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機會

字數:3107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晴空萬裏,楊鏡舟坐在主席台上觀看殲10訓練,見到了殲10呼嘯長空,飛行員精湛的飛行技術引得他連連鼓掌。
    讓他有些驚訝的是,在殲10基礎上的改進型殲15t艦載機也進入了模擬訓練,滑起起飛,降落,非常的流暢,證明了他們訓練的刻苦程度。
    觀看殲10日常訓練之後,楊鏡舟向宋院士詢問道“若是研發5代機,我們需要多久?”
    宋院士思考良久才回複到“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就是4代機,就是我們目前的殲10,5代機美國人已經提出了概念,相信其已經開始進行了研發,不知道目前他們的進度。
    一、五代機的核心標準
    1. 隱身性能steath)
    雷達隱身rcs低):通過外形設計菱形機身、內置彈艙)和吸波材料ra),將雷達反射截麵積rcs)降至0.001~0.1㎡相當於一隻小鳥)。
    對比:f220.001㎡)< 殲200.01㎡)< 蘇570.5㎡)。
    紅外隱身:采用蛇形進氣道、尾噴口冷卻技術,降低熱信號。
    2. 超音速巡航supercruise)
    不開加力燃燒室即可維持1.5馬赫以上持續飛行依賴高性能發動機)。
    典型機型:f22f119發動機)、殲20s15發動機)。
    f35因單發推力不足,無法超巡。    過失速機動能力:如“眼鏡蛇機動”、“赫伯斯特機動”,依賴矢量推力tvc)和先進飛控。
    代表技術:f22的二維矢量噴口、殲20的全動垂尾+s15矢量推力。
    4. 先進航電與傳感器融合sensor fusion)
    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探測距離200公裏以上,可同時跟蹤攻擊多目標。
    光電分布式孔徑係統eodas):360°戰場感知如f35的anaaq37)。
    數據鏈協同:支持與預警機、無人機、地麵部隊實時共享信息類似美軍“忠誠僚機”概念)。
    5. 網絡中心戰能力orkcentric arfare)
    作為戰場信息節點,指揮無人機群或引導遠程導彈如殲20雙座版指揮“攻擊11”無人機)。
    二、五代機與四代機的關鍵區別
    | 特性 | 第五代戰機 | 第四代戰機如f16、蘇35) |
    ||||
    | 隱身能力 | rcs<0.1㎡內置彈艙) | rcs>3㎡外掛武器) |
    | 超音速巡航 | 可持續1.5馬赫無需加力) | 僅能短暫超音速依賴加力) |
    | 航電係統 | aesa雷達 + 傳感器融合 | 機械掃描雷達,獨立子係統 |
    | 機動性 | 矢量推力 + 過失速機動 | 常規氣動布局,有限超機動 |
    | 作戰模式 | 網絡化協同作戰 | 單機或編隊作戰 |
    宋院士稍作停頓,然後繼續說道:“按照五代機的基本技術要求來估算,其研發成本預計會超過500億美元。而且,單機製造成本也將高達1億至1.5億美元,甚至可能更高。如此高昂的造價,必然決定了未來五代機不會被大規模裝備。相反,它們將扮演尖刀的角色,率先突破敵方的防空力量,摧毀敵人的防空基地。隻有在完成這一關鍵任務後,四代機和無人機才會大規模跟進,展開後續的作戰行動。”
    楊鏡舟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宋院士的闡述,突然間,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意識。他意識到,殲10在1993年已經處於領先地位,這一事實所蘊含的意義非同小可。
    他突然緊緊地握住宋院士的手,語氣嚴肅而堅定地說道:“盡你們最大的生產能力,在最短的時間範圍內生產最多的飛機,訓練更多的飛行員。因為,很有可能會有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降臨,而這一任務,或許將關係到祖國的統一和收複失地的曆史性時刻。”
    宋院士和成飛負責人聽聞楊鏡舟的這番話後,都像是被一道閃電擊中一般,猛然一驚。他們對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震驚和領悟。
    是啊!盡管美國人將他們的五代機吹噓得神乎其神,但畢竟他們至今尚未真正製造出來。這意味著,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攻守之勢已然易形。
    楊鏡舟經過思考先是向鄒主任匯報了這一重大喜訊,然後說到“他將帶宋院士向最高委員會進行匯報工作,希望他也能一起。”
    鄒主任也是有些奇怪,他也知識楊鏡舟向成都飛機製造所和上海造船廠傾斜了大量的資源,也做出了成績,卻從來沒有拉上自己進行匯報工作,看來是要有大動作了。
    一路上楊鏡舟跟宋院士詳細的聊了聊殲10的各項性能與作戰半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喜歡重生1986助力國家崛起請大家收藏:()重生1986助力國家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