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海上閣·五美定居

字數:2447   加入書籤

A+A-


    南海的晨曦,將“海上寒梧閣”的珊瑚柱染成蜜蠟色。崔秀寧的素裙拂過直徑三丈的珊瑚柱,裙擺上的“璿璣”紋與柱身的“海天”圖騰共振,竟讓柱體透出淡藍的光——那是鮫人用千年珊瑚與宇文血合鑄的“共榮柱”,每道紋路都記錄著胡漢鮫人的交往史。
    “這‘天下鏡’,”她的指尖輕拂鏡麵,《步天歌》的琴音讓水麵泛起漣漪,“竟能,”“映出,”“歸狼原的,”“共牧營。”
    直徑十丈的圓形鏡池裏,正顯形出拓跋烈率蒼狼騎訓練的場景,馬隊踏過的草皮,自動修複成“共榮”的圖案。王若雪的算籌,在池邊的“潮汐算盤”上排出“地天泰”,算珠與鏡池的水紋共振,竟讓畫麵切換到洛陽寒梧別業的私塾,胡漢孩童正共誦《詩經》。
    “書院的,”王若雪的聲音,如古卷輕響,“鮫人子弟,”“該學,”“《胡漢通婚誌》了。”
    她身後的“海上書院”,用鮫人骨與玄冰搭建,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南海異物誌》與《宇文家訓》,書脊間夾著鮫人淚製成的“記憶珍珠”,輕輕一撚,便能聽見典籍內容。幾個鮫人少年正圍在馮妙晴身邊,看她用狼首刀馴服一頭背生骨刺的海狼。
    “看好了!”馮妙晴的羊皮襖在海風中鼓脹,狼首刀“哢嗒”磕在海狼的骨刺上,“老子的,”“‘狼嘯術’,”“要配合,”“鮫人語的,”“‘控水咒’!”
    海狼忽然發出類似狼嚎的鳴叫,尾鰭拍擊水麵,竟掀起一道“護民”字形的浪花。陸靈珊的驚鴻劍穗,纏著破虜短戟,青衫在“水下劍塾”的玻璃穹頂下翻飛——她正指導鮫人青年練習“驚鴻照影”,海水被劍氣劈成兩半,又在她收劍時,自動合攏成“寒梧”葉的形狀。
    “注意,”她的劍尖點著水麵,“劍穗要,”“像護著,”“心上人,”“卷住,”“水流的,”“力道。”
    蘇綰的紅衣,在中央機關塔的頂端一閃而過,她的機關匣正對著滿天的“鮫人淚燈”——那是用千年珍珠淚串成的燈串,每盞燈都能根據她的指令,變換成不同的護民紋。此刻,燈串正依次顯形出五女的徽記,最後合成“海天共護”的圖騰。
    “成了!”她的聲音,混著齒輪轉動聲,“‘海天防禦網’,”“覆蓋,”“百裏海域!”
    機關塔的頂端,忽然彈出枚鮫人骨製的“共榮風向標”,箭頭同時指向洛陽、歸狼原與水晶宮,風向標中心的護心鏡碎片,正與宇文淵的護心鏡,發出跨越山海的共振。宇文淵的身影出現在鏡池邊,護心鏡映著五女忙碌的模樣,鏡中的“民”字,泛著前所未有的溫柔光芒。
    “將軍快看!”蘇綰的機關匣,射出全息影像,“鮫人匠人們,”“用你的,”“護心鏡碎片,”“改良了,”“‘深海采礦機’!”
    影像裏,鮫人駕馭著刻有“寒梧”紋的采礦機,在深海采集玄冰,機器的每一次運轉,都發出“護民”的共鳴。崔秀寧的琴音,忽然轉入《清平樂》,琴弦震顫讓鏡池的水麵,顯形出太武帝與海月公主的微笑虛影,老皇帝的破虜戟,正與公主的鮫綃衣,共同織就“海天共榮”的錦緞。
    “太武帝若泉下有知,”王若雪的算籌,輕輕敲擊鏡池邊緣,“定會,”“笑醒。”
    馮妙晴的海狼,忽然遊到鏡池邊,嘴裏叼著串用南海珍珠穿成的“算籌”——那是鮫人少年們送給王若雪的禮物。陸靈珊的劍穗,卷著一支用珊瑚雕刻的“驚鴻劍”,遞給旁邊的鮫人少女,少女的眼中,閃著對劍術的渴望。
    是日,海上寒梧閣的每個角落,都流淌著胡漢鮫人的歡聲笑語。崔秀寧的“天下鏡”映著各地民生,王若雪的書院傳出朗朗書聲,馮妙晴的海狼隊在閣外巡邏,陸靈珊的劍塾裏劍氣與水光共舞,蘇綰的機關塔上,齒輪聲與鮫人歌聲合成新的樂章。
    暮色漫過海上閣時,五女圍坐在鏡池邊,崔秀寧的琴音撫平了南海的浪濤,蘇綰的機關匣煮著中原的香茶,王若雪的算籌算出了下月的鮫人祭典時辰,馮妙晴的狼首刀削著草原的奶幹,陸靈珊的劍穗,輕輕勾著宇文淵的手指。
    “將軍你聽,”陸靈珊的劍尖,指向閣外的珊瑚林,“鮫人在唱,”“我們的,”“護民謠。”
    果然,深海傳來悠揚的歌聲,歌詞是用鮫人語、鮮卑語與漢語混合而成,唱的是太武帝的契約、宇文淵的護心、五女的智慧,以及胡漢鮫人共護蒼生的願景。宇文淵的護心鏡,此刻竟也微微發燙,鏡中的光,與五女眼中的笑,共同在暮色中,織成了護民者最溫暖的,海上家園。
    晨霧漫過海上寒梧閣時,鏡池的水麵,倒映著五女晨起的身影——崔秀寧在調試“天下鏡”的新功能,蘇綰在給機關獸上油,王若雪在整理新到的典籍,馮妙晴在訓練新的海狼,陸靈珊在劍塾刻下新的“護民”劍譜。而在閣頂,“寒梧”與“鮫人”雙旗,正迎著朝陽,獵獵作響,仿佛在告訴整個南海:護民者的傳奇,已在這海上仙山,開啟了新的,永不落幕的篇章。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