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改革商稅,引薦蹇叔

字數:7584   加入書籤

A+A-


    第43章 改革商稅,引薦蹇叔
    張忽回到鄭國後,莊公就將國事全交給他處理了。而莊公自己呢,則是去教小周昌學習治國理政的知識去了。
    張忽發現,鄭國這幾年的變化的確挺大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經濟也十分繁榮。
    這個時候,正好是鄭國的商人開始積小成大之際,像他之前設置的十稅其四的高額稅率,就有人能夠到了。
    但是他卻發現鄭國的稅收,突然間少了許多。
    按理說鄭國增加了新的土地,就算是項地不收稅,那也應該是隻增不減的呀。這還有曲沃每年的稅收呢,不應該隻是這一點兒呀。
    於是,他就命祭非去查了。祭非回來匯報說,都是對的,沒有啥問題。
    這就更奇怪了,張忽隱隱覺得不對。便將所有的稅收賬目都拉到鄭國大殿上,叫來百裏奚一同查看。
    待百裏奚到了後,張忽已經看完了好幾卷賬目了。
    “臣,百裏奚,見過世子,世子知遇之恩,臣萬死無以為報。”
    見一穿著這鄭國常服,褐色深衣的青年對自己叩頭行禮,張忽趕忙將他扶起。
    “先生不必如此,吾見先生大才,實不忍埋沒,故才將先生召到鄭國朝堂。讓先生遠離故國,不能返鄉,皆子忽之過。”
    客套完畢,張忽便將百裏奚請到對麵坐下。
    百裏奚感激涕零,發誓定要效忠鄭國到老。
    張忽聽到後,很是開心,因為這百裏奚可是能活到一百多歲的。他現在三十幾歲,也就是說,他還能為鄭國服務七十多年呢,這怎能不讓他歡喜?
    百裏奚見張忽麵前的一摞竹簡,立馬詢問:“敢問世子,這是什麽?”
    “哦,一些小賬目。先生來我鄭國也已經有一年多了吧,至於鄭國的商稅,先生了解幾何?”
    “實不相瞞,臣在鄭國看到鄭國的商稅竟能如此照顧普通百姓,實在震驚。曆來諸國商稅,也不能說沒有吧,隻是諸國的商稅都普遍偏高,畢竟商人們都不咋受待見。但我鄭國的商稅卻能因收入而定,實屬列國罕見。”
    “商人雖是逐利群體,但卻不是每位商人都掙到錢的。有些商人經商失敗,血本無歸的也不在少數。但我鄭國能將這些商人分類,給他們相對優惠的稅收,這就極大地減輕了較小商人的負擔,讓他們能安心經商,不用擔心生活問題。”
    “我鄭國這一點就是做得比別國好。臣想問一下,這提出這種稅率的人是誰?臣想見一見這個人。”
    張忽聽完,笑道:“正是子忽。”
    百裏奚驚為天人,道:“世子大才,奚不及萬分之一。”
    “先生過謙了,子忽也是偶的一夢,就將這夢裏的所見所聞記下了,這才能用到實處,屬實不是子忽之功呀。”
    張忽知道,若說出自己是穿越人,百裏奚必然不信,就隻好用這個方法告訴百裏奚自己這個稅法是怎麽得來的。
    “若果真如此,實乃我鄭國之幸,天下之幸。”百裏奚說完,跪向殿門,向上天拜了幾拜。
    張忽看到,也不阻止,知道這是古人對不了解的事情,都將其歸功於天意了。
    這也就是在古代科學技術落後,要是稍微懂一些的話,也不至於這樣的。
    像百裏奚這樣的賢人都是如此,可想而知,這百姓們不知得有多守舊、多愚昧的思想了。
    果然,要想改變這個世道的話,還是太難了。
    像秦妍說的憑他二人改變,肯定不切實際。
    百裏奚拜完,便對張忽道:
    “世子,這新商稅好是好,但是長久實行,恐怕比較困難吧。”
    張忽聽完,立馬應道:“是呀,每年都得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來實行。一旦沒有了這些替稅收服務的人,鄭國的稅必然收不起來。”
    “而且,我國的稅收在前幾年還好,可最近幾年,卻是連年下降,不知因為何種原因。今天召先生到此,就是為了這件事而來,想讓先生幫我查一查。”
    聽張忽這樣說,百裏奚仿佛事先早就料到了一般,便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說道:“世子,這些賬目不用查,臣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
    “哪裏?”張忽急切地問道。
    “世子,您把賬目想到了,國家的經濟也想到了。可還有一點兒沒有想到。”百裏奚不緊不慢地說。
    張忽聞言,茅塞頓開。
    “你是說管理稅收的官員?”
    “世子果然才思過人,臣下佩服。”百裏奚說著,起身拜了一下張忽。
    張忽的心思已經被那些征稅的官員帶走了,現在,他正想著怎麽解決呢。
    突然被百裏奚這麽一拜,他趕忙從思考中回過神來。
    起身也拜道:“多謝先生提醒。既然先生知道問題所在,那肯定也知道如何處理了?”
    百裏奚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世子,我們隻需要將每個地方的官員按時間輪換一次便好了。”
    “官員貪汙,必然是幫助奸商們偷稅漏稅,可這關係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形成的,必然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要我們將舊的官員撤換,那麽那些不法奸商們,必然找不到人給他們提供庇護,這樣就能將稅款補齊。”
    “等到了他們交的稅款又開始不足時,再將這些稅官裁換。這樣,就能保證他們一定不會勾結在一起,欺上瞞下。”
    “而且還應該出台針對官員貪汙的法令。一旦發現官員有幫奸商偷稅漏稅的行為,立馬重判,相信在這種高壓調控和嚴格管理之下,一定沒有哪位官員敢貪汙了。”
    聽聞百裏奚說完,張忽內心直道:大才,困擾了現代這麽多年的問題,竟然被一個古人給解決了。我看以後,還有誰再敢罵古人都是些蠢豬笨牛。
    起碼這百裏奚,放在現代社會,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張忽有點兒激動地繼續說道:
    “還有,對那些不法奸商也實行嚴厲的處罰,發現一個,重判一個,讓他們多交罰款。另外,對管稅的官員們的俸祿也要有所提高,這樣才能杜絕他們貪汙。”
    百裏奚聽完也好像開了竅一樣,便道:“是呀,臣咋沒想到,官員們貪汙,很多是因為生活所迫。隨著這幾年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鄭國的物價已經漲了近一倍了。可這官員們還是以前的俸祿,為了生活,有些不想貪汙的也隻好將手伸到了國家的口袋裏。”
    “是呀,百姓的日子好了,官員們也應該增加俸祿了。如果他們的俸祿增加了,還不滿足的話,那就怪不得我鄭忽心狠了。”張忽道。
    百裏奚聽完,頓時感激:“世子能為官員著想,實乃我鄭國之福呀。”
    張忽卻說:“我也不想給他們給,可你看看,不給的話,他們就去盤剝我的國民了,這我怎能受得了?”
    百裏奚聽後心驚:原來是怕他們為禍百姓,這才不得已這樣做的呀!
    瞬間便覺得這世子必然是一個心狠手辣之輩,自己這些在他手下當官的,以後可得好好侍奉,千萬不能犯錯。
    正當他如此想時,張忽的話再次將他的注意力給拉了回來。
    “先生,您一年的俸祿幾何?”
    “不瞞世子說,臣一年俸祿一千金,臣是鄭國上卿,故而還是較多的。”百裏奚老實回答。
    “太少了,給你一年五千金。”
    張忽直接嘴巴一張,就將百裏奚的俸祿提高了五倍。
    這百裏奚怎麽敢接受呢?忙跪下推辭。
    “先生勿要推辭,我在衛國呀,就已經吃過了十金一頓的飯了。先生還有一家老小要養活,這點俸祿哪夠?先生就收下吧。”
    百裏奚見張忽執意給他加錢,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隻好謝恩。
    他剛才想說的是自己的俸祿已經夠了,因為這鄭國的上卿不僅有俸祿,還有糧米呢。所以他平時養活一大家子人是完全夠的。
    而鄭國的物價比衛國低多了,一天一金花著,都有結餘,哪兒還需要那麽多?
    謝恩完畢,百裏奚好像想到了什麽,便看著張忽。
    張忽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忙是詢問:“先生,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百裏奚再拜,道:“世子,臣有個不情之請。”
    “嗯,您說。先生對我鄭國有功,隻要是先生說的,子忽都會同意。”
    見張忽如此禮賢下士,百裏奚也就沒有了顧慮,便道:“臣有一好友,子姓,蹇氏...”
    “您說的可是蹇叔?”張忽聽到他說到這個名字,一時激動,竟然打斷了百裏奚的話。
    “正是,世子可曾聽過?”百裏奚被他這一問,屬實驚奇到了。
    “哦,沒有,沒有聽過,剛才是子忽失態了,還望先生見諒。”
    他哪能不激動?這可是比這位百裏奚還牛逼的人物呀,曆史上有名的知人識勢、料事如神的人,他對此可是常有耳聞的。
    為什麽要裝作沒聽過呢,因為這蹇叔此時還未出名。這你要是說聽過的話,別說百裏奚了,就連自己都要懷疑自己是否開了透視,能人咋都被他一個人知道了?
    百裏奚也沒有多想,便繼續說道:
    “之前,我路過齊國時,當時盤纏用盡,遇到了蹇叔慷慨解囊,這才讓我能夠...”
    “我明白了,既然是先生的恩人,必然也是我鄭國的恩人。沒說的,子忽同意您把他接過來,一起在鄭國為官。”
    張忽因為心急,怕蹇叔被別人搶了去,就情不自禁地打斷了百裏奚說話。
    雖然,他知道這樣是不禮貌的,可他真的是求賢若渴呀。
    “先生,您這就寫一份信,我派人送到宋國去,將蹇叔接來鄭國。不,還是我來寫吧!”
    說著,張忽竟然開始準備刻刀和竹簡了。
    百裏奚一看,立馬感激涕零,他真的被張忽的這種重視給感動了。
    一想到自己當初在洛邑,在朝歌,在臨淄,都沒有被人重視過,如今在鄭國,自己能被人如此看重。瞬間便決定將來為此人肝腦塗地。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他百裏奚的這條命,以後就是世子姬忽大人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百裏奚因為太過激動,便沒有來得及想張忽是怎麽知道,自己要舉薦蹇叔到鄭國為官了。
    可張忽卻知道,曆史上的百裏奚,在被秦穆公重用後,第一個就想起了,曾經這個幫助過自己的老朋友。
    他當然知道百裏奚要幹什麽,於是才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略顯無禮地打斷了他。
    但比起失禮,他更擔心人才流失,要是被宋公知道了這個人,然後重用了的話,必然要讓鄭國頭疼了。
    因為他記得,在莊公去世後,自己最大的麻煩,就是來自這個忘恩負義的宋國。所以,不管怎麽說,他都得把這個人才給搶過來。
    “世子,剛剛您說到宋國去接蹇叔。您咋知道他在宋國呢?”
    百裏奚疑惑道。
    “這個嘛,不是先生您跟我說的他是宋國人嗎?您忘了嗎?”張忽回道。
    “哦,我說過嗎?”見張忽一臉確信的樣子,百裏奚隻覺得是自己記錯了,便繼續道:“看來臣是老了,記性不好了。”
    張忽不知道何時,已經來到這百裏奚旁邊了,在他背上拍了他一巴掌道:“先生,您看這樣寫,可以嗎?”
    百裏奚一看,立時感動得眼淚都止不住了。他沒想到,他一個小小的平民,竟有一天能受到,身為世子的姬忽如此重視。
    “先生,您怎麽哭了,是我寫的不好嗎?”張忽有些訝異。
    “不,不是的,世子您,寫得太好了,下臣是被感動得哭的。”
    張忽也沒想到,這賢臣咋也這麽喜歡落淚呀,他以前就覺得男人哭鼻子好丟人呀。
    但是今天看到這百裏奚哭,他絲毫不覺得別扭。也許,這就是古人的浪漫吧。
    他們有那句士為知己者死,還有那投桃報李的感恩,這不知道比現代人強了多少倍。
    誰說男人不能哭的,看著百裏奚落淚,他也跟著流淚了。當然不是悲傷的淚,是即將得到兩位賢人的那種幸福的淚。
    之後,百裏奚拿著刻刀,簽上了自己大名。
    張忽直接叫來了自己心腹高祥,讓他帶幾個人火速去百裏先生交代的地址找到蹇叔,然後帶回來。記得,一定要給蹇叔配備車輦。
    高祥領命而去,而百裏奚這邊,眼淚還沒有幹,又留下了兩道。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