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敦煌道·商隊遇襲

字數:2309   加入書籤

A+A-


    敦煌道的風沙,在黃昏時卷成黃色的怒濤。拓跋烈的羊皮襖領口,別著馮妙晴親賜的狼首骨哨,此刻正用狼爪狀的指甲,刮過馬鞍上的“共榮”紋——商隊的駝鈴本該在日落前抵達月牙泉,此刻卻隻有血月教的“裂心”毒箭,插在沙地裏,箭羽上的“鳳紋”,與天上漸顯的血月,發出不祥的共振。
    “頭狼!”身後的蒼狼騎,指著沙丘後的黑影,“血月教,”“用狼嚎,”“驚了,”“商隊的,”“駱駝!”
    拓跋烈的狼眼,在風沙中瞪得滾圓。他拔出狼首刀,刀身的“烈”紋,與刀柄的狼首骨,共同發出戰吼般的嗡鳴。遠處,三十餘名血月教刺客,正用塗滿鮫人泣血的套索,拖拽著載滿絲綢瓷器的駱駝,為首者的麵具,正刻著胡氏遺孤的“鳳”紋。
    “敢動,”拓跋烈的聲音,混著草原狼嚎的餘韻,“大夏的,”“商隊?”
    狼首刀“哢嗒”磕在馬鞍的“護民”釘上,他身後的蒼狼騎,立刻列成“狼奔”戰陣——這是馮妙晴親傳的草原古法,馬隊如狼群包抄,馬蹄下的黃沙,被踏成“共榮”的暗紋。血月教刺客的套索,忽然射出毒針,針尖的“裂心”咒,與拓跋烈腕間的“護民”銀鐲,發出刺耳的共鳴。
    “躲開!”拓跋烈的狼首刀,劈碎三支毒針,“他們想,”“斷了,”“絲路的,”“財路!”
    商隊的漢人掌櫃,正用身體護住一箱波斯琉璃,他的胡服上,竟別著枚寒梧葉徽章:“壯士!”他的聲音,混著風沙與咳嗽,“血月教說,”“胡漢商人,”“不該,”“互通有無!”
    拓跋烈的狼首刀,忽然挑起麵血月教的“裂心”旗,旗麵的咒文,在刀光中寸寸碎裂:“我師父說,”他的聲音,如雷貫耳,“草原的,”“奶酒,”“中原的,”“茶葉,”“都是,”“護民的,”“煙火!”“你們敢動,”“家人的,”“飯碗,”“就是,”“動我們,”“蒼狼騎的,”“逆鱗!”
    蒼狼騎的戰吼,與拓跋烈的狼嚎共振,竟讓血月教刺客的坐騎受驚。拓跋烈趁機揮刀,狼首刀的寒光,在沙地上劃出“共榮”的光痕,刀風所至,刺客們腕間的“鳳紋”刺青,竟滲出黑血——那是被護民之力震出的蠱毒。
    “頭狼快看!”一名騎士,從刺客懷中搜出密信,“血月教要,”“截下,”“所有,”“胡漢商隊,”“用搶來的,”“財物,”“買,”“柔然的,”“戰馬!”
    拓跋烈的狼首刀,狠狠插在沙丘上,刀刃的“烈”紋,與密信的“血月”圖騰,形成冰火對衝。他想起馮妙晴酒後常說的話:“草原和中原,”“就像,”“狼和羊,”“誰也離不開,”“誰。”此刻,血月教卻想斬斷這千絲萬縷的聯係,用仇恨,重新豎起隔絕的高牆。
    “殺!”他爆發出真正的狼嚎,“一個,”“不留!”
    蒼狼騎的馬刀,與拓跋烈的狼首刀,共同織成護民的光網。血月教刺客的“裂心杖”,在護民之力下紛紛崩碎,他們麵具下的臉上,露出與阿依瑪相似的迷茫——那些被胡氏餘黨灌輸的“純胡”信念,在蒼狼騎“胡漢一家”的戰吼中,正寸寸瓦解。
    戰鬥結束時,敦煌道的月亮,已被血月染透。拓跋烈的狼首刀,刀刃上凝著血月教的黑血,刀柄的狼首骨,卻泛著溫潤的光。他扶起漢商掌櫃,發現對方袖口,竟繡著鮮卑的“狼圖騰”:“掌櫃的,”他的聲音,混著戰後的喘息,“你這,”“狼圖騰……”
    “我阿娘,”掌櫃的眼中,泛起淚光,“是柔然,”“牧民。”“阿爹說,”“狼和羊,”“也能,”“共飲,”“一井水。”
    拓跋烈忽然摘下狼首骨哨,遞給掌櫃:“拿著,”他的聲音,難得地溫柔,“以後,”“蒼狼騎的,”“哨聲,”“就是,”“商隊的,”“護身符。”
    是夜,月牙泉的波光,映著拓跋烈重新整隊的蒼狼騎。他們將血月教的密信,小心地封入蠟丸,準備送往寒梧別業。商隊的駱駝,重新馱滿貨物,漢商與鮮卑駝夫,互相包紮著傷口,分享著草原的肉幹與中原的餅子。
    拓跋烈的狼首旗,插在商隊最前方,旗麵上的“共榮”紋,在血月光下,竟顯形出馮妙晴的笑臉。他忽然明白,師父教他的不僅是騎射刀術,更是那顆像草原一樣遼闊的心——能容得下胡漢的風,盛得下江湖的雨,護得住天下生民,共同行走的,煙火之路。
    晨霧漫過敦煌道時,蒼狼騎的馬蹄印,與商隊的駝鈴響,共同在沙地上,刻下“胡漢共商”的印記。拓跋烈的狼首刀,刀背上多了道新的刻痕,那是他用敵人的“鳳紋”麵具碎片,刻下的“共”字——從此,這把刀不僅是殺戮的武器,更是守護共榮的,信仰之證。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