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諸侯的掙紮:打亂部署的叛亂
字數:3857 加入書籤
第90章諸侯的掙紮:打亂部署的叛亂
當時的國家形式是比較鬆散的,這一方麵因為大周屬於分封製,各國形式上屬於一個國家,實際上卻是由不同地域劃分出來的割據軍閥。
隻是當時還沒有軍閥這個名詞,但姬忽心裏明白,這些諸侯國和後世的軍閥沒什麽兩樣。
他們掌握著地方的軍事財政大權,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就相當於土皇帝一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過得好不自在。正所謂:逍遙快樂誰能比,隻不過,換了人間。
唯一不同的是後世的軍閥隻要一兩代出了問題,就會被別的軍閥滅掉。
而他們這個時代呢,滅國還是有風險的,所以很多諸侯國即使出了那麽一兩個敗類,國家還是可以繼續存在下去的。
之所以這樣,姬忽覺得完全是因為周朝的影響力還是太大了。
再加上夏商周的交替,每個朝代都經曆了幾百年,所以大家對滅國還存在疑慮。擔心一旦覆滅哪個國家的國祚,必然會對自己的國家產生影響。
這就是第二個原因,其實就是大家都沒有吃過螃蟹,擔心螃蟹難吃且有毒呢。
現在隨著周天子影響力的不斷衰弱,第一個原因已經是站不住腳的了。
而第二個在姬忽看來才是根本。可他是誰呀,他可是是見識過真螃蟹的,螃蟹好不好吃,他會不知道?
雖然他在現代沒有吃過,可到了古代,各種山珍海味被他吃了個遍。
想起自己的國家本來就是通過先祖豪取強奪搞過來的,姬忽就覺得此事也沒那麽難。畢竟他們鄭國曆代的君主,都不是安於現狀的人呀。
所以他接下來,他就準備搞大動作了。但是出於保險起見,他決定先找某個小國家練練手。一旦成功,代周自立就絕非隻存在於理想中了。
首先他就想到通過經濟手段來搞垮一個國家的經濟,然後趁其陷入危機,在國內扶植自己的支持者拿下該國。
這當然是給大周準備的了,因為他答應過父親,一定會將這江山奪回到鄭氏手中。
洛邑在後世被稱為千年古都,位置也尤為重要,再加上自己曾在洛邑為官,所以能采用和平的手段,他盡可能還會那樣做的。
他可不覺得周國的眾人沒有抵抗外敵入侵的勇氣。作為這大周的天子,他們要是這點骨氣都沒有,那就別想繼續坐那個位置了。
既如此,姬忽便悄悄地謀劃著這一切,希望時機成熟,給周王室致命一擊。
屆時王室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已經褪下蟒紋,披上天子的龍袍。即使不是自己,那也應該是鄭氏的後人這麽做。
不過他並不覺得自己能力不及那個數,這坐天下,他就可以實現。
就在他滿懷暢想,還沒有準備停當的時候,突然聽到自己的國家將要發生動亂。
於是他便隻能將那個計劃先推後,等解決了這一問題再看。
到底是什麽問題呢,其實是自己南方的地盤——項地,在祝氏家族的帶領下,準備脫離鄭國掌控,自立為君。
這還得了,臣子妄圖奪取君主的領土,這可是有違周禮的,是會受到當時所有人的唾棄的。
可結果卻很奇怪,對於此事,諸侯各國除了齊衛聲討外,其餘的眾皆緘口不言。
甚至連一向喜歡多管閑事的周天子這時候也選擇性沉默了。
姬忽知道是怎麽回事,其實就是鄭國的強大,早已觸動了周邊各國那根明顯衰弱神經了。
所以他們才眼看著鄭國發生動亂。如是形容:隔岸觀著火,與美女挽袖吹著風。心道一句哈哈哈,頭回一看臥槽麻麥皮。
可是他們錯誤估計了祝氏的力量,雖然祝氏在項地發展了兩代人了,可鄭國的實力還是淩駕於其之上的。
拿下小小的項地,自然是手拿把攥的,所以姬忽壓根就不用擔心。
當下便有了應對,召集將軍們議討。
當他想派軍隊去平叛的時候,原繁突然急切地來找他。在附耳低語了幾句後,姬忽便改變策略,準備親自率軍去討罪於項。
這一去,他還帶了周昌和燭武,一同南下。
大軍離開新鄭,隻用了五六天就到了陳國邊境,借道陳國時卻出了問題。
陳國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拒絕放鄭兵過去。
陳國這樣的弱國竟敢硬抗大國軍隊?這在誰看來都是無亞於螳臂當車的笑話。
可事實是,陳國就真的這麽做了。姬忽也是納了悶:陳侯該不會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吧,這麽剛?鬥魚皮徐坤也沒有你這麽皮吧。
當下決定,既然陳國不讓,鄭軍便打的讓他讓。
因為鄭國是周天子親封的方伯,享有對外征討權。
這個對外征討權就是,隻要華夏各國遭到威脅,鄭國便可代替天子下令召集諸侯,一同抵禦侵略,或者派大軍解決禍患。
屆時,所有的國家都得給他們讓步,一旦阻擋,後果不堪得自負。
很明顯陳國應該是看鄭國平日裏好說話,所以才故意刁難的吧。他們錯誤的以為,鄭國在他們不同意的情況下,必然不會貿然越境。
可他明顯是小瞧了鄭國平亂的決心。
隻見對方已擺好架勢,遠看旌旗招展,軍陣嚴明。
隨後隨著姬忽一聲令下,大軍便向陳軍撲來,陳國還沒有堅持兩天就宣告投降。
鄭國大軍順勢進入了項地。
項地的祝嫣親自肉袒出城投降,這才止住了姬忽的怒火。
之後,姬忽便將周昌與燭武留在了此地,然後將隨軍而來的士榖也留在此處布防。
對於陳國,他強行霸占了陳國西麵一近百裏的土地,將項地與鄭國連成了一片。
至於祝氏這些年占有的申國息國,也都被囊括其中,變成了鄭國項地的一部分。
對於祝氏族人,則都遷居到新鄭,放在他的腳下,使其不能生變。
接下來的時間裏,鄭國一直攻伐南部諸國,將應、柏、房、道等小國囊括在自己的國家之內。
而原本隻是與鄭接鄰的蔡國,突然間變成了鄭國的國中之國,十分憋屈。
但看在蔡侯與天子關係親密的份上,姬忽暫時沒有對其下手。
就連同樣親密的陳國他也隻是象征意義的收取了點戰爭賠償,他又怎能對這蔡國,做出更出格的事呢?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