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秦淮河·秀寧設宴
字數:2600 加入書籤
秦淮河的夜,被胭脂燈染成流動的錦緞,畫舫的雕花木窗推開,便能看見水麵漂著的“護民”蓮花燈——那是崔秀寧特意讓百姓放的,每盞燈芯,都纏著北朝的寒梧葉與南朝的朱雀羽。她的月白衣裙繡著半開的梧桐花,袖口卻暗藏北朝玄甲的鱗紋,腕間的梧桐佩,與腰間的“梧桐苑”令牌,在絲竹聲中,發出溫潤的共鳴。
“謝家公祖到——”
艙外的通報聲,驚起棲在畫舫飛簷的白鷺。崔秀寧的指尖,輕輕撫過案上的《胡漢均田令》草案,絹麵上的“耕者有其田”五字,用北朝狼毫與南朝徽墨共同寫成,筆鋒間,藏著蘇綰父族的天機星紋與蕭雪的朱雀逆紋。她忽然輕笑,聲如吳儂軟語,望向艙門口,那裏,謝氏門閥的代表,正盯著她鬢間的寒梧簪,目光如刀。
“崔姑娘深夜相邀,”謝公祖的廣袖,拂過案上的琉璃燈,“莫不是要我等,看北朝的‘胡漢共榮’,如何踏碎南朝的門閥根基?”
艙內的絲竹聲忽然止息,王若雪的素衣,正抱著算籌,立在“禹貢九州圖”前,圖上的江淮水脈,被她用朱砂,標著“均田”的阡陌。崔秀寧的指尖,劃過案上的竹簡,露出裏頁的“河陰互市”稅單:“公祖可知,”她的聲音混著秦淮水的低吟,“歸狼原的牧民,如今每畝草場,隻繳半鬥鹽,”竹簡翻到“江南稅賦”頁,“而建康的門閥,卻讓百姓,每畝稻田,繳三鬥米。”
謝氏代表的瞳孔驟縮,望見稅單上的“護民”印,正是太武帝陵寢的狼首紋:“北朝的均田,不過是籠絡牧民的權術——”
“那南朝的門閥,”崔秀寧忽然展開《胡漢均田令》,“可敢與百姓,共分‘占山格’的隱匿田?”她的指尖,點向草案的“丈量篇”,“無論胡漢,耕者有其田,隱田者,罰其田畝,充作護民倉。”
王若雪的算籌,忽然在“禹貢圖”上,排出“地天泰”卦象:“謝氏公祖,”她的聲音如算珠落盤,“江南畝產三石,若按均田令,除去稅賦,百姓可得兩石七鬥,”算籌指向北朝的“輪作篇”,“配合蘇姑娘的機關犁,畝產可增三成——”
“屆時,”崔秀寧接話,“護民倉的糧,可渡北朝的荒,南朝的米,可養塞北的馬,”她的目光,掃過艙內的王氏、袁氏代表,“而門閥的‘白籍’‘黃籍’之分,”指尖劃過“胡漢同考”的附約,“也該化作,讓寒門子弟,能憑學識,登朝堂的階梯。”
艙外,忽有琵琶聲起,彈的卻是北朝的《護民牧歌》。陸靈珊的紅衣,忽然從畫舫頂的瓦當間掠過,虎牙令旗穗,纏著半片染血的朱雀羽——那是剛剛解決的紅袖暗殺團刺客。崔秀寧的袖中劍,輕輕一顫,卻仍微笑著,取出蕭雪的玉璜令牌,拍在案上:“蕭氏皇族的血脈,”令牌的朱雀紋,與艙頂的狼首燈,發出共振,“本就是胡漢混血,太武帝的護民戟,斬的是分裂的刀,守的是共榮的根。”
謝氏代表的目光,忽然落在令牌的缺口處——那裏,恰好與他袖中,昭明太子留下的“護民”殘玉,嚴絲合縫。他忽然長歎,廣袖中的“占山格”秘卷,滑落在地:“崔姑娘可知,”他的聲音忽然低沉,“當年昭明太子編纂《文選》,在‘農事篇’,”指向王若雪的算籌,“藏了‘均田護民’的批注,卻被梁武帝,用‘璿璣寶匣’,封了三十年。”
崔秀寧的指尖,撫過秘卷的“護民”暗紋,忽然輕笑:“所以公祖才會,在白鷺洲,暗助陳慶之的白袍軍,”她的目光,掠過艙外的“仁”字燈,“因為你我都知道,門閥的朱門,護不住百姓的柴門。”
更鼓三更,畫舫忽然泊岸,岸上,數千百姓舉著寒梧燈與朱雀燈,將“耕者有其田”的光影,投在秦淮河麵。王若雪的算籌,此刻正在計算“護民倉”的儲糧量,蘇綰的機關匣,悄悄將“均田令”的條文,刻進畫舫的木柱——那些木紋,竟顯形出太武帝與昭明太子,共執耒耜的虛影。
“罷了,”謝氏代表忽然起身,向崔秀寧一揖到地,“我謝氏,願奉宇文公為‘南北共主’,”他的指尖,劃過案上的“均田令”,“但求,胡漢的田畝,都能長出血脈相連的稻粱。”
艙內的門閥代表,相繼起身,他們的廣袖,拂過案上的“護民”蓮花燈,燈影搖曳間,竟在艙頂,拚出“南北同輝”的圖騰。崔秀寧的月白衣裙,此刻被燈火映成金色,她忽然望向秦淮河的上遊,那裏,宇文淵的寒鐵戟,正與陳慶之的“仁”字劍,在江心的點將台,遙相輝映——這場宴席,擺的不是珍饈,是護民者,用智慧與熱血,為南北百姓,鋪就的共榮之席。
是夜,秦淮河的畫舫,亮起了“護民”的長燈,崔秀寧的袖中劍,終於入鞘,劍鞘內側,新刻的“胡漢均田”四字,與她的梧桐佩,發出清越的共鳴。她知道,門閥的歸附,不是終點,而是護民之道,從廟堂到江湖,從北朝到南朝,真正深入人心的開始——就像秦淮河水,終將匯入長江,與塞北的雪水,共同滋養胡漢的土地,讓“耕者有其田”的誓言,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發芽,永不凋零。
晨霧漫過秦淮河時,畫舫的案上,多了道謝氏代表留下的“占山格”全圖,圖上的每處隱匿田產,都標著“護民倉”的方位。崔秀寧忽然輕笑,望向王若雪正在整理的算籌,知道這場宴席的真正勝利,不是門閥的臣服,而是讓“無論胡漢,耕者有其田”的理念,像秦淮的蓮花燈,漂向江南的每一條水巷,照亮百姓的每一扇柴門——護民者的盛宴,從來不是為了權謀,而是為了讓天下蒼生,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下,耕自己的田,收自己的糧,做自己的主。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