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普通人的不容易
字數:3851 加入書籤
一上午的時間,林子峰就在三人匯報工作中度過了,看著向陽鎮的黨委書記李德友走出了辦公室,林子峰才站起身來,伸了伸懶腰。
幾分鍾之後,王忠愈再次敲門走了進來,開口說道:“書記,到吃飯時間了,您該去吃午飯了。”
林子峰點了點頭,就向著外麵走去了。
而此時的市公安局的局長辦公室內,除了公安局長朱玉山之外,還有一個身穿輔警服裝的中年輔警,正小心翼翼的,有些忐忑的站在朱玉山的對麵。
這個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交警隊的輔警李誌勝。
此時的李誌勝心裏是非常懵的,他剛從學校門口執完勤回到交警隊,就被中隊長叫上,坐車來到了市公安局。
到了市公安局他才知道,是副市長兼市公安局局長朱玉山找他。
他不知道堂堂的市公安局的一把手,找他一個輔警幹什麽?所以進來之後,他說了一聲,“局長好。”就站在了這裏。
朱玉山站起身來笑著說道:“李誌勝同誌坐下說話吧!”
“謝謝局長。”道謝之後李誌勝小心翼翼的坐到了座椅上。
“你不要這麽緊張,放鬆點就好,李誌勝同誌你認識咱們市委的林書記嗎?”
為了驗證自己心裏的一絲疑慮,朱玉山隨口問道。
“局長您開玩笑了,咱們榆樹市誰不認識林書記啊!我認識林書記也是從電視新聞中認識的,我認識林書記,林書記也不認識我啊!”
李誌勝笑著說道。
確定林子峰在這件事兒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私心,朱玉山心中更加佩服林子峰的同時,笑著說道:“李誌勝同誌,這你就說錯了,書記他也認識你,同樣是在新聞中認識你的。
今年年初的時候,你勇救小學生,因此還受了傷,過後不是接受了市電視台的采訪嗎?
書記就是在新聞報道中認識你的。”
“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事兒,沒想到書記還能關注這樣的小事兒。”
聽見朱玉山說林子峰認識他這個輔警,李誌勝高興激動的說道。
“這在書記的心裏可不是小事兒啊!書記在我麵前大加讚揚了你的事跡,說你是咱們公安局輔警中的楷模,你給咱們公安局爭了光了。
咱們公安局不是要擴招一百二十名警力嗎?書記特別做出了指示,務必讓你在這次擴招中轉正,成為一名正式幹警。
你在這次擴招中可以免考,不過你要函授一個大專文憑,局裏負責給你報名,費用也由局裏來出。
你在工作之餘,認真的好好學習就行。”
聽見朱玉山說出的話,震得李誌勝的腦袋嗡嗡作響,他就記住了書記特批,免考轉正,函授大專。
過了幾秒鍾,李誌勝才站了起來,一臉不敢置信的說道:“局長,您說的都是真的?”
“這樣的事兒,我怎麽會和你開玩笑呢?李誌勝同誌,這都是你應得的,回去之後繼續好好努力工作吧!”
得到了確切的答複,李誌勝上前用雙手緊緊的握住了朱玉山的手,一個勁的說謝謝書記,謝謝局長。
走出局長辦公室,李誌勝回想著剛才的經過,心裏激動的恨不得跳起來。
他二十幾歲就進入交警隊工作了,開始的幾年他也曾經幻想過,有朝一日能夠轉正成為正式幹警。
可是隨著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年齡一點點的增長,這幾年他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畢竟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隻有初中文憑,再加上年齡的關係,他已經不可能轉正了。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林子峰這位市委書記,竟然關注到了他救人的新聞,直接特批了他轉正。
他十幾年的願望,竟然就這樣實現了,可以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心裏對林子峰充滿了感激,恨不得當麵給林子峰磕一個。
但是他知道就算自己轉正了,將來也很難接觸到林子峰,隻能把這份感激放在心裏了。
激動高興的李誌勝走出了大廳,中隊長就迎了上來,急切的問道:“李哥,局長找你什麽事兒啊?
我都沒有單獨見局長的機會,你卻能做到,好好跟我說說,你和局長是不是有什麽關係啊?”
中隊長張衡從警校畢業開始實習,就和李誌勝在一起工作,當初還是李誌勝帶著他。
兩人在一起工作了七八年的時間了,所以雖然張衡已經成為了中隊長,對李誌勝也非常的尊重。
“咱們先上車再說吧!這裏可不是說話的地方。”
聽見李誌勝這麽說,張衡點了點頭,兩人就一起上了車,把車開出了市公安局大院,聽到張衡再次詢問,李誌勝才把事情的大概經過講述了一遍。
最後又補充說道:“我真不知道林書記如山般的恩情,我該如何的回報啊!”
“李哥,我是真心為你感到高興啊!正所謂好人有好報,這句話在你身上得到了驗證。
咱們那位林書記,是出了名的公正廉潔,你以後好好工作,就是對書記最好的回報了。
我拉你去菜市場買些酒菜,你回家和嫂子好好分享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好好慶祝一下去吧!這些年你和嫂子都太不容易啊!
改天我再請你,咱們兄弟再另行慶祝。”
張衡一邊說著,一邊把車開向了菜市場。
“衡子,這不合適吧?我下午還要上班呢!”
“沒什麽不合適的,下午我給你調休,學校那邊你也不用擔心,我親自帶人替你去執勤。”
張衡不由分說的,把車開到了菜市場。
兩人買完東西之後,張衡又開著車把李誌勝送回了家,這才獨自開車離開。
李誌勝拎著酒菜回到了家中,他的妻子張燕看著他手中的酒菜,放下了手工活,站起身來說道:“誌勝,家裏是不是要來客人啊?”
她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她身患強直性脊柱炎,要常年吃藥,幹不了什麽重活,隻能在家做一些手工活賺錢,一個月也就賺一千多塊錢。
李誌勝的工資也不高,他們唯一的兒子,剛上高中,選擇了住校。
兩口子的日子過的緊緊巴巴,所以不逢年過節的,家裏不來客人的話,是不會買這樣的酒菜的。
聽見自己妻子的詢問,李誌勝心裏忍不住一酸。
把手裏的熟食放到了飯桌上,一個個的擺好,拿過了碗筷和兩個酒杯,才開口說道:“老婆,今天沒有客人,過來吃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