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鼓浪嶼·鮫綃嫁衣

字數:2696   加入書籤

A+A-


    鼓浪嶼的晨潮,將珍珠灘的細沙濾成碎鑽,十二名鮫人少女,捧著五套鮫綃嫁衣,從深海浮起時,魚尾拍擊水麵的聲響,驚起的不是浪花,而是千年未散的護民光霧。她們的額間,都嵌著“寒梧鮫人”的合紋,與嫁衣上的圖騰,在晨光中,織成流動的護民詩。
    崔秀寧的月白嫁衣,首當其衝。鮫綃上的“璿璣紋”,用北朝狼首毛與南朝蠶絲混紡,遠看是素淨的梧桐葉,近觀卻藏著七十二道可避箭矢的機關褶——這是蘇綰,照著她在河陰獄中的斷劍軌跡,用鮫人淚浸泡三月而成。“秀寧姐的嫁衣,”陸靈珊的驚鴻劍,忽然劃過衣擺,劍穗上的鮫人綃,竟被彈開三寸,“怕是比老子的甲胄,”望向馮妙晴,“還利三分!”
    蘇綰的紅衣,此刻換作半透的珊瑚繡,鮫綃上的鱗紋,在陽光下,會隨海水深淺變幻——遇水則顯形出完整的鮫人尾,可禦海浪;逢戰則縮成寒梧葉,不礙劍招。她的指尖,撫過衣領處的“共主歸心”紋,那是老鮫人,用三百年前,太武帝與鮫人女王的血誓殘片,嵌成的護民徽記:“這針腳,”望向崔秀寧,“是用父親的天機舟舵盤,”喉間發緊,“刻的模子。”
    王若雪的素色嫁衣,最是奇巧——看似素白的鮫綃,暗紋卻是《胡漢均田令》的竹簡紋,每道竹節裏,都藏著王若雪親自批注的兵法卦象。她的算籌,忽然輕點衣袂,“水山蹇”卦象竟在袖間顯形,竟能引動海風,改變箭矢軌跡:“當年在麥積山,”她望向宇文淵,“佛龕裏的耕讀紋,”算珠滾落衣擺,“原來,”聲音溫柔,“早為今日,”指向“竹簡紋”,“埋下了,”與蘇綰相視而笑,“護民的,”海風驟起,“甲。”
    馮妙晴的赤紅嫁衣,繡著比蒼狼衛軍旗更烈的狼首紋,狼眼處嵌著寒鐵細砂,竟能與她的狼首刀,形成地脈共振。她的赤足,忽然跺了跺沙灘,嫁衣的狼首鬃毛,竟如活物般揚起,掃過陸靈珊的酒壺:“老子的嫁衣,”忽然扯過宇文淵的寒鐵戟,刀光與寒鐵砂相撞,濺出火星,“能扛住柔然的‘雪豹騎’,”望向蘇綰,“丫頭,這狼首眼,”指向寒鐵砂,“可是用老子,”拍了拍胸脯,“馴胭脂龍時,”露出虎牙,“流的血,”與戟穗相纏,“淬的光!”
    陸靈珊的驚鴻嫁衣,最得鮫人巧思——整幅鮫綃,用驚鴻劍的軌跡剪裁,衣袂綴著七十二片劍穗形的鮫人鱗,每片都能獨立禦敵。她忽然騰空,驚鴻劍出鞘,衣袂的劍穗鱗,竟自動組成“驚鴻陣”,在珍珠灘的上空,劃出護民的光弧:“靈珊的嫁衣,”她的劍尖,輕點蘇綰的珊瑚鱗,“連劍穗,”望向馮妙晴,“都能,”忽然輕笑,“替將軍,”劍穗掃過寒梧旗,“擋酒。”
    宇文淵的玄甲,此刻卸在珊瑚礁上,護心鏡裏,映著五套嫁衣的光——崔秀寧的月白,是華林園斷發時的月光;蘇綰的珊瑚紅,是珍珠灘換血時的血光;王若雪的素色,是麥積山題字時的星芒;馮妙晴的赤紅,是隴西道馴馬時的朝陽;陸靈珊的驚鴻紋,是河陰突圍時的劍影。他忽然明白,這些嫁衣,從來不是閨閣中的綺夢,而是護民者,將半生的血與淚,織成的,可戰可守的,護民之甲。
    “將軍,”老鮫人忽然呈上玉匣,裏麵躺著五枚“寒梧鮫綃”佩,“此佩,”他的魚尾,掃過嫁衣的圖騰,“能讓五位夫人,”望向五女,“在千裏之外,”指向寒鐵戟,“也能,”聲音莊重,“感應您的,”與蘇綰的機關匣共振,“護民心跳。”
    崔秀寧忽然輕笑,將梧桐佩,與“寒梧鮫綃”佩,係在一處:“在洛陽獄,”她望向蘇綰,“我便說,”撫過嫁衣的璿璣紋,“我們的命,”與王若雪的算籌佩相碰,“早該,”指向馮妙晴的狼首佩,“同護,”陸靈珊的驚鴻佩,忽然發出劍鳴,“同歸。”
    更鼓初響,鼓浪嶼的礁石,忽然浮出“護民婚儀”的機關——珊瑚柱自動排成五瓣寒梧花,鮫人燈順著花瓣,亮起“胡漢鮫人,共榮同歸”的光軌。蘇綰的機關匣,正在調試嫁衣的“共榮機關”:崔秀寧的璿璣紋,能為馮妙晴的狼首繡,引動北風;王若雪的竹簡紋,可為陸靈珊的驚鴻紋,算出先機;而她的珊瑚繡,終將成為,五套嫁衣的,護民之心。
    “蘇姑娘,”宇文淵忽然握住她的手,觸到嫁衣上的鮫人鱗,“這些嫁衣,”望向五女,“是你,”喉間發緊,“用鮫人血,”與她的目光相觸,“為護民者,”指向深海,“織的,”聲音忽然溫柔,“最暖的,”珊瑚繡的鱗光,與他的護民刺青,融成一片,“甲。”
    蘇綰的淚,忽然落在他掌心,卻在鮫人鱗的光芒中,化作珍珠,嵌入嫁衣的“護民”紋:“將軍可知,”她的指尖,劃過他掌心的刺青,“鮫人嫁女,”望向老鮫人,“從無鳳冠霞帔,”指向五套嫁衣,“隻有,”聲音堅定,“能與夫君,”與崔秀寧的璿璣紋共振,“共赴沙場的,”馮妙晴的狼首繡,忽然發出狼嘯,“護民衣。”
    是日,鼓浪嶼的珍珠灘,第一次,響起五女的輕笑與鮫人歌的和鳴。五套嫁衣的光,映著寒梧旗與鮫人燈,在沙灘,刻下了護民者的婚印——那不是尋常的紅妝,而是胡漢鮫人,用千年的血誓,萬年的情劫,織就的,共榮的,護民的,永遠不褪色的,嫁衣。
    當暮色漫過鼓浪嶼,五套嫁衣的機關,正在自動記錄護民者的心跳。蘇綰的珊瑚繡,悄悄在衣襟,繡上了五人的護民印記;崔秀寧的璿璣紋,記住了宇文淵戟風的軌跡;王若雪的竹簡紋,算出了婚期的護民星象;馮妙晴的狼首繡,磨利了寒鐵砂的鋒芒;陸靈珊的驚鴻紋,將劍穗,變成了護民的翼。
    鼓浪嶼的夜,鮫人燈與寒梧燈,共同照亮了五套嫁衣。宇文淵忽然明白,所謂鮫綃嫁衣,從來不是終點,而是護民者,在共榮之路上,給自己,給天下百姓,許下的,最莊重的,誓言——當五女穿上這可戰可守的護民衣,當胡漢鮫人的血,在嫁衣的圖騰裏,永遠交融,護民的征途,便從此,有了最美麗,也最堅韌的,同行者。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