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天下轟動,各方反應
字數:4994 加入書籤
“雖早料到瓦崗寨會敗,卻不曾想會敗得如此徹底。”
此時,沈落雁眼神黯淡,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
秦聖神色如常,靜靜做一個傾聽者。
“陛下既欲勸降落雁,想必在陛下心中,落雁尚有幾分價值。”
“今日一戰,落雁深切感受到大秦之威,恐怕天下間,再無人能擋其鋒芒!”
“因此,隻要陛下應允落雁一個小小請求,落雁便願歸順大秦,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見秦聖依舊神色未動,沈落雁暗自咬牙,便繼續道:“還望陛下在攻下瓦崗寨之時,能留密公一命。”
“密公對落雁有知遇之恩,落雁不能不報,否則,落雁寧死不屈!”
秦聖目光平靜,就這麽看著沈落雁。
似乎察覺到她內心的決絕。
秦聖才淡淡開口:“看在你歸順的份上,我且饒他一次,但也僅此一次而已。”
雖然,秦聖沒有完全答應自己的要求。
但沈落雁也明白,這已是她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
如果自己在鬧下去,就是不識趣了。
於是,沈落雁跪拜在地:“多謝陛下,從今往後,落雁願一心一意為陛下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一場大戰塵埃落定,瓦崗寨的首席軍師亦被勸降。
四周暗藏的探子,見狀紛紛悄然離去。
秦聖一揮手,眾人迅速行動,清理戰場。
他留下幾位大臣處理後續事務,自己則身形一晃,消失在原地,直奔城主府而去。
此刻,洛陽城內外,百姓們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門。
城外的廝殺聲已停,他們心中隱約猜到了戰果。
見到城外遍地的屍體,一些膽大的百姓,眼中震驚與喜悅交織。
畢竟,有強大的力量守護洛陽,他們的安全有了更多保障。
同時,洛陽之戰的消息迅速傳遍天下。
次日,長安城門處。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一名騎兵飛馳而至,手持洛陽的急報。
“難道又要打仗了?”
“誰知道呢,世事無常啊。”
“我聽說洛陽那邊出了個大秦,風頭正盛呢。”
長安百姓讓路信使,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語氣中充滿擔憂。
……
砰!
長安宮殿內,一隻杯子應聲而碎,四周瞬間陷入沉寂。
之前,李淵還在宴請群臣,宴席上歌舞升平,一片祥和。
然而,一份關於洛陽之戰的急報,打破了這份寧靜。
“這情報……不會出錯吧?”
李淵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
他的這番話,似在自我安慰,但更多的是在自欺欺人。
然而,夢總會醒,現實必須麵對。
事實上,在場人心中皆已默默接受了這個事實,心中沒有一絲僥幸。
過了好一會兒,李淵仿佛被抽幹了所有力氣,癱倒在龍椅上,眼神空洞,滿是無力。
“父王,當前形勢危急,我們必須立即準備應戰。”
此時,李世民挺身而出,打破了周圍的沉默。
對於秦聖,他是心存忌憚,甚至帶有莫名的敵意。
若非大秦突然降臨,和氏璧與這個世界的天命,或許已歸他所有。
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他不願就此屈服。
因此,即便洛陽之戰的消息傳來,麵對大秦的強大軍力,他仍決心戰鬥到底。
“世民說得對,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展現我李唐的決心來。”
此時,李建成也站了出來。
他是李世民的兄長,也是其爭奪皇位的最大對手。
“大哥所言極是,瓦崗軍怎能與我們李唐相比?況且,我們與北方突厥交好,若是聯手,對抗大秦並非不可能。”
李世民附和,盡管他與李建成有過諸多矛盾,但在李唐生死存亡之際,他選擇放下成見,團結一致。
“陛下,太子與秦王所言甚是,臣認為應盡早籌備,以防萬一。”
隨著李建成和李世民達成共識,朝中大臣也紛紛表示讚同,此事基本已成定局。
李淵年事已高,又優柔寡斷,加之朝中大臣各有立場。
因此,太子和秦王的意見,對朝政影響深遠,有時候甚至比李淵還要管用。
“此事……就交由建成和世民共同負責。”
李淵緩緩回過神來,揉了揉額頭,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滄桑與無奈。
“兒臣遵命!”
兩人異口同聲地回應。
這一刻,他們之間似乎達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
……
與此同時。
巴蜀、揚州、冀州等地均已收到洛陽傳來的消息。
有關洛陽一戰的消息,正以燎原之勢迅速蔓延,席卷天下。
“真沒想到,瓦崗軍竟敗得如此淒慘,實在令人意外。”
“或許,加入大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聽說大秦還頒布了一個全民免費習武的新政策。”
“沒錯,我表弟在洛陽,他說大秦的百姓,都能免費領取朝廷所派發的天人級武學秘籍。”
“免費領取天人級武學?真的假的?”
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越了解大秦,他們心中就驚歎。
尤其是免費領取天人級武學,更讓百姓眼中閃爍熾熱光芒。
雖然,並非人人都有練武天賦,但天下尚武之風盛行,因此許多人都心懷一個江湖武俠夢。
他們隻是缺乏一個機會而已。
現在,機會似乎來了。
就在大秦!
盡管目前尚無變化,但傳聞中的誘惑,已讓人心潮澎湃。
可以預見,當大秦一統天下時,必將迅速獲得百姓的擁護。
畢竟,天人級功法的價值,足以讓他們為之瘋狂。
……
“陛下,李密背後的支持者,末將已查清。”
此時,常遇春出現在秦聖身後,恭敬稟報,並呈上一份名單。
名單上人數眾多,顯然非單一勢力所為。
然而,這也在秦聖的預料之中。
若僅有少數勢力支持,瓦崗寨也不會如此急切起事,必然是大勢所趨,多方勢力在暗中推動所致。
秦聖接過了名單,掃了一眼,驚訝道:“人數居然比我想象中的少?”
比如,江淮軍的杜伏威,就並未參與這一次爭鬥。
並非杜伏威不願參與,而是被人攪和,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
根據情報顯示,寇仲與徐子陵這兩位天命之子,仍如原著一般,被杜伏威強行收為義子。
一番波折後,寇仲與徐子陵也認可了杜伏威這位老爹。
因此,在得知杜伏威想要試探秦聖的軍隊實力時,二人當時便極力勸阻,甚至不惜以斷絕關係為威脅。
杜伏威也真心疼愛雙龍,最後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