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冬至夜·五美同袍

字數:2554   加入書籤

A+A-


    寒梧別業的冬至,雪粒子打在窗欞上,碎成細白的星。暖爐裏的銀絲炭,燒得劈啪作響,將崔秀寧素裙上的“璿璣”紋,映得明明滅滅。她跪坐在錦墊上,指尖的繡花針,正穿過鮫人族敬獻的“共榮綃”,針腳起落間,《鳳求凰》的琴韻竟順著絲線,滲入布料——這是她獨創的“音繡”,每一針都對應著太武帝時期的護民音律。
    “秀寧姐,”蘇綰的紅衣,在暖爐另一側一閃,機關匣“哢嗒”彈出枚微型齒輪,“鮫人鱗,”“得用,”“‘海天’紋,”“鎖邊。”
    她麵前的檀木盤裏,躺著十二片打磨至透明的鮫人鱗,每片鱗甲的天然紋路,都與宇文淵護心鏡的“民”字,形成奇妙共振。機關匣射出的銀線,如活物般穿梭,將鱗片綴成“寒梧”葉的形狀,鱗片邊緣的微光,竟隨著蘇綰的呼吸,明滅有致。
    “算籌量過了,”王若雪的算籌,在掌心排出“地天泰”卦象,算珠輕響間,織機上的“竹簡紋”便自動調整了密度,“左袖,”“繡‘胡漢’,”“右袖,”“織‘鮫人’,”“領口,”“合‘共榮’。”
    她的指尖撫過織機的“太武”銘文,經緯線忽然泛出金光——那是用太武帝墓中出土的“護民絲”與鮫人淚線合織的,每一道紋路,都記錄著胡漢鮫人的交往史。馮妙晴的狼首刀,“哢嗒”磕在織機邊緣,刀刃的“烈”紋,與絲線的“暖”光,形成奇妙的和諧。
    “老子的,”她的羊皮襖,蹭過王若雪的織機,“狼頭毛,”“得綴,”“衣襟!”
    說著,她抖開一捧雪狼頸下最柔軟的白毛,毛根處還纏著鮮卑的藍緞——這是歸狼原牧民送來的賀禮,每根狼毛的末端,都用鮫人膠黏著微型“護民”符。馮妙晴的狼爪狀指甲,小心翼翼地將毛邊修剪成破虜戟的形狀,狼毛在暖爐光中,竟泛著金屬般的光澤。
    “還有劍穗扣!”陸靈珊的驚鴻劍穗,忽然卷著枚青銅小扣,青衫帶起的風,讓暖爐的火星四濺,“靈珊用,”“破虜戟,”“熔的!”
    那枚劍扣上,一半是陸靈珊的劍穗紋,一半是宇文淵的護心鏡紋,扣合時,竟發出清越的劍鳴。她的劍尖,輕輕敲擊扣身,劍穗的金鈴與扣環共振,暖爐的灰燼裏,竟顯形出五女與宇文淵並肩的全息殘影。
    “好了好了,”蘇綰的機關匣,忽然彈出成衣的三維模型,“合體!”
    五女的手,同時覆在錦緞上——崔秀寧的音繡注入“智”,蘇綰的鱗甲賦予“靈”,王若雪的織紋融入“理”,馮妙晴的狼毛綴上“烈”,陸靈珊的劍扣釘下“勇”。錦緞忽然爆發出五色光,自動縫合,竟在暖爐光中,幻化成一件流光溢彩的戰衣。
    “將軍,”崔秀寧的琴音,轉入《將軍令》,“請試,”“新衣。”
    宇文淵從內室走出,護心鏡上還沾著教小弟子射箭時的草屑。當他穿上戰衣的瞬間,五色彩光驟然爆發——左袖的“胡漢”紋,顯形出草原的狼奔與中原的稻浪;右袖的“鮫人”紋,流動著深海的星光與珊瑚的斑斕;領口的“共榮”紋,與護心鏡的“民”字,合成“海天同護”的圖騰;衣襟的狼毛,在他呼吸間,發出低沉的狼嚎;劍穗扣則隨著他的動作,輕響不止。
    “這是……”宇文淵的指尖,撫過袖口的鮫人鱗,“半幅,”“天下?”
    馮妙晴忽然攬住他的肩,狼首刀的刀柄,磕在他胸前的“共榮”紋上:“老子們,”“給你縫的,”“‘寒戟戰衣’!”“智水、靈火、理土、烈金、勇木,”“五合一,”“護民!”
    陸靈珊的劍穗,卷著他的手腕,穗尾的“淵”字,與戰衣的“勇”紋,發出清越共鳴:“以後啊,”她的輕笑混著劍鳴,“將軍走到哪,”“我們五美,”“就護到哪!”
    崔秀寧的琴音,忽然變得溫柔,琴弦震顫間,戰衣的紋路,竟顯形出五女各自的護民場景——她在私塾教孩童,蘇綰在機巧坊改良機關,王若雪在書房校勘典籍,馮妙晴在草原馴狼,陸靈珊在劍塾授藝。王若雪的算籌,輕輕敲擊戰衣的“理”紋,算珠與紋路共振,暖爐的灰燼裏,浮出“五美同袍,護民無疆”的字樣。
    “原來,”宇文淵的聲音,混著炭火的溫暖,“這戰衣,”“是你們,”“五顆心,”“織的。”
    蘇綰的機關匣,忽然彈出五枚“同袍”徽章,分別刻著五女的護民紋,中心是戰衣的剪影:“將軍看,”她的指尖,點著徽章的“合”字,“太武帝的,”“破虜戟,”“我們的,”“護民心,”“都在這衣褶裏了。”
    是夜,寒梧別業的雪,下得又輕又柔。五女圍坐在暖爐邊,看宇文淵穿著“寒戟戰衣”,護心鏡的光與戰衣的彩光,共同在窗紙上,映出“胡漢鮫人,共護蒼生”的圖騰。崔秀寧的琴音,蘇綰的機關聲,王若雪的算珠聲,馮妙晴的笑鬧聲,陸靈珊的劍穗聲,合成護民者最溫暖的,冬至夜曲。
    晨霧漫過別業時,“寒戟戰衣”的衣襟上,凝著五顆晶瑩的露珠——那是五女昨夜落下的,欣慰的淚。而在戰衣的內襯,不知何時多了行崔秀寧的繡字:“五美同袍,暖過冬至雪;一戟護民,共守天下春。”那針腳,混著琴韻與真心,訴說著護民者最樸素,也最永恒的,同袍之誼。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