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洛陽道·鐵馬冰河

字數:1956   加入書籤

A+A-


    洛陽道的晨霜未曦,三千玄甲騎的鐵蹄已踏碎薄冰,寒鐵馬蹬與青石板相擊的火星,驚醒了城牆上的銅鈴。宇文淵的寒鐵戟橫在鞍前,戟身“胡漢一統”的古篆凝著霜花,卻比洛陽城門上的“武泰”年號更冷——那是胡太後新鑄的銅匾,邊角還沾著孝明帝的血鏽。
    “將軍!”街角陰影裏,崔秀寧的貼身侍女綠梅踉蹌奔出,月白裙角浸著血漬,手中玉匣的梧桐紋鎖扣已崩裂,“秀寧主子被困金鑾殿,胡氏要拿‘梧桐苑’舊檔,構陷尚書府通敵!”
    寒風掀開玉匣,半幅血書飄落,墨字裏摻著孔雀膽的青斑——正是崔秀寧慣用的密信暗號。宇文淵的瞳孔驟縮,見信末畫著半枚梧桐葉,葉脈間藏著“顯陽殿燭台第三層”的圖紋,那是孝明帝暴斃前,他們尚未破解的弑君鐵證。
    “梧桐苑的細作名錄,在誰手裏?”他的戟穗掃過綠梅腕間的刺青,那是梧桐苑暗樁的“護民”印記,卻被胡氏的“鳳紋”烙鐵覆蓋,“胡氏何時圍了尚書府?”
    綠梅忽然嗆血,從袖中掏出染血的璿璣圖:“子時三刻,鳳羽衛持‘武泰令’闖入,說主子私通南朝陳慶之——”她的指尖劃過圖上被朱砂圈紅的“河陰渡”,“更搜出偽造的調兵符,要將玄甲騎的糧草,斷在虎牢關!”
    宇文淵的戟尖驟然刺入地麵,寒鐵戟震碎三尺見方的霜花,露出底下太武帝時期的“護民”磚紋。他忽然望向身後的寒梧盟大旗,杏黃底色上,塞北狼頭與南朝鳳羽的合紋,在晨霧中若隱若現——胡氏這是要借“通敵”之名,斬斷他與南朝的護民暗線。
    “傳令下去,”他的聲音混著玄甲騎的馬嘶,“寒梧盟分三路:陸姑娘帶華山劍衛,去顯陽殿搶燭台密檔;蘇姑娘領天機閣舊部,破尚書府的‘血河鎖’;”他的目光落在綠梅手中的殘圖,“本將親率玄甲騎,闖金鑾殿會會胡氏的‘鳳羽陣’。”
    更鼓驟響,洛陽城的晨鍾裏摻著血腥氣。綠梅忽然解下腰間的梧桐佩,塞進宇文淵掌心:“主子讓我帶話——”她的聲音輕得像霜,“胡氏的鳳冠上,嵌著柔然狼首的碎骨,她要借柔然鐵騎,踏平胡漢共榮的根基。”
    寒鐵戟的戟風忽然變向,戟尖直指宮城方向,霜花在戟身融成細流,順著“護民”古篆,滴落在“武泰”銅匾下。宇文淵忽然輕笑,聲如冰河開裂:“胡氏以為斷了梧桐苑,便能斷我羽翼?”他的指尖撫過綠梅腕間的烙鐵,“別忘了,梧桐苑的根,是太武帝埋下的胡漢同心種。”
    陸靈珊的驚鴻劍忽然出鞘,劍穗上的斷發纏著綠梅的梧桐佩,在風中劃出“護”字:“我隨將軍闖金鑾,蘇姑娘的機關術,破尚書府的‘鳳羽鎖’正合適。”她的左肩尚未痊愈,機關假刃卻在晨光中泛著寒芒,“胡氏若敢動秀寧姐姐,我便用驚鴻劍,在她的鳳冠上,刻滿護民的劍痕。”
    宇文淵忽然望向洛陽城的琉璃瓦,那裏飄著的不是護民的寒梧旗,而是胡氏的鳳羽幡。他的璿璣錦囊忽然發燙,孝明帝的半枚蒼鱗佩,正與綠梅的梧桐佩共振,佩上的雙龍紋,竟在霜氣中顯形出“河陰之變”的卦象。
    “走!”他的寒鐵戟挑起“寒梧盟”大旗,旗角掃落城門上的“武”字,“今日便讓胡氏看看,她眼中的‘逆賊’,如何用護民的戟風,吹化這洛陽的千年寒霜。”
    玄甲騎的鐵蹄再次轟鳴,踏過太武帝時期的青磚,每道蹄印裏,都嵌著寒梧盟的火漆印——那是胡漢百姓的指印所鑄。宇文淵望著宮城方向的黑雲壓城,忽然想起在華山蓮花坪的誓師,想起陸靈珊斷發時的眼瞳:原來最鋒利的權謀,從來不是機關算盡,而是讓天下百姓,願意用血肉,為護民者鋪就歸程。
    洛陽道的霜,在玄甲騎的鐵蹄下碎成齏粉,宇文淵的寒鐵戟,始終指向金鑾殿的飛簷——那裏,胡氏的鳳羽衛正張弓搭箭,而他的戟風裏,藏著太武帝的遺誌、孝明帝的血詔、還有千萬胡漢百姓的目光。當第一縷陽光刺破晨霧,寒鐵戟的戟尖,已在“武泰”銅匾上,劃出了第一道裂痕,如同冰河初開,預示著護民的春潮,終將漫過這血色的宮牆。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