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那些你來時的路,回望時,已是你的勳章
字數:2869 加入書籤
博頌府,阮若凡家,萬事俱備,隻欠陳珊和胡克儉了。
“凡凡,剛才你這倆小朋友咋說的啊?說沒說到哪兒了啊?還得多長時間啊?”陳玉霞忍不住了,跑過來打斷了小年輕們的說笑。
阮經顏說:“嗨,他故意的,他說其實是出門到咱們門口這條路上了,發現給您二老帶的禮物沒裝上車,又掉頭回家拿去了,不好意思說這個原因,說是臨時有點事兒,我也是服了,這倆高智商的人呢,犯這低級錯誤!說他倆停路邊想了兩分鍾還是決定回去取一趟去,不然怕影響他家陳珊在你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真的假的?阮建國和陳玉霞對視了一眼,一臉驚奇。
“那忘了就忘了唄,還有必要整這一出回去拿啊。”老兩口想,媽呀,還以為也就自己家這兒子一天到晚丟三落四的呢,原來這大國寶也這樣啊。
“其實這就是胡克儉的錯誤,人家陳珊啥時候操心這些瑣碎的小事呢,在家裏陳教授和謝教授那對陳珊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人家就沒給陳珊灌輸要做這些的思想,所以啊,陳珊滿心滿眼才能都是咱們國家的科研攻關項目和任務進度啊,對不對?”
於輝給歐陽七七解釋陳珊每天的工作對於咱們國家到底意味著什麽,歐陽七七一臉驚奇,原來是這樣啊,那是不能公開報道,否則不僅對於國家科研項目進度不利,對於科學家本人來說也增加了危險係數啊。
阮建國說:“大意了大意了,那這麽重要的人來咱家燒烤,不會有啥不安全的因素吧?她出行有保鏢嗎?需要上報行程嗎?咱是不是不應該把這樣的國寶弄到家裏來啊?她領導知道了不會批評她吧?”
啊?
大家哈哈大笑的時候,有人按響了門鈴,胡克儉和陳珊到了。
“說曹操,曹操到。誰來了?哈哈哈。”於輝笑著去接過陳珊手裏拎著的東西,胡克儉放下手裏的兩提,說於輝走,咱倆再搬一趟就夠了。
“老胡,你不地道啊,咱們都是帶著女朋友來,你這大包小裹的給我上眼藥呢!我一共就提了兩提東西,凡姐一直說讓我倆不許多帶東西,我當真了啊。你這倒好,你搬家呢,你這都六提禮盒了吧?我不活了……”於輝嘟囔著,他就這點特別好,什麽都直接第一時間說出來,反而沒人會覺得於輝小心眼啊,矯情啊啥的。
“嗨,這不是我的意思。我就買了兩提東西,結果謝教授和陳教授一聽咱們這麽多人在凡姐家吃飯燒烤,非得把冰箱裏新鮮的食材讓我帶來,說是趁著凡姐家裏人多,這麽好的東西別糟踐了,有什麽馬來西亞忘不了魚,還有什麽和牛,人家謝教授說了啊,於輝老來給那個若凡的兒子補課啥的,總在人家家裏吃飯,那正好這些對你們年輕人來說特別特別好,你還抱怨上了!”
胡克儉說的是真的,謝冬梅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原話,她也是覺得一群年輕人在那裏鬧,給阮若凡的父母送點東西過來,也是一個打招呼的意思吧。這樣,禮多人不怪,老倆心情好了,莊穎珊也比較容易過關啊。
“謝教授真這麽說的啊!難怪人家是大知識分子,你看看,就是不一樣。這還想著我呢,就這麽好的東西你都能忘了帶了,你也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啊。”兩個人打著嘴仗把東西都歸位了,胡克儉跟阮若凡介紹著這些東西該冷藏還是冷凍,今天要是能顧得上要吃的話應該怎麽處理。
“你回去真要替我謝謝兩位大教授,咱們就是解壓呢,趁著我爸媽在,讓莊穎珊和經顏這事兒光明正大交往起來,我弟弟也不容易,是不是?陳珊這你今天可得照顧好了,畢竟這段時間還是重點保護對象呢,記著了沒?”
阮若凡在這群人裏是當仁不讓的姐姐,所以一群人都言必稱凡姐,阮建國和陳玉霞看著女兒快樂的樣子,在人群中好像閃閃發光,這一刻作為父母,他們倆算是基本上放心了,依然百感交集。
當著兒子和女兒的好朋友們的麵,陳玉霞把紅包交到了莊穎珊的手裏:“咱們家經顏特別喜歡你,以前我們都說他是高冷範兒,已經沒啥讓他開心的事情了,結果從我們倆到江州來,就發現我家的這兒子是被人下蠱了一樣,一天到晚傻樂,動不動看一眼手機,沒信息就悵然若失,收到你信息了就開心得跟喝了笑婆婆的尿一樣,樂得合不攏嘴,還總不想讓我們看出來,老得憋著,動不動咳嗽,我倆說這孩子是作上病了,心病!原來是有了心上人了!
穎珊,咱們家條件比不上你娘家,但是我們家就這一兒一女,女兒嘛,喜歡你也不用我們講了,你們多少年的友誼了,從國外同學就開始了,兒子嘛,看來也是非你不娶的節奏啊,那我們就得表態:穎珊,我們做父母也超級喜歡你,你們好好在一起,需要什麽條件我們都盡量滿足,你們開心就好,行不行?
這個紅包你一定要收下,這是咱們這裏的風俗,第一次見麵,萬裏挑一,是個意思,收下,自己去買點什麽喜歡的小東西。
之後看看你們的意思,咱們可以安排兩家見一麵,跟你媽媽和姐姐,這是後續的事,以後再說了,今天收起來咱們燒烤開始,你們都一起去弄吧,我們基礎工作都準備好了。
經顏,你招呼好朋友們各自開幹、開吃啊!甜點、酒水、冰塊那些我們也都和雲姐運到了院子裏,小冰箱扯了個專用的線。”
叔叔阿姨,你們也太周到了,凡姐,你爸媽真的太牛了!
一群年輕人把阮建國和陳玉霞誇得都快找不到北了,太好了,這些年輕人沒一個慫的,都是自己所處行業裏的數一數二的人物,在江州,這算得上是年輕一代知識分子的高端局了。
不過,這些人也都是耐住了寂寞和孤獨的狠人。不然,也沒有今天的事業上的輝煌。
對他們年少時熬過的夜、刷過的題、拚過的青春歲月來說,那些來時的路,回望時,已然成為了他們的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