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套取冒領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上午十點,方稷在打穀場上給全村人講抗旱技術。他特意選了個背對村口的位置,這樣既能看見村民們的反應,又能注意到外麵的動靜。
    "...麥子拔節期要控製用水,不是澆得越多越好..."方稷拿著根樹枝在地上畫示意圖,幾十個曬得黝黑的農民圍坐成一圈,安靜得像課堂上最認真的學生。
    突然,人群後麵傳來一陣騷動。小丁帶著兩個人擠了進來,手裏拿著筆記本,做出一副記錄的樣子。方稷假裝沒看見,繼續講解。
    "方領導,俺家麥子葉子發黃是咋回事?"一個紮頭巾的婦女高聲問。
    方稷正要回答,小陳趕回來了:"方司長,您昨天教的那個鎮壓器,木匠做好了!"
    捧出個木頭家夥什,形狀像擀麵杖,上麵釘著一排排短木齒。方稷接過來掂了掂:"做得不錯,咱們現在就去試試。"
    他領著村民們往田裏走,眼角餘光瞥見小丁匆匆跟上。
    到了田老四的地裏,方稷親自示範鎮壓器的用法,木齒碾碎土壤結皮的聲音清脆悅耳。
    "澆水!"方稷喊道。
    田老四的兒子拎著水桶過來,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在剛壓過的土上。奇跡發生了,水迅速滲入土壤,不像往常那樣在表麵橫流。
    午飯時,小丁湊到方稷身邊:"方司長,杜局長讓我問問您調研進展,看需要什麽支持。"
    方稷夾了筷子鹹菜,慢條斯理地說:"告訴杜局長,這裏的抗旱工作很有成效,尤其是今天送來的物資,解決了大問題。"
    小丁明顯鬆了口氣,臉上堆起笑容:"杜局長一直很重視基層工作。"
    "是啊。"方稷意味深長的看著小丁,小丁的笑容僵在臉上。
    下午,方稷帶著小陳去了村西頭的老井。井台邊,幾個婦女正搖著轆轤打水,木桶上升時發出吱呀呀的響聲。
    "這口井多深?"方稷幫著拉上一桶水。
    "十八丈哩!"一個包著藍頭巾的婦女回答,"往年這時候水麵離井口不到三丈,現在得下十丈才能見著水。"
    方稷探頭往井裏看,黑黢黢的井壁濕漉漉的,確實水位很低。小陳在筆記本上記錄著數據,突然指著井台邊的水泥樁:"方司長,這上麵有字。"
    蹲下身,方稷抹去水泥樁上的泥土,露出刻著的字跡:"1975年抗旱工程,縣水利局建"。他和小陳交換了個眼神,部裏記錄顯示,蔡各莊去年領了兩萬元打井專項資金。
    "大姐,這井是新打的?"方稷問。
    藍頭巾婦女搖頭:"哪呀,老井了。去年縣裏來人修了修井台,立了這個樁子。"
    太陽西斜時,方稷獨自去了田老四家。老農住在村北頭一個低矮的土坯房裏,門前有棵歪脖子棗樹。見方稷來了,田老四把他讓進屋裏。
    煤油燈的光暈染黃了斑駁的土牆。
    "老田,今天送來的農藥,你們以前用過嗎?"方稷開門見山。
    田老四搖搖頭:"沒見過。往年都是大隊派人去縣裏買,貴得很。"
    "買藥的錢從哪出?"
    "各家湊唄。"老農掰著粗糙的手指,"一畝地攤五毛錢,窮的人家就拿雞蛋抵。"
    方稷連忙安撫老農坐下:"老田,您仔細想想,去年有沒有見過縣裏來發農藥?或者大隊有沒有提過這事?"
    田老四皺著眉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有!去年秋後,縣裏來了個戴眼鏡的幹部,在大隊部開了個會,說要發啥補貼。可後來老高說咱村條件不夠,沒評上。"
    "那個幹部長什麽樣?"
    "瘦高個,戴著金絲眼鏡,說話文縐縐的。"田老四比劃著。
    方稷的心跳加快了,這描述活脫脫就是杜文海。他繼續問:"那後來呢?"
    "後來就沒信兒了。開春鬧蟲害,還是各家湊錢買的藥。"
    回到大隊部已是深夜。
    "方司長,咱們真不去跟杜局長他們匯合?"年輕人聲音壓得很低。
    天還沒亮,方稷就帶著小陳悄悄離開了蔡各莊。自行車輪碾過黃土路,揚起細碎的塵埃。初夏的晨風帶著麥田的清香,卻吹不散方稷眉間的陰雲。
    "方司長,咱們先去哪個村?"小陳扶著眼鏡,努力跟上前麵方稷的騎行速度。
    "馬家店。"方稷頭也不回地說,"離蔡各莊十五裏,也在部裏的重點扶持名單上。"
    晨光熹微時,兩人到了馬家店村口。與蔡各莊不同,這個村子靜得出奇,連聲犬吠都沒有。方稷把自行車靠在打穀場邊的老槐樹下,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找大隊部?"小陳小聲問。
    方稷搖搖頭,徑直走向最近的一戶人家。土坯房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正在喂雞。見到生人,老太太警惕地後退了半步。
    "大娘,我們是省農技站的。"方稷露出和善的笑容,從包裏掏出工作證,"來了解抗旱情況的。"
    老太太眯著眼看了看證件,臉色緩和了些:"幹部同誌啊...進屋喝口水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屋裏比外麵還暗,唯一的窗戶用舊報紙糊著。方稷在炕沿坐下,接過老太太遞來的粗瓷碗,水有些渾濁,漂著幾根草屑。
    "大娘,今年麥子長得咋樣?"
    "唉..."老太太撩起衣角擦了擦眼角,"俺家三畝地,能收個二百斤就謝天謝地了。天旱,又鬧蟲..."
    方稷和小陳交換了個眼神:"沒打農藥嗎?"
    "打是打了,可那藥不頂事啊。"老太太顫巍巍地給續了水,"大隊統一定的藥,一畝地收俺八毛錢哩。"
    方稷扶了一下水快滿了的搪瓷缸子問,"謝謝大娘,夠了夠了,國家有農藥補貼,您知道嗎?"
    老太太茫然地搖頭:"啥補貼?公家要給藥錢了嗎?那可太好了。"
    走出老太太家,方稷的臉色更難看了。他們又走訪了幾戶,情況大同小異,沒人知道農藥補貼這回事,都是自掏腰包買高價藥。
    "去大隊部。"方稷的聲音像淬了冰。
    馬家店大隊部比蔡各莊的還破舊,牆上"農業學大寨"的標語已經褪色。一個穿藍布衫的瘦高個正在掃院子,見到他們愣了一下。
    "你們是?"
    "省農技站的,找你們支書。"方稷亮出證件。
    瘦高個手裏的掃帚戳在牆邊:"哦,我就是支書馬長河,你們有啥事?"
    辦公室裏,馬支書還想給倒水。方稷單刀直入:"馬支書,你們村領過農藥補貼嗎?"
    "補貼?"馬支書想了想,"沒有吧...不記得給了農藥補貼"
    方稷從公文包裏抽出份文件:"這是部裏的記錄,馬家店去年應該領了六千元農藥補貼。"
    馬支書的臉色瞬間慘白:"方...方領導,我可不知道這事啊!"他突然壓低聲音,"去年秋後縣裏是來過人,說要登記啥補貼材料,讓我們按了手印...可後來就沒信兒了。"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