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功成不必在我

字數:5621   加入書籤

A+A-


    “按理說,我應該不能給你建議”
    林富江猶豫片刻後說道。
    “沒事,您是相關行業的專家,該怎麽說,就怎麽說”
    “首先晶圓廠這塊,先排除掉,畢竟投資都是按數百億計算,民營基本上沒什麽機會”
    “嗯”
    王卓認同的點了點頭。
    “eda工具,如果華大同意民間資本入股的話,這個倒是可以爭取一下,他們要是有錢了,至少在算法上可以進行優化,補齊一些功能上的短板”
    “汪秘書,記一下”
    王卓對著汪婉囑咐道。
    “其實以你的資金量,在芯片設計上倒是有點優勢,但國內現在主攻的是數字化芯片,需要全流程工具,前期投入會比較大,周期漫長,而且對於研究員的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
    林富江繼續分析道。
    “至於耗材這塊,我就不多介紹了,回頭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是否投資”
    王卓聽完林教授的分析,有些疑惑。
    “那射頻芯片呢?您還沒說”
    “嗬嗬,這個是我的研究方向,如果你是一名半導體行業從業者,或許我會跟你好好介紹,但你現在畢竟還是個新丁”
    “我要是向你推銷,這不是打我臉嘛”
    林富江笑著說道。
    “林教授,您應該辯證看問題,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先來後到”
    “雖然我現在是個新丁,但隨著時間閱曆的增加,或許我也可以變成老兵不是”
    “哈哈”
    聽到王卓的自辯,在場幾人都有些忍不住笑出了聲。
    “林教授,其實我這次找您,還真是對射頻芯片有點興趣”
    “怎麽說?”
    “我看了一些資料,射頻芯片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在一些消費電子領域”
    “另外它的技術難點並沒有數字化的高,您看我說的對不對?”
    林富江點了點頭。
    “您是知道的,我上一個創業產品是即時通訊領域”
    “對於用戶的增長,我是切身體會到了”
    “既然射頻芯片可以用在智能手機上,那根據我的推斷,咱們國內智能手機的增速在今年肯定能再上一個台階”
    “這是不是可以使用上咱們的射頻芯片?”
    “你的推斷我不做評價,但目前的射頻芯片領域幾乎都是國外公司壟斷,包括咱們國內的華威、中興廠商,使用的都是國外芯片”
    林富江解釋道。
    “那山寨機呢?”
    王卓突然問道。
    “嗯?”
    “我的意思是山寨機難道也是使用外國的芯片?”
    此言一出,林富江立刻愣住了。
    沉思許久後,他開口說道。
    “山寨機市場基本上都是聯發科一站式服務,如果單純的搞2g芯片,倒也可以切入一部分低端用戶”
    “所以你的意思是,想通過2g芯片量產,來反哺3g乃至4g?”
    王卓懵懂的點了點頭。
    “這倒是條路子,而且還可以通過實踐,重塑培養機製”
    “王總,你這想法,確實很貼合咱們的國情”
    林富江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剛才的操作流程,頓時對著王卓豎起了大拇指。
    “林教授,那剛才我說得能行得通嗎?”
    王卓小聲詢問道。
    “邏輯上可行,實際操作不難,但唯一的風險就是山寨機能持續多久?”
    對於這個問題,王卓倒是有些印象。
    “隻要山寨機能使用咱們的設計芯片,能夠給研究人員實踐的機會,就算是虧,應該也虧不了多少”
    “哈哈,這倒是實話”
    林富江笑著回道。
    “其實隻要讓咱們這群理論派完整經曆 “需求定義  電路設計  流片驗證  量產優化” 全流程”
    “幾年後這些人才就會成為咱們國家 3g、4g 研發的核心力量,甚至還能解決人才外流的困局”
    “那林教授,您覺得做到這些,我們需要怎麽做?”
    王卓見他認可了自己臨時提出的方案,忍不住問道。
    “首先便是搭建實驗室,需要設備采購,一部分可以采用國產替代,但大部分還是需要采購國外的”
    林富江自動忽略了他嘴裏的我們,在辦公桌上找來了一張a4紙,開始羅列具體設備。
    “接著就是組建研究團隊,因為技術要求不高,基本上咱們高校一部分研究生就可以上手,隻需要配備一些有流片經驗的工程師帶著即可,整個團隊配備個101novel.com人左右就行了”
    “最後就是將量產的芯片推廣出去,實現“產學研”的閉環”
    “也就是說,按照三步走就可以初步開展了?”
    王卓繼續問道。
    “2g射頻芯片,大概就是這麽多,但要預留升級,畢竟2g隻是培養人才,3g、4g才是接下來的主流”
    林富江解釋道。
    “如果要實現2g量產最快需要多久?”
    “這個說不準,畢竟都是理論派,快的話,一年左右,具體看投入多少?”
    既然話都說到這裏了,王卓幹脆也就不再兜圈子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林教授,如果我想跟你們科大合作研發,資金我來解決,銷售我來推廣,隻需要你們解決技術問題,甚至在管理上,我希望您來牽頭,您覺得這種模式如何?”
    林富江笑著看了一眼王卓。
    “你知不知道,如果我將這個方案提交到學校,很大概率就能申請下來經費?”
    “我知道”
    “首先學校會不會同意合作,我不能給你答複,畢竟涉及到成果的分配這個需要學校出麵”
    “明白”
    王卓點頭應道。
    “其次,我剛剛提到的這些設備采購,費用並不算高,加上實驗室搭建,前期的投入不會超過三千萬”
    “但如果想要升級到3g、4g領域,涉及到的費用可能會超過一億”
    “所以在跟學校談的時候,不能說三千萬,你得往高的談,懂吧?”
    林富江難得遇見一個聊得來的外行人,有些擔心他不懂行政談判,忍不住提醒道。
    “嗯”
    “最後就是在人才培養機製上,既然是通過2g芯片來驗證全流程,那麽在接下來的3g,4g上麵的研發,你能保證找來資金嗎?”
    “另外對於人才的限製不能太死,畢竟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如果因為捆綁協議鬧出了事端,對科大的名譽還是有些傷害的”
    “林教授,關於這點,我現在就可以給予回複”
    王卓認真地看著這位跟自己聊了這麽久半導體專家,說道。
    “我準備再到其他一些相關院校進行摸底一番,如果不出意外,我會成立一家專注於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基金,我個人會注入1億美元進去,等走訪過後,到時我再跟相關專家進行商榷,再說了,我在企鵝還有價值10個多億美元的股票可以兜底”
    “另外,假如我與貴校達成合作了,對於科大的研究生,我隻要求一點,簽約3年,時間到了,可以自由選擇是否續簽”
    林富江驚訝的看向王卓,倒不是吃驚於資金,而是對於簽約年限有些不解。
    “不簽5年?”
    “不簽,如果3年都不能讓人留下,那說明這家企業也運營得不怎麽樣嘛”
    “那你圖啥?”
    林富江有些不解。
    要知道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是從進入實驗室就開始算得,也就是說如果學生畢業了,得到了實踐的機會,他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林教授,咱們國家的半導體人才太少了,如果我留不住人,自然是有其他企業在招攬”
    “這說明了我們的培養機製是可行的”
    “有時候,隻要人才能盡其用,隻要他留在國內,在哪裏不都一樣?”
    “畢竟功成不必在我嘛”
    林富江聽到這句,猛然起身,眼眶微微泛紅。
    “好一個功成不必在我”
    喜歡重生一年,家裏資產破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一年,家裏資產破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