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該找的哪顆星?
字數:4264 加入書籤
方稷低頭在本子上記著,耳朵卻豎得老高。前排兩個省代表的竊竊私語飄進他耳朵。
"說得輕巧,我們那的發票都準備好了,錢卻卡在省裏。"
"我們更慘,連發票都開不出來,供銷社說沒收到農業局的撥款。"
會議結束後,方稷故意慢了幾步,等其他人走光了,他走到正在收拾材料的杜文海身邊。
"杜局,有個事想請教。"方稷翻開筆記本,"甘肅那邊反映抗旱資金撥付有點延遲,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杜文海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隨即笑道:"方司長新官上任就是認真啊。這事我知道,是銀行係統的問題,最近在搞線路檢修,電匯慢了點。"
"原來如此。"方稷點點頭,"那河南的農藥款也是這個原因?"
杜文海的笑容僵了一瞬:"河南?哦,他們那個是供貨環節的問題。方司長放心,我都盯著呢,不會耽誤抗旱大事。"
走出會議室,方稷徑直去了檔案室。看門的老宋正捧著收音機聽樣板戲,見方稷來了連忙起身。
"方司長,您要查什麽?"
"去年的資金撥付記錄,省一級的。"方稷遞過批條。
老宋戴上老花鏡看了看,轉身從鐵櫃子裏抱出幾本裝訂好的賬冊。所有記錄都是手寫的,藍色的墨水有些已經褪色。
方稷找了個角落的桌子,一頁頁仔細翻看。兩個小時後,他合上最後一本賬冊,揉了揉發酸的眼睛。賬麵上看,所有資金都按時足額撥付了,每筆款項後麵都附有省裏的收據複印件。
但問題是,自己在基層的多年裏,天天就在農田裏打交道,有的補助,自己聽都沒聽過,那補助去哪裏了?
晚飯後,方稷去了試驗田邊上的農技員宿舍。李保田正和幾個省的代表在院子裏乘涼,看到方稷來了,連忙讓出小板凳。
"方司長,您怎麽來了?"
"來聽聽大家的真實想法。"方稷接過不知誰遞來的蒲扇,"白天會上有些話不方便說,現在可以暢所欲言。"
院子裏安靜了一瞬,然後是七嘴八舌的抱怨。方稷靜靜聽著,隻在關鍵處追問一兩句。
夜深了,代表們陸續回屋休息。李保田落在最後,等其他人走遠了,他才低聲說:"方司長,您是個辦實事的人。有些話我隻跟您說,我們那的農業局新蓋了辦公樓,錢從哪來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方稷搖著蒲扇的手停住了:"有證據嗎?"
"證據?"李保田苦笑,"發票賬本他們做得天衣無縫。可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地裏一片荒蕪,他們修的和城市裏的小洋樓一樣,這瞞不過去。"
回到宿舍,方稷在筆記本上又添了幾頁。他想起甘肅老家的鄉親們,幹旱的年景裏,為了一桶水要走十幾裏山路。
鋼筆尖在紙上重重一頓,洇開一團墨跡。方稷下定決心:這事一定要查到底,但不是現在。他才剛調來部裏,根基未穩,而杜文海在這裏經營多年,關係網盤根錯節。
第二天清晨,方稷去了試驗田,親自調試那台出問題的噴灌設備。小張帶著幾個試驗員在旁邊打下手。
"方司長,您還會修這個?"小張驚訝地看著方稷熟練地拆開閥門。
"我們經常自己動手。"方稷頭也不抬,"莊稼不等人。"
他用扳手擰緊最後一顆螺絲,站起身拍了拍沾滿機油的手:"試試看。"
小張打開水閘,噴頭頓時噴出均勻的水霧,連最遠的地塊都覆蓋到了。陽光下,水霧折射出小小的彩虹。
"太好了!"小張歡呼。
他知道,要找回那些被截留的補助款,就像修這台噴灌設備一樣,不能光看表麵,得從內部一點點查起。而現在,他需要更多的證據,更需要時間。
研討會結束後的深夜,部裏的辦公樓幾乎全暗了,隻有三樓東頭那扇窗戶還亮著燈。方稷坐在辦公桌前,麵前攤著各省報送的補貼發放匯總表。
他眉頭緊鎖。表格上整齊的數字和公章看起來無懈可擊,可今天會上各地反映的情況卻完全對不上。最讓他心驚的是,好幾個省的農技站長提到,許多補貼,農民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
他盯著這些補貼資金,看似存在,實則一碰就散。
推開椅子走到窗前,五月的夜風帶著試驗田裏麥苗的青澀氣息撲麵而來。方稷深吸一口氣,想起去年在甘肅還在為打井的事情奔波。
"方技術員,你說國家給補貼?"大爺當時蹲在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撚著旱得發硬的土塊,"咱莊稼人隻知道種地繳公糧,沒聽說種樹還能領錢的。"
當時他隻當是政策宣傳不到位,現在想來,恐怕沒那麽簡單。如果連省級技術站的幹部都反映補貼不到位,那鄉鎮、村一級的情況該有多嚴重?
方稷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他想起自己剛上任時看過的一份報告:去年全國農業補貼總額高達5千萬元。這筆錢要是真能發到農民手裏,該能解決多少抗旱設備、多少良種化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窗外,試驗田裏新裝的噴灌係統正在工作,水霧在月光下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方稷的眼神卻越來越沉。今天修好的不過是部裏這一小片試驗田,全國還有多少麥田等著救命水?
"咚咚。"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進。"
辦公室的小王探頭進來:"方司長,您還沒走啊?杜副局長讓我來問問,明天去河南調研的名單您批了沒有。"
方稷這才想起這茬:"放桌上吧,我一會兒看。"
等小王走了,他回到桌前,翻開那份調研名單。杜文海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後麵跟著幾個處長的名字,最後才是兩個技術員。方稷的鋼筆在名單上方懸停良久,最終在末尾添上了自己的名字。
方稷的心裏像千百隻螞蟻爬過,自己往常就是種地和研究,覺得最要緊的是對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可現在呢?國家撥的錢不知進了誰的口袋,老百姓還蒙在鼓裏,自己在基層多年卻像一場睜眼瞎。
方稷意識到自己正在觸及的可能是一個龐大的利益網絡。從省到縣到公社,多少人在其中分一杯羹?如果查下去,會捅多大的馬蜂窩?
他起身倒了杯茶,劣質茶葉在熱水中翻滾舒展。這種級別的調查搞不好會把自己搭進去。
走廊裏靜得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下到一樓時,值班的老張頭從傳達室探出頭:"方司長,這麽晚才走啊?"
"嗯,有些材料要看完。"方稷頓了頓,"老張,你在部裏多少年了?"
"喲,那可長了,咱們部建了多久我就在這呆了多久了。"老張頭。
方稷裝作不經意地問:"那您記得往年農業補貼都是怎麽發放的嗎?"
老張頭的笑容僵了一下:"方司長,這兩年都是杜副局長他們處經手,具體咋發的,我們下麵人哪知道啊。您這問看門的,這不是瞎抬舉嗎。但是以前發農業補助的是李老的妻子,劉處長,您和李老共過事,可以問李老啊。"
方稷眼神一凜,從口袋裏摸出包"大前門"塞給老張頭:"謝謝您,這話就咱倆閑聊的。"
走出部機關大門,方稷的頭腦清醒了不少。
仰望星空,迷路的時候,就找最亮的那顆北鬥七星。
現在,什麽是他該找的那顆星?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