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請付十金

字數:8322   加入書籤

A+A-


    第16章 請付十金
    晚上在床上休息時,張忽突然間想起了文薑白天說的話。
    於是就問道:“文,你白天想說什麽來著?”
    文薑聽到後,想了一想,道:“哦,你知道我有個姐姐是吧?”
    “嗯,知道,比你出嫁早幾年。怎麽了,不是聽說她過得很幸福嗎?”
    張忽很好奇,文薑為何會突然說起這個人。
    因為他來到這邊,對這邊的人和事還不太了解。而文薑的姐姐,也很少聽旁人說過,並不知道她在曆史上也是被史學家們著墨過的。
    “幸福個什麽,上次和姐姐通信,我說到我現在生下了你的孩子,我們關係很好,而且小周昌也很聽話。她在回信中告訴我說是想見我們一家。當我叫她過到鄭國來待幾天時,姐姐又不肯。你知道,畢竟咱們鄭國和衛國又離得不遠,這麽近還不走動,以後關係就生疏了。”
    “所以你就去衛國了?”
    “你怎麽知道?”文薑眨巴著秋水一般好看的眸子,驚喜地問道。
    “我...當然是猜的...”
    見姬忽這樣說,文薑略感無聊道:“真沒有意思,每次都被你給猜到。
    隨即又眼裏泛光,有點兒若有所思。
    “哎,你說,這人哪,最壞是有多壞?”
    聽到文薑問這個,張忽坦言道:“我不知道,反正有人告訴過我,這世界上最壞的動物就是人,當然,最美的動物也是人。”
    人是善與惡的結合體,善多一點兒,就是好人,而惡多一點的話,就是壞人。
    “怎麽?你姐姐被人欺負了?”張忽隱約有種不好的感覺。
    “你真聰明!又猜到了。”
    文薑說著,爬起身,在姬忽的臉上,輕輕地給了他一個吻。
    可能是怕吵醒孩子,二人的話語和動作此時都非常輕。
    而在另一邊,小周昌睡得正香呢。
    張忽看了旁邊的小周昌一眼,隨即又將目光移到了文薑臉上。問道:“你說,是誰欺負你姐姐了?我明天就去給她報仇。”
    見姬忽如此上心,文薑頓時嘴角微揚,眼含愛意地看著姬忽。
    “真的嗎?你真的願意幫姐姐報仇嗎?”
    “當然,隻要是你的親人,那也就是我姬忽的親人。哪有見親人被人欺負而不管不顧的?”
    聽聞姬忽這樣說,文薑瞬間被感動的熱淚盈眶了,隨即一一道出了實情。
    原來是文薑的姐姐原先嫁給了衛國國君。可是,她一開始聽說的卻是自己要嫁給國君的兒子,也就是衛世子急子。
    可是這衛宣公真不是個東西,竟然強行霸占了自己的兒媳婦,真可謂是一隻披著人皮的畜生。
    所以文薑才會問,人會有多壞?問的就是衛宣公這個東西。
    其實這件事還要從以前說起。
    那時候衛宣公沒有當上國君呢,因為與父親的小妾夷薑私通,被衛莊公發現,於是給安排到邢國去做人質。
    嗯,這個人跟姬忽的命運很像,都是做質子。可這人的品性又差得很離譜,完全不能跟姬忽比。
    話說這衛宣公原先叫公子晉,是衛莊公的第三個兒子。
    衛莊公死後,世子完即位,是為衛桓公。可是他才當上國君不久,就被二弟公子州籲給弑殺了。
    後來州籲因為和共叔段關係好,當上國君後,便派兵侵鄭。結果鄭國堅守不戰,衛國與其聯軍隻好割了鄭郊的麥子後詐稱大勝回國。
    可這州籲才好了不久,就被大夫石碏用計除掉了。
    這樣,衛國的君位就落到了最沒有才能得公子晉頭上。
    公子晉等於是運氣好,白撿了一個國君的位置。
    可是他本身就是一個酒色之徒,在國君的位置上,待了近二十年,毫無建樹。
    不僅如此,在他被作為質子後,父親的那個被他玷汙過的小妾夷薑便給他生下了第一個兒子,也就是公子急子。
    他回國後,又繼續寵幸夷薑,愛屋及烏,就將急子立為了世子。
    可是,在急子成年時,有人提議宣公到齊國去為急子求娶齊僖公的女兒為妻。
    宣公同意後,待使者回來。一問才知,這齊僖公的大女兒長得國色天香,於是就動了壞心思。
    他先是借故支走了急子,讓他到別國出使。然後又在淇河邊修築了華麗的新台,將迎親的隊伍給接到了新台中,隨即跟宣薑完婚。
    宣薑一開始因為年齡小,不知道那人就是衛宣公。
    後來知道後,就一個勁地要尋短見。但當發現自己已經懷了孩子,無奈也隻能暫且保住性命,生下兒子。
    而這齊僖公的大女兒,因為此事便陰差陽錯地嫁給了宣公,於是就被史書上記成了宣薑。
    聽到這,張忽怒不可遏。
    “畜生。”
    張忽一拳便砸到了床上。
    “嘭!”一聲巨響,將原本睡夢中的小周昌給驚醒了,頓時哇哇地大哭起來。
    文薑來不及看丈夫的情況,趕忙抱起了小周昌安撫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也是的,那麽激動幹嘛,不知道兒子還在跟前。”
    文薑嘴上埋怨著,但心裏卻是很開心。知道姬忽把她姐姐的事放在心裏了,這下,以姬忽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解決的。
    她想得不錯,張忽此刻,心裏已經開始盤算,著手收拾衛國了。
    他是周禮的踐行者和擁護者,而這衛宣公築台納媳,不就是有違周禮嗎?自己不去討,將置周禮於何地?
    沒說的,必須幹這老小子。
    張忽又想起了史書中的急子和宣薑的兒子公子壽。
    有二子乘舟的典故在他那個時代傳揚,他自然知道,這二人都是賢人。
    要是此番他們討伐衛國,將宣公給扳下台,立其中的一個為君,自己再帶一個到周都去,豈不是一件好事。
    想著,張忽不由地笑出了聲。
    而另一邊的文薑,此刻也哄好了兒子周昌。
    看著丈夫莫名發笑,好奇道:“怎麽了?姐姐還在受苦,你咋能笑得出來,該不會吃錯藥了吧?”
    “我在周都,聽說衛宣公的兒子公子急很賢能,我想著要是能把他推上衛國的國君之位。應該是一件對衛國百姓,對天下很有利的事。想到這裏,不由得就笑了起來,抱歉,我真不是在笑你姐姐。”
    聽了姬忽的話,文薑果然又笑了起來。文薑自然是知道他的人品的,她剛才那話也不是在怪姬忽,而是她開的玩笑。
    “我知道我的丈夫是什麽人,隻要是你覺得對的,我一定支持你。你說,要多少兵士,多少戰車?鄭國要是不夠的話,我明天就動身,讓爹爹出兵聯合起來一起討伐衛國。”
    文薑說著信心滿滿,大有大幹一場的架勢。
    “不用。此次,我一駕兵車都不用,就能平定衛國。”張忽自信道。
    見姬忽如此說,文薑反而是一頭霧水。
    “什麽,一駕兵車都不要?你可別開玩笑,衛國可是和我們齊鄭一樣的大國。國家中至少有一千乘兵車。我們兩國要是不出全力的話,估計都不好打敗他呢。”
    “土雞瓦狗者,何所懼哉。”
    張忽仿佛成竹在胸,大有一副立馬就能吞並衛國的架勢。
    文薑看到後,小聲地問:“夫君你,該不會準備吞並衛國吧?”
    張忽被文薑這一問給逗笑了。自己平時標榜周禮,踐行周禮,周禮可沒有說過,可以隨便奪人家國家的。
    他現在隻是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準備實施而已。
    於是,他就把這個計劃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文薑。
    文薑聽完,喜出望外。
    道:“若如此,夫君便是我齊衛兩國的恩人。”
    第二天一早,張忽就來到朝堂,向父親莊公說明了他的計劃,並求得手書一份。立馬帶著一隊人馬,扮作客商打扮,離開了新鄭。
    出了鄭都,一行人向著北方的衛國腹地而去。
    鄭國這幾年經商發財的很多,所以很多國家紛紛效仿。隨著商人越來越多,各國都在商人行走的大道上,建立了很多驛站。
    於是張忽一行,一路上很順利,不到半月,便來到了衛都朝歌。
    對,你沒有聽錯,就是朝歌。以前是商朝的都城,而武王伐紂後,將這裏分給了自己的弟弟康叔,自然而然就成了衛國的首都。
    到了朝歌,張忽發現,這朝歌城,雖沒有新鄭繁榮,但是街道寬闊,房屋樓舍,井井有序,顯然也是經了能人治理過的。
    但那肯定不是衛宣公,張忽猜的不錯的話,應該就是之前的衛莊公吧。
    你看這房屋背陰處和頂上,都長滿了青苔,顯然是有一二十年沒有好好翻修,打理過的。
    張忽坐到一個賣粥的攤位上,要了一碗粟粥,就詢問起老板來。
    “老伯,你們衛國這房子眼看不行了,咋還不翻修呀?”
    聽聞這話,那賣粥的老伯打量了一下他,和身後的眾人。
    說道:“公子是別國人吧?外地來的?我勸你還是少打聽為妙。”
    “怎麽?你們這裏還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張忽身後的高祥心直口快,立馬詢問那老伯。
    老伯四下看了一眼,發現沒別人,才悄悄地對他說。
    “其實,我們衛國國君,平日裏一直驕奢淫逸,花天酒地慣了。所以宮中的花銷也大,這幾年就連連加大賦稅,使得民眾的壓力逐年增大,各地每年都要鬧事。但是世子仁慈呀!就向國君提議減輕賦稅,誰知國君不聽,還將世子給臭罵了一頓,聽說差點兒就要廢了世子的位子。從那之後,國內就很少有大臣敢進言了。”
    說著緩了一口氣後,又道。
    “直到去年,國內因為饑荒,各地出了很多盜匪,於是國君的二公子壽又向國君諫言,這才減輕了國家的賦稅。但國家的問題還是沒錢,哪能翻修老房子?”
    “而且當時平亂也難,國中的軍隊無法短時間擊敗所有的盜匪。於是國君還專門請了魯鄭兩國幫忙,這才壓住了國內的矛盾。”
    “可是不知道誰,看到了鄭國軍隊的強大,得知了鄭國變強的秘密後,就向國君諫言,讓國君增加商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你增加就增加吧,要是像鄭國一樣,我們也能接受。可他偏偏是十抽其四,而且還是一開始就這樣抽成的,一點兒也不顧及我們的死活。”
    “這不,聽到了這個稅法頒布,很多年輕人都已經逃到鄭國去了。現在的衛國,經商的除了我們這些跑不動的老頭子外,基本上都逃走了。”
    聽聞老伯這樣說,張忽也才明白,原來是這麽回事呀。
    他從一開始就感覺到不對,但是並沒有細想是哪裏不對。但現在,聽聞那老伯一說,他才發現,原來是少了人氣,少了那種朝氣蓬勃的力量了。
    開始他還覺得這朝歌的街道寬呢,此時才堪堪發現,朝歌的街道其實和鄭國新鄭的街道是一個標準,都是一樣寬的。
    唯一不同的是,上麵少了人來人往,顯得多少有點兒過於清淨。就他們喝粥的攤位,旁邊有很多也都空著呢。
    張忽自己吃粥時,也沒忘了身邊的眾人,問老伯為幾人都要了稀粥。
    老伯當然願意,這還是他這段時間,第一次有這麽多人光顧呢。
    在張忽一行吃完後,他丟下一個五金的錢錠就要抬腿走了。
    誰知,那老伯卻攔住了他:“公子先留步。”
    “要宰客還是?”高祥心直口快,直接走上前就準備抓住那老伯的衣襟說道說道。
    可張忽卻一個手勢,打斷了他。
    “老伯,你說怎麽了?”張忽恭敬地說道。
    那老伯很是不好意思,雙手在腹前一個勁地搓著,顯然是在掩飾尷尬。
    “不好意思,公子,這頓飯要收十金。”
    旁邊的祭非和高祥一臉不可置信,都要被驚地兩隻眼睛都快掉出來了。
    什麽,這一頓飯吃的是金子嗎,這在新鄭頂多值得一金。你衛國朝歌哪能及我新鄭一分的繁華,這頓飯肯定是不值一金的。
    公子給你五金,都是在大發慈悲,你老兒該不會把公子當成冤大頭了吧。
    不給,我們絕對不給,當我鄭國人傻錢多是吧。
    誰知,張忽卻是很爽快的拿出百金放到了那老伯的手中。
    眾人眼看著公子犯傻,恨不得立馬拉住姬忽,讓他把錢收回來。
    自從姬忽與文薑結婚後,在外邊他就不那麽亂花錢了。往往是那東西標價多少錢,他就付多少錢,很少有多給的情況。
    這跟著姬忽的眾人,也是知道的。
    可這姬忽今天這樣,他們還是這麽多年來第一次見。故而都有些驚訝。
    其實也並不是張忽舍不得錢,而是出門在外,財不外露。一旦被有歹心的人發現,到時候殺人越貨,可就連死在哪兒都不知道了。
    這也是這麽多年,由鄭國商人在外經商,用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這鄭國商人,的確為了鄭國的繁榮和發展,付出了太多,可以說,他們是這個強大鄭國的功臣。
    可張忽把錢放到那老伯的手中的時候,那老伯卻隻堅持收十金,並沒有成為眾人意料中的那種見錢眼開的人。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隨行眾人皆是不解。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