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模型的應用

字數:5106   加入書籤

A+A-


    回到住所,王卓想了想,還是撥通了張明的電話。
    “鎂團的模型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我記得上次你不是說他們在搭建監控模型嗎?”
    “你聽錯了吧?”
    張明一頭霧水的回道。
    他雖然跟王新在飯否是同事,甚至又是老鄉,但這種涉及到團購市場變革的技術,人家怎麽會跟他說?
    “那你上次說鎂團的模型是什麽模型?”
    “就是普通的交易模型,但他們的技術應該可以支撐住單日數十萬人的團購交易”
    聽到他的回答,王卓疑惑了半天。
    難道真的是自己聽錯了?
    可是今天在實習生那邊聽他們解釋,自己明明感覺這種模型很熟悉啊!
    “那你覺得我剛才說的那個實時監控模型,前景如何?”
    “很有意思的設想”
    張明在腦海裏建模,思考了一會,回道。
    “這種模型的搭建,非常貼合團購的補貼戰,甚至不僅僅隻是團購,今後隻要是補貼大戰,都可以用到這種模型”
    “這是一種類似於開了上帝視角的操作”
    聽到這,王卓腦海裏的混沌,似乎撥開了一些。
    “你的意思是,咱們團購業務可以通過它來實現精細化運營?”
    “將每一分補貼都用到了實處?”
    “沒錯,關鍵這種模型的搭建,幾乎不需要什麽高深的技術,就好比捅破了一層窗戶紙,隻要戳開了一個洞,立即就能明白其搭建原理”
    張明越說越覺得課程表的幾個實習生真特麽是天才。
    “隻需要搭建一個基礎計算模型,每筆訂單完成後自動更新補貼與抽傭差額,然後寫一個腳本,在數據庫裏抽取數據,即可生成報表”
    “後麵用exce函數就可以實現基礎可視化”
    “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搭建好模型?”
    “以他們的技術,最多也就個把禮拜吧,這個東西很簡單,難的是打破固有的思維”
    聽到張明這麽一說,王卓立即反應了過來。
    掛了電話,他給曹悠悠打去了電話。
    “王總”
    “這期關於補貼與抽傭的任務剪掉,回頭重新找個任務發布”
    “好的,王總”
    曹悠悠沒有問原因,但他大概率明白這期內容涉密了。
    “那個,你有什麽想要的禮物沒?算是這次的獎勵”
    王卓見對麵沒有掛電話,想了想,問道。
    “啊?”
    “真的嗎?”
    曹悠悠頓時驚醒的問道。
    “正常的禮物”
    王卓提醒了一句。
    對於自己這位公關部總監的心思,他大致是清楚的,隻不過,算了,不說了。
    “那您能請我吃頓飯嗎?”
    “額,就這?”
    “嗯嗯”
    電話中,曹悠悠連連應道。
    “行,回頭我看看哪天有空”
    結束了通話,王卓開始思考起這套實時監控模型的實際用處。
    除了可以計算補貼,難道不能用於地推團隊的篩選嗎?
    比如楊鵬提出的大區構想,就可以通過這套模型進行地推管理,哪個地推團隊效率高?則可以經費傾向。
    哪個地推是在磨洋工,就可以通過模型計算出他的成本產出比,進而實現人員優化。
    它還可以用於商戶的篩選,一些優質商戶跟普通商戶的抽傭能一樣嗎?
    肯定不能。
    但很多地推在談合作時,給出的抽成都是固定的。
    如果能通過模型優化,對於像海底撈這樣優質的商戶,實現降低抽傭,至少可以在數據上實現可視化。
    知道為什麽會降低抽傭,為什麽有些店鋪抽傭不變。
    這對團團購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夯實的分析基礎。
    所以,曹悠悠必須要給獎勵,甚至實習生們也需要發放一部分實物獎勵。
    這簡直就是在團購大戰的關鍵時刻,給團團購提供了降本增效的全景地圖。
    翌日,王卓一早便趕到了交大,同時團團購的三巨頭也隨後抵達。
    三層的會議室,氣氛非常熱烈。
    “王總,這個英沐沐調到團團購來吧”
    韓偉俊聽完王卓的介紹,立即動了惜才的心思。
    “韓總,英沐沐是我們課程表的實習生,你這手有點長啊”
    李科立即起身,拒絕道。
    課程表不缺技術人才,技術大牛也不缺,畢竟交大這邊已經入職了不少研究生,甚至還有一部分導師兼職。
    像這種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又能懂基礎技術的稀有品種,正是技術部所欠缺的。
    畢竟每次課程表的技術變革都是王總所主導的,技術部搞得跟個提線木偶似的,現在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既能寫代碼,還能自主設計模型的天才,李科怎麽可能會放過?
    更何況,人家英沐沐還是一朵嬌花,怎麽可能會讓團團購那群大老粗搶走?
    “王總”
    韓偉俊直接忽視了李科的拒絕,起身看向王卓。
    “韓總,先坐下,英沐沐現在還在錄製節目,就算再欣賞人家,也不至於打斷節目的錄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卓對著他壓了壓手。
    “今天叫你們過來,除了要配合實習生們搭建好初步模型,課程表與團團購要在這基礎上進行深入優化”
    “據我所知,目前市麵上應該還沒有類似的模型推出,我們不僅要抓住票務市場帶來的機遇,更不能放過精細化運營帶來的升級”
    “之前我們采用的是補貼商戶,算是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但這次我們需要更精準的運營”
    說著,他看了看楊鵬。
    “特別是怎麽將這套模型運用在地推管理上,怎麽幫我們篩選好優質商戶?”
    “這些,都需要你們認真思考”
    楊鵬聽完王卓的要求,趁著其他人開始回答模型應用的方向時,思考了許久。
    毋庸置疑,這套模型一旦啟用,團團購的地推團隊肯定會出現不少的變動。
    作為市場部的頭頭,他自然明白下麵部分團隊肯定有渾水摸魚的狀況。
    之前因為沒有具象化的數據證明他們在摸魚,可今後可能就不一樣了。
    按照老王的設想,今後所有的地推團隊都會被納入實時監控管理。
    不是那種采用鏡頭監控,而是通過投入產出比來比較。
    當其他團隊一萬塊錢的支出可以談下200家商戶時,你隻談下了50家,那就證明要麽你能力不行,要麽你在偷懶。
    他在為地推團隊默哀的同時,又想到了商戶怎麽優化的問題。
    “王總,商戶這邊優化標準是什麽?”
    “訂單量,客單價,複購率,具體這些應該是你們去考慮的”
    王卓想了想,回道。
    “對了,點評你們上了沒?”
    “上了”
    眾人紛紛點頭。
    “再加上好評率,變相提升商戶的服務,要讓他們知道,想要降低傭金,就要提供優質服務,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這樣,對所有人都是好”
    喜歡重生一年,家裏資產破億請大家收藏:()重生一年,家裏資產破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