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麥浪千重別意濃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方稷把調令對折兩次塞進筆記本時,窗外曬穀場上的歡笑聲正隨著麥香飄進來。
    收割已經結束半個月了,飽滿的麥粒都曬幹入了倉,連田裏的麥茬都翻作了肥。
    李老栓也已經出院,隊裏不許李老栓再做重活,把看物資守住公社的後方資源作為李老栓的後續工作。
    方稷摩挲著筆記本扉頁上"青山公社土壤記錄"的字樣,鋼筆水被汗水暈開的地方像朵小小的藍花。
    "方知青!"木門被撞得晃蕩,生產隊會計家的虎子探進半個身子,"我爹讓你去大隊部,說要開歡送會哩!"
    孩子話音剛落,外頭就響起銅鑼聲。
    方稷整了整洗得發白的藍布襯衫——這是李老栓用布票給他換的,說城裏來的娃娃穿不慣粗麻布,他是有技術的人,要穿的像樣一點。
    大隊部門前的槐樹下已經擺開三張八仙桌。
    婦女主任帶著幾個媳婦正往上端菜:新磨的豆腐還冒著熱氣,醃了一冬的臘肉切成透亮的薄片,最中間居然擺著條紅燒鯉魚——這可是稀罕物,方稷知道肯定是王隊長昨晚上去水庫現撈的。
    "主角來啦!"王隊長一把拽住方稷的胳膊,嗓門大得驚飛了樹上的麻雀。他今天罕見地穿了件的確良短袖,領口別著毛主席像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方稷被按在首座,麵前很快堆起小山似的菜。
    張會計端著土瓷碗站起來:"這第一碗酒,敬方知青幫咱公社畝產破四百斤!"自釀的苞穀酒辣得方稷眼眶發熱,他看見灶房門口李老栓正默默往他碗裏添了勺蜂蜜。
    "方大哥,"狗剩突然鑽到桌前,舉著個麥稈編的蟈蟈籠,"給你城裏玩!"那籠子編得精巧,裏頭還真裝著隻碧綠的蟈蟈。
    虎子看狗剩給方稷送禮物,忙也擠到前麵來,又變戲法似的掏出個布包:"方哥,我娘烙的糖餅,路上吃!"
    婦女主任用圍裙擦著手過來:"小方啊,這包袱裏是咱婦女組連夜趕的。"她抖開一塊藍底白花的土布,"你回城將來結婚時當被麵,比百貨大樓的洋布結實!"
    方稷摸著布麵上細密的針腳,認出這是用他幫忙改良的紡車織的。這是改耬車的時候,虎子他娘問,這農具能改,村裏的紡車能不能改,方稷當時看了也不難,就隨手幫著給改了,他教婦女們把老紡車加了個腳踏板,效率提高了三成。
    "都靜一靜!"王隊長敲著搪瓷缸子站起來,從懷裏掏出個紅布包,"公社的一點心意。"展開是支英雄鋼筆,筆帽上的金五星映著陽光晃人眼。
    方稷喉頭發緊:"這太貴重了......"
    "貴啥貴!"飼養員老趙噴著酒氣插話,"你給村裏做的事,我們都記在心裏呢!"他啪地拍下個牛角雕的煙嘴,"拿著,我爹傳下來的老物件。"
    禮物一件件遞過來:張會計家祖傳的醬菜方子、赤腳醫生手抄的草藥圖譜、知青同伴用膠片卷成的門簾......方稷的藤箱很快塞得合不上蓋。最後是李老栓,老人從腰間解下個磨得發亮的銅煙盒,裏頭整整齊齊碼著二十根自卷的旱煙。
    "睡不著時抽兩口。"老人粗糙的拇指撫過煙盒上"抗美援朝"的刻字,那是他當民兵連長時的紀念品。
    方稷知道這是老人最珍視的家當,去年縣裏幹部想用五塊錢買他都沒舍得。
    歡送會散時日頭已經西斜。方稷抱著滿懷的禮物往回走,突然聽見曬穀場方向傳來二胡聲。拐過草垛,他看見十幾個社員正圍著李老栓——老人坐在磨盤上拉琴,調子是《東方紅》,但弓弦間總漏出些嗚咽般的顫音。
    "方技術員來啦!"記工分的孫嫂第一個發現他,忙不迭擦眼睛,"風大迷了眼......"
    方稷放下東西接過二胡。琴筒上還留著老人的體溫,他深吸口氣,手指一抖拉出段歡快的《社員都是向陽花》。
    漸漸地,更多人跟著哼唱起來,連總是板著臉的倉庫保管員都打著拍子。歌聲驚起麥垛裏的麻雀,撲棱棱飛向晚霞漫天的遠方。
    鋼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窗外傳來蟋蟀的鳴叫。方稷寫著寫著突然停下筆——他聽見門外有窸窸窣窣的動靜。
    "誰?"
    門吱呀一聲開了條縫,露出半張黝黑的小臉。是生產隊會計家的二小子,懷裏抱著個粗陶罐。
    "俺爺讓送的。"孩子把罐子往桌上一擱就要跑,被方稷拽住胳膊。揭開罐口的藍布,一股混著蜂蜜香氣的酒味飄出來,是村裏用野山楂釀的果酒。
    "告訴你爺..."方稷嗓子發堵,"我明天去謝他。"
    孩子一溜煙跑了,月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土牆上,像株歡快的小麥苗。方稷捧著陶罐站了很久,直到煤油燈的火焰劈啪炸了個燈花。
    昏暗的煤油燈下,他那張木板床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物件——虎子編的蟈蟈籠擱在枕邊,婦女組縫的藍花被麵整整齊齊疊放著,上頭還放著一包散發著芝麻香氣的糖餅;老趙送的牛角煙嘴在燈下泛著溫潤的光澤,旁邊是李老栓那個刻著"抗美援朝"的銅煙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方稷的手指微微發抖,撫過每一樣禮物,仿佛能觸摸到鄉親們手掌的溫度。
    窗外傳來秋蟲的鳴叫,他突然覺得胸口發脹,這些樸實的饋贈比任何獎狀都沉重千倍。
    方稷抹了把臉,翻開筆記本鄭重寫下:"九月七日,收青山公社贈禮若幹。此去當以十倍心血報之。"
    鋼筆尖深深紮進紙頁,他望著窗外的星空暗暗發誓:定要讓這些沾著泥土味的深情,在自己手中化作能讓千家萬戶糧倉滿溢的良種。
    第二天雞叫頭遍,方稷就輕手輕腳起了床。他最後檢查了一遍要交給王隊長的材料——二十頁的《青山公社種植手冊》用麻線訂得整整齊齊,扉頁上還畫了各生產隊的土壤分布圖。
    推開門,晨霧中竟站著十幾個黑影。最前頭的王隊長接過材料,突然抓住他的手往掌心塞了團東西——是把係著紅繩的鑰匙。
    "知青點的門鎖給你留著,"大隊長的聲音比平時粗,"啥時候想回來看看都成。"
    去縣城的拖拉機突突響著停在打穀場。方稷的行李被七手八腳搬上車,藤箱上還綁著婦女們連夜趕製的防雨布。當引擎發動時,李老栓突然扒著車幫塞來個布包:"路上再看!"
    拖拉機駛過剛播種的秋玉米地,方稷解開那個還帶著體溫的包袱。裏麵是半布袋炒麥粒,摻著曬幹的山棗;最底下壓著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李老栓站在麥堆前笑,胸前的大紅花紅得刺眼。照片背麵用鉛筆歪歪扭扭寫著:"1958年,豐收紀念"。
    方稷把照片貼在心口回頭望去。薄霧中,整個生產隊的人還站在原地揮手,像一排倔強的莊稼。最前頭那個佝僂的身影突然舉起什麽反光的東西——是他留在老人枕下的鋼筆,此刻正將朝陽折射成一道金線,刺破青灰色的晨霧,筆直地照在方稷臉上。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