所,雖然神秘,但不奢華,裏麵陳設很是簡單,就連臥榻也是石板上的。華麗的東西更不可能出現了。
繼續向前探索,電筒光映照出牆壁上隱約的刻痕,似是修行者留下的經文。角落處擺放著一個樸素的香爐,嫋嫋青煙升騰,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沉澱。這裏的一切都透著寧靜與質樸,與外界的喧囂截然不同。仿佛時間在這裏都放慢了腳步,讓人心生安寧,仿佛能感受到那位修行者在此處的苦修與冥想。
我定了定神,決定離開這裏,離開這個沒有價值的寒酸之地,因為它沒有一點關於秦的任何符號和元素,和我要尋找的相差甚遠。
我彎腰剛要爬出一個小洞的時候,後麵洞裏突然明亮起來,我回頭看見,整個洞裏光線明亮,原本看不清楚的石壁,上麵密密麻麻的用小篆刻著一些文字。周圍一些帶著鬆香的火把把整個山洞照的透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明亮驚住,好奇心瞬間被點燃,緩緩靠近那些刻滿文字的石壁。仔細端詳,這些小篆字體古樸而蒼勁,可惜我對古文涉獵不深,隻能勉強認出一些字詞。
正努力辨認間,忽然聽到洞外傳來一陣隱隱約約的嘈雜聲,似是有人在激烈爭吵。我心裏一驚,顧不上繼續研究文字,輕手輕腳地爬到洞口,小心翼翼地往外窺探。隻見洞外不遠處,一群穿著古裝的人正劍拔弩張,為首的兩人神色凶狠,怒目而視。他們手中的武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氣氛緊張得一觸即發。
我心跳陡然加快,不明白這些人為何在此爭執,更不知道自己卷入了怎樣一場未知的風波。此刻,是繼續躲在洞中,還是冒險離開尋找出路,成了擺在我麵前的難題。
我悄悄的蜷縮?在洞角,聽聽外麵會發生什麽? 那些爭執打鬥的古人,從衣著分析基本符合秦人風格。但這裏會發生什麽?還是一團迷。過了許久,外麵的動靜漸漸小了。我小心翼翼地從洞角探出頭,慢慢朝著洞口挪去。當我終於鼓起勇氣走出洞穴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大為震撼。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不少人,鮮血染紅了土地。遠處,幾麵繡著奇怪符文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我壯著膽子靠近那些秦人,聽到他們微弱的交談聲。從隻言片語中,我似乎了解到這是一場關乎領土的爭鬥,各方勢力都想在這片土地上爭得一席之地。可我不明白,這片土地究竟隱藏著什麽巨大的秘密,值得他們如此大動幹戈。
突然,一個受傷的秦人看到了我,他的眼神中滿是警惕與疑惑。我緊張得不知所措,剛想轉身跑回洞穴,他卻緩緩開口,聲音虛弱卻又充滿威嚴,問我究竟是何人,為何會出現在此地。麵對他的詢問,我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作答,心中湧起無盡的擔憂,不知接下來等待我的會是什麽。
就在我驚慌失措的時候,那個受傷的人和其他人都瞬間消失,和萬俟道長失蹤時的場景一模一樣。
我開始遲疑,原來高維空間的人和我們幾乎沒有距離,隻是維度不同而已。這一發現讓我內心充滿了震撼與不安。
我呆立原地,大腦飛速運轉,試圖理清這複雜的狀況。如果高維空間的人能如此輕易地出現又消失,那他們對我們這個世界究竟抱著怎樣的態度?是善意的觀察,還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緩緩蹲下身子,仔細查看剛才他們消失之處的地麵,妄圖找到一絲線索。可除了一些淩亂的腳印,一無所獲。突然,一陣涼風吹過,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在這空曠之地,孤獨與恐懼如潮水般將我淹沒。
我要找到萬俟道長,或許隻有他能解開這重重謎團。朝著齊壽峰萬俟道長最後消失的的方向走去。
不知走了多長時間,我走出峽穀來到西漢河s彎我進神秘岩洞前停車的地方。
我什麽也沒有考慮,驅車向齊壽峰趕去。
一路上,車窗外的風景如幻燈片般快速掠過,可我的心思全然不在這景色上。腦海裏不斷浮現出關於齊壽峰的種種回憶,那些歡笑與淚水交織的畫麵,讓我的心跳愈發急促。
隨著距離的拉近,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在心底蔓延。我不知道到達那裏後會麵對什麽,是熟悉的場景勾起更深的思念,還是會有新的變化讓我猝不及防。
終於,齊壽峰的輪廓出現在眼前。看著那熟悉的山巒、道路,過往的一切如同潮水般湧來。我緩緩停下車子,打開車門,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回憶的琴弦上,發出清脆又略帶憂傷的旋律。我沿著曾經走過無數次的小路前行,想盡快走到塌陷的暗道口,但前幾天詭異的大暴雨已經把盤山公路破壞嚴重,車子到不了很正常,就連步行都在滿是泥濘的山路上蹣跚而行。
好不容易接近了暗道口,那熟悉又陌生的氣息撲麵而來。曾經這裏充滿歡聲笑語,如今卻被一股死寂籠罩。
暗道口周圍的樹木東倒西歪,像是被某種巨大的力量肆虐過。我小心翼翼地靠近,腳下的泥土不時發出“噗嗤”聲,仿佛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走進暗道口,裏麵彌漫著一股混合著潮濕的氣息。借著微弱的手電筒光,我看到牆壁上的塗鴉已經模糊不清,隻留下一些斑駁的痕跡。那些曾經一起留下的印記,也在歲月和這場災難的衝刷下漸漸消逝。
在這略顯昏暗且靜謐的氛圍中,我獨自一人靜靜地佇立著,思緒不由自主地開始飄蕩,心中不禁泛起了陣陣恍惚之感。此時,縈繞在我心頭的,是那個始終懸而未決的難題——能否找到萬俟道長,這一切至今依舊如同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讓人捉摸不透。
周圍的環境安靜得有些出奇,微微的風聲輕輕掠過,仿佛在耳邊低語,卻又聽不清到底在訴說些什麽。斑駁的光影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不規則的圖案,宛如一幅神秘而又略帶迷茫的畫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我的目光有些空洞地望向遠方,腦海裏不斷浮現出與尋找萬俟道長相關的點點滴滴。我曾聽聞萬俟道長雲遊四海,行蹤飄忽不定,他的身影可能出現在崇山峻嶺之中,與清風明月為伴;也可能穿梭於繁華市井之間,隱於喧囂人群之內。
但我明明知道他在塌陷暗道突然消失的,怎麽這裏的道士是萬俟道長雲遊去了,哦,也是對的,總要有個合理的說辭。
我心中滿是疑惑,卻也不好再多追問什麽。畢竟這道觀的眾人看起來對萬俟道長雲遊之事深信不疑。我借口在道觀內轉轉,實則是想尋找一些能解開謎團的線索。
漫步在道觀的回廊間,清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周圍的道士們各司其職,神態平和,仿佛這道觀從未有過什麽異常。然而,我的直覺告訴我,事情絕沒這麽簡單。
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偏僻的庭院,這裏似乎很久沒有人打理,雜草叢生。突然,我在角落裏發現了一塊有些異樣的石頭,石頭周邊的泥土有翻動的痕跡。我好奇地走上前,費力搬開石頭,竟發現下麵有一個小小的洞口,一股神秘的氣息從洞中散發出來,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可心中的好奇還是驅使著我,我決定一探究竟,說不定這裏麵藏著他突然消失以及萬俟道長所謂雲遊的真相。
看著原來壯觀的慧音觀建築群,在這次災難中就留下慧音觀大典孤零零的如同一個失落的老人,靜靜的承受著這次災難的傷痛。(待續)
有詩雲
迷津錯雜陷迷途,
秦跡銷沉失舊窟。
萬俟道長蹤杳杳,
慧音觀裏剩空楚。
喜歡兩界情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兩界情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