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鶺鴒在原,兄弟急難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A+A-


    第79章 鶺鴒在原,兄弟急難
    燭武作為世子侍讀,平時與周昌關係十分要好,經常一起玩耍,私下裏出入同車,衣食同享。
    他是之前原繁認主後,姬忽從名單中親自挑選出來的。
    燭武記得,在六年前的一天,家中突然來了三個身著華服的顯貴之人。而其中有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孩。
    那小孩一眼就看到了他,趁著大人說話之際,那小孩便來到他身前,拉著他就要往外走。
    他明顯沒有那小孩大膽,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乖順的像一隻綿羊。他很想去,看向父親的眼睛,滿含祈盼。
    等到父親點頭,他便興奮地跟著那小孩往外跑。
    在屋內,那是有身份懂禮數的人的天下,而在外邊則不同,鄉下的野孩子有一千種辦法讓那小孩玩爽。
    隻見他帶著那小孩一起爬坡上樹,摘野果逐鳥鵲,玩得不亦樂乎。興奮之餘,還掏了窩鳥蛋,這讓二人十分開心。
    小燭武覺得這種天賜一般不易得到,臉上的喜悅溢於言表。那小孩卻是第一次看到鳥窩裏邊還熱乎乎的鳥蛋,跟平時鼎中的食物很不一樣,便對它們興趣十足。
    瞧瞧看看,搬來挪去後,小燭武便準備將那窩鳥蛋收入懷中,拿回去烹煮,改善一次家中的夥食。
    正當他準備將那窩鳥蛋拿起時,那小孩卻阻住了他:“你看它們這麽可愛,要是我們把它們拿走了,鳥媽媽回來了一定很傷心吧。”
    小燭武一尋思也是,於是便放過那窩小生命。隻是他的嘴角,顯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惋惜。對於他來說,放棄到嘴的野味,心中屬實不甘。
    但一想起那也是生命,他便又覺得自己做得對。
    他生於富庶的鄭國,衣食溫飽自然沒有大缺,隻要放棄一時口舌之欲,就能換下幾個可愛的小生命,他覺得還是劃算的。
    臨別之際,那小孩說,今天是他玩得最開心的一天,以後讓他來鄭都玩,那小孩要帶他看一看鄭國的大鄭宮。
    他重重的點頭,心中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去鄭都看一看。聽說那裏可是全天下最繁華的地方,一個鄭國人的一生,都得要去鄭都看一次的。
    所謂鄭國網紅打卡地,就是這麽來的。可想在民眾心中,新鄭的地位有多重了吧。
    那後來的很久,他都沒有再見到那小孩。他便在曾經兩人一起見到那窩鳥蛋的山坡上頭,望著入村的路口。
    一天又是一天,一月又是一月,那人怎麽還沒來呀,小燭武的心中熱烈地期盼著。
    眼看小鳥破殼而出,那勃勃生機,他多想立刻分享給他的朋友呀。
    後來小鳥又長出羽毛,他就和鳥媽媽一起捉蟲,被蟲子咬蟄過多次,他也未曾退縮。
    他等啊等,但時間就好像是停住了一樣,死活就是不走,真氣人。心中那某個人的到來,著實令他是望眼欲穿呀。
    終於,在某一天,他照例去山上看望已經學會飛翔的小鳥時。卻發現今天有點兒不一樣,眼前多了一個人的背影。
    那人雖是小孩身板,但身形挺拔,跟那人的父親一樣。
    “…周昌!”燭武眼含熱淚,阻塞了半晌才喊出這一句。
    周昌聽到,回過頭來,同樣俊朗的麵容,再搭上他如鮮花盛開般燦爛的笑容,讓人如沐春光。
    “這一年中,有沒有想我這個朋友?”
    小燭武點點頭:“嗯,你說等小鳥長大了就來,我就天天盼它們長大,恨不得給它們每天吃一百隻蟲子,可小鳥的胃……”
    話說一半,周昌噓了一聲,隨即手指指向正在樹枝上試飛的小鳥。
    “它們都長大了呀!”
    “是呀,它們都長大了。”燭武回道。
    “我們也要快快長大,長大了,就能像小鳥一樣飛翔了。”周昌略有感慨。
    “是呀,長大了,我也能像父親一樣,做一個村子的保長,保護一方平安。”
    “咦!你那點兒小夢想,我一根小指頭就能辦到,再想想,換個大點兒的。”
    小燭武搖搖頭:“不了,我覺得那樣挺好。”
    “你呀,就是長成蒼鷹,飛翔的也不過是天空底下的那麽一點兒。”周昌說著,輕輕拍了一把燭武的肩頭。
    “可這就是我的天空呀!”燭武小聲地辯駁道,之所以小聲,是他怕周昌生氣,以後不帶自己玩了。
    看他如此,周昌兩隻手搭在他的肩頭,麵對著燭武:“燭武,自信點!聽說我,你應該有更大的天空。來,跟我學。”
    說著,周昌露出了一個自信的笑容。
    對周昌來說是很尋常的笑,可看在燭武眼裏,周昌此刻整個人都在閃閃發光,如同一顆鑽石一樣。
    “看來,是時候讓你離開井底了。爹爹說了,讓我選一名侍讀,告訴你哦,我選了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我就知道了,隻有你懂我。”
    周昌的話,讓燭武一頭霧水,可他聽到後,嘴角上揚的微不可察的弧度,仍出賣了他的內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昌並不多說,而是看著已經起飛的鳥兒:“知道他們叫什麽嗎?”
    “水雀兒?”
    “不,它叫鶺鴒,象征你我兄弟之情。今日我們一同見證此鳥翱翔,便一同結拜為兄弟吧!”
    說著,他也不管燭武同不同意,硬拉著燭武一同對著鶺鴒鳥的方向拜去。
    周昌言:“鶺鴒在空,兄弟在野。兄有美羽,弟有巧鱗。
    鶺鴒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
    皇天之鑒,天地為證。周昌作鶺,燭武為鴒。
    赴之同生,繼之共死。鶺鴒鶺鴒,永不相負。”
    燭武聽周昌說完,心中熱血沸騰,與周昌唱和:“兄生吾生,兄死吾死。鶺鴒鶺鴒,永不相負!”
    二人一路談笑,共抵燭家。
    這之後,燭武就作為周昌的侍讀,實際上是拜把子兄弟,一起去了鄭都讀書學習。
    一晃四年時間已過,考邑的父親傳來了母親病重的消息。這時燭武就回家看望,誰曾想,回來時母親已經亡故。
    燭武哀然慟哭,山坡上的鶺鴒鳥也落在他肩上跟他一同哀傷。
    這邊處理完母親的後事,燭武便想陪陪父親。
    一日,燭武看到原先的一隻鶺鴒鳥,落在原野,好像被什麽東西纏住了,正在那裏“脊令脊令”地叫喚,像是在呼救。
    燭武看到時,發現它正被一隻青綠色的蛇給纏住了。旁邊還有它的夥伴們在與那青蛇搏鬥。
    雖然鶺鴒鳥的體型比大青蛇小了數倍,但還是英勇頑強的與之搏鬥,沒有絲毫害怕。
    燭武突然想起那句“鶺鴒在原,兄弟急難。”便有感而發,拿起一根樹枝,就將那青蛇打走。
    看著青蛇落荒而逃,他沒有欣喜。因為鶺鴒是得救了,可他的兄弟,必然受難。
    於是燭武拜別父親,馬不停蹄地向新鄭趕去。正好在王師圍鄭之前入了城。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