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子竟是甩手掌櫃
字數:6967 加入書籤
第11章 天子竟是甩手掌櫃
隻見那弄婆進去沒一會兒,就聽到裏邊傳來了嬰孩的啼哭聲。
莊公父子頓時喜笑顏開,立馬衝了進去。
莊公當然是去先看自己的孫子,發現果然是個男孩,便興奮地抱起來舉過頭頂慶祝。
張忽則走到文薑旁邊,關心起文薑來。此刻文薑已經虛脫地不成樣子,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張忽看到妻子這樣,既心疼又慶幸。
這時莊公也已經看完了他的小孫子,就把他抱過來讓張忽看。
張忽發現這小子長得眼睛和他母親文薑一樣好看,而嘴巴鼻子又像他,活脫脫的文薑與他的結合體。他看著也甚是喜歡,連忙抱給文薑看。
之前沒接觸過生孩子的,這次親身經曆了一遍,張忽才發現人類的這種傳承,真是偉大。
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剛到這邊,他時刻都想著回去,因為那邊有他的爹娘。而此刻,看到了自己與文薑愛情的結晶,他就想著,不管發生什麽事,他都要保護好他們母子。
文薑看到兒子後,也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之後可能是生產太累了,她竟再也支撐不住,緩緩地睡去。
看著妻子閉上的眼睛,怎麽叫都不見睜開,張忽急了,趕忙叫人喊禦醫。
誰知弄婆卻說,這是生產後太累造成的,讓他們不要擔心,接下來要照顧好夫人,讓她好好休息就好。
張忽將信將疑,但一想到大家都手足無措的事,弄婆一下子就搞定了,這就讓他瞬間相信了她。
這弄婆是一個四旬的老婦人,臉上印滿了歲月的滄桑,雖然隻有四十,但是看起來卻十分的老氣。不胖,還有點兒瘦,顯然是經常勞作造成的。
莊公當初之所以請她就是她接生十多年,從來沒有一家出過問題,所以人家的能力在這裏呢,也不由得你不請她。
莊公此時十分開心,趕忙命宮人帶弄婆下去領賞。
弄婆聞言,趕忙跪地叩頭謝恩。
張忽也是給了著弄婆五百金的獎賞,他今天十分高興,絲毫不吝嗇獎勵。
那弄婆剛拜完莊公又開始拜張忽。嘴裏還不住地說著一些吉利話,什麽小公子將來一定是王侯將相,一定長命百歲之類的話。
張忽也是很受用,嗬嗬笑著又給弄婆賞了五百金。這可把弄婆嚇壞了,她平生都沒有見過這麽多錢,當然是不敢接受的,所以跪地請求公子收回成命。
張忽還納悶,這古人還怕錢多呢?
“你就收下吧,但是下次再叫你你要是來遲的話,我們就老賬新賬一起算了。”
顯然莊公已經記起了弄婆來遲的事了,但是畢竟他的兒媳和孫子都沒事,他也就不計較了,隻是借此打壓一下她。
見莊公已經點頭同意了,弄婆這才感恩戴德地離開世子府。
這一千金,平常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要不是在諸侯府邸,弄婆壓根都不敢想。
平時他接一次生,人家主家才給十幾金,稍稍富貴一點兒的也就幾十金。一上來就給幾百金,上千金的,她還是第一次見。於是回去後逢人都說世子的好,還把這一事跡講給街坊鄰居說。
他可不怕別人嫉妒啥的,因為此時的鄭國已經大治了近二十年了,家家戶戶夜不閉戶,國中各處路不拾遺。
這可全賴國君和平日裏監國的世子姬忽之功啊。
這國君家裏有了好事,自然要開始慶祝。於是,莊公下令,全國減賦一年,鄭國上下頓時歡聲笑語,大肆慶祝一番,百姓比過年還興奮。
這鄭國的稅收,不僅有農業稅,還有商業稅呢,相比於其他國家鄭國商人的地位已經算高了,他們被允許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財產,但是卻得上交賦稅,每年要交百分之四十的盈利額。
對他們來說,雖然高,但是還是很情願交的。畢竟在其他國家,他們可是一點私人財產都不能有的,鄭國能允許他們擁有,並且還能給予保護,他們就已經感激涕零了。
而百姓的土地現在還掌握在公族手裏,國家隻向這些公族征稅。現在國家一年不征稅,再加上政治相對透明,百姓們也不需要繳納那麽多供稅了,因此他們也十分開心。
鄭國宮殿內,所有的公卿大夫都前來祝賀,姬忽也是一一回禮,大家其樂融融,一團和氣。
月餘,到了進宮向周天子述職,並請求周天子為兒子賜名的時間了。於是張忽便帶著文薑,以及由祭非,高祥率領的士衛出發了。
到了洛陽,在天子大殿,桓王笑吟吟地抱起姬忽的兒子,看著他的模樣,甚是喜人,不由得生出了幾分喜愛之情。接著開口說道:“我觀此子與我大周興盛昌隆有關,顧此子就名叫周昌吧。”
此話一出,眾臣皆山呼萬歲。張忽也與文薑一起,跪謝桓王賜名。
桓王十分喜愛周昌,但剛才文薑一起拜謝他時,他在注意到姬忽旁邊有一位如此標誌的美人,此所謂是天人下凡,世間少有之絕色。桓王此刻目光一點兒也不離開文薑了,看著文薑,說道:“愛卿快快請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忽看到,正準備發作,誰知文薑搶先發言道:“天子是天下共主,當有天下共主的樣子。今日這樣看著別人的妻子,就不怕損害了天子的威嚴嗎?”
桓王聽到,立馬對眼前之人多了幾分敬佩,收起了他心中的那些過分的想法。
桓王賠著笑臉道:“是朕之誤,朕失態了,姬忽,你真是好福氣呀。生的兒子,龍頭虎腦,娶到的妻子,美貌嬌豔。我要是有你這個福氣,我情願用天下來換。”
“大王休要與臣開玩笑,大王富有天下,難道身邊還沒有女人嗎。四海之內,大王想要什麽,就沒有得不到的,若是還有大王想得而得不到的,臣願率王師,為大王奪取。“
聽姬忽這麽一說,桓王想著好像也是這麽個理,於是就不再想文薑的事兒了。
緊接著,桓王開始了正式的冊封,封姬忽為周朝卿士,輔佐桓王治理天下,又把上次征伐楚國,得到的無主之地項地,封給姬忽之子周昌。
張忽尋思,這不對勁呀,於是對桓王說道:“小兒無功無勞,怎麽當此賞賜,還請大王收回成命。”
誰知桓王卻說:“本來上次愛卿立有大功,朕和眾臣商議,給卿何等封賞,考慮到卿將來要承襲鄭國,所以對卿的封賜已經到了極致。正好趁著卿子周昌降生,就以卿之功封卿之子,我看還是可以的嘛,卿請不要推辭。”
聞言,張忽隻得跪地謝恩。沒想到,才剛出生就獲得封地,這小兒,比他老爹的命還要好呀。
離開朝堂,張忽與文薑以及一行在洛陽的府邸住了一夜,之後便送文薑母子回國。
莊公聽說孫兒名字叫周昌,想著周朝昌盛這個寓意,便覺得意境很美,很是開心。
而後聽說項地被封給了周昌,便又不覺嫉妒起這個小孫子了。
“你的命可真好呀,小周昌,你剛出生,就已經是一方諸侯了,這可多虧了你老爹在戰場上立功,在周朝當卿士呀!”
隨即,莊公安排了大臣祝聃去管理項地,等周昌加冠之後再把項地給他,由他治理。
祝聃沒想到,他竟有一天,能成為封疆大吏,自然感激涕零,帶著家眷,去項地治理去了。
項地與鄭國中間還隔著陳國,所以莊公隻得派得力幹將去鎮守,他平時就很喜歡祝聃,所以命祝聃治理此地。
曆史上的祝聃,本來也是很受莊公喜愛,可是在那一次射中桓王肩膀後,莊公就有意識的疏遠他。
到最後,他被完全排出鄭國的政治中心決策層了。
但是上次莊公聽了張忽的建議,嚴令手下不準傷害天子,這才導致一係列的好運降臨鄭國,連他這個差點兒射中周王的罪臣也獲得了好處。
本來,射中周天子的祝聃,在曆史上莊公論功行賞中,可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分下的。
再說張忽,自從他為周朝卿士,每天便是有處理不完的國事,桓王倒好,有他在,就每天鑽進後宮造孩子去了。
這讓他不禁覺得自己好像又變成了一隻打工的牛馬了,隻不過桓王給他的好處,是前世幾輩子老板都給不了的。
看來自己真的是個打工的命,沒辦法,為了文薑和兒子周昌,他也隻能拚命幹了。
好在這天子每日處理的事,也都跟他在鄭國時處理的差不多,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本身就心思縝密,處理起來,自然沒有差錯。
至於一些大事,他得挑出來,留著等桓王忙完了,才能來處理。
他現在有點兒羨慕這個混蛋了,隻要仗著先祖的餘德,每日啥也不用幹,就這樣縱情聲色犬馬,妥妥地男人都夢寐以求的生活呀。
這個混蛋,他活出了人生的新高度。
看著身旁的虢公,張忽好奇道:“叔父,天子往日裏也是如此嗎?”
這虢公也是姬姓,按輩分算,是跟父親一輩的人,所以他得叫叔父。
虢公還在忙著自己手頭的奏章,頭都沒抬地說:“這以前還好,但是自從上次從鄭國出征回來,就變得愈發放縱了。我和周公苦勸不聽,於是也隻好聽之任之了。”
張忽算是明白了,這甩手掌櫃,感情從周朝就開始有了。這幸虧遇到了幾個好員工,要是都是曹操那樣的奸雄,恐怕早要把大周給掏空了。
說到為何會如此,就首先得了解的是周朝的製度了。
周朝剛建立時,武王就發明了輔政製度,何為輔政,其實說白了,就是從宗室子弟中找幾個能幹的牛馬來幫天子幹活。隻是牛馬這個名字不好聽,他們把這個職位叫做卿士。
一開始的卿士待遇高,人人皆想當周朝卿士。像著名的魯國,他們的先祖就是之前給周朝擔任卿士的周公旦。
那個時代,宗室子弟的積極性都很高。
但是後來,這個卿士就像後來周朝的天子一樣,變成了吉祥物,所以就沒那麽多人願意當了。
因為一開始還有封地好拿,可到了後來,隨著地越封越少,周天子的獎賞也就越來越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土地變為金銀,最後更是直接變成了口頭獎勵。這放在誰那裏,都是一筆不劃算的買賣呀。
甚至後來,還有過幾位卿士被殺,簡直可以說,這卿士一職,就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但是你猜怎麽著,雖然大家都知道卿士已經是沒有多少含金量的職位了,但是大家還是爭破了頭皮想當一把。
不為別的,就為了讓後代在別人麵前可以提一嘴——我們先祖可是在周朝做過卿士的。一聽這話,列國便肅然起敬。
而對於鄭,三代國君世代為卿,也是給鄭國撈到了不少好處的。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今天陝西那個地方,有一個南鄭,那其實才是鄭國最早的封國。
隻是後來犬戎入侵,平王無奈隻好搬離犒京,在洛陽定都。而在那以前,鄭國先祖就已經利用在朝中的關係,將鄭國的很多設施和人口遷到了農耕發達,人口眾多的新鄭。
後來,更是利用周朝中的關係,一步步將鄭國的版圖壯大,才有了今天鄭國的強大。
想到這些,張忽覺得,這當卿士也總歸是有好處的。
就像自己,也已經得到了項地,雖然是兒子周昌的,但那跟是自己的有啥兩樣。此刻,他也是明白了之前莊公為啥能放下這卿士的夙願,轉頭支持自己這個兒子做卿士了。
“快加油好好幹,今夜子時前,就要把這些奏章批閱、整理完。這兩日周公生病,就輪到咱兩個倒黴了。哎~”說著,虢公便長歎了一口氣。
張忽這才想起了一個作為卿士,卻什麽好處都沒有落下的人,那就是眼前的虢公。
你說他不盡責嗎,他可是肉眼可見的盡職盡責。可是他的兩塊封地,一塊已經被祖父給占領了,現在變成了鄭國的土地,一塊雖然現在還在他兒子的手裏,可是在不久的將來,確是要被晉國奪了去。
想到這裏,他突然對眼前的這個白胡子老頭充滿了同情:這也許是唯一一個作為卿士,自己國家卻越來越小的人,沒有因卿士的頭銜落下一點好處的人。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