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甘肅皋蘭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A+A-


    火車站灰撲撲的水泥站台上,孫興華把兩人的行李挨個兒舉上車廂。
    "真不用我跟著去甘肅?"孫興華第三次確認車票,手指在硬紙板上捏出皺褶,"那邊風沙大,您這腳"
    方稷倚著車門搖搖頭。晨霧裏,他鬢角的白發比來時更紮眼了,可眼睛卻亮得像淬過火的鐮刀"淅川的試驗田,有你盯著我才放心。"
    汽笛突然嘶鳴,驚飛站台頂棚下的麻雀。鐵柱從車窗探出身子,把個布包塞給孫興華"紅姐讓捎的艾草團子,路上墊肚子。"
    孫興華一愣,隨即笑出兩個酒窩"謝謝,紅姐家的艾草團子是好吃!"轉頭卻見方稷正望著車窗外發呆,那兒有幾個農民扛著麻袋擠上車,麻繩勒進黝黑的肩膀裏。
    "方老師?"鐵柱輕輕碰了碰他的胳膊。
    方稷回過神來,從兜裏掏出皺巴巴的筆記本"興華,周口,駐馬店和阜陽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問題。"突然劇烈咳嗽起來,震得車廂玻璃嗡嗡響。
    孫興華急忙遞上水壺,卻被推開。方稷喘勻了氣,聲音沙啞得像磨砂紙"甘肅招聘你覺得咱們是不是鋪得太開了?"
    鐵柱正在捆行李的手突然停住。他看見老師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筆記本上的燒痕——那是救火時燙的。
    "方老師,我知道您在想,如果我們把範圍縮小一點,您能看到的當地情況去解決的機會就多了,"鐵柱蹲下來,眼睛注視著方稷,"但是麥子不長腿,不會自己跑試驗田來。"
    他指向窗外掠過的村莊,土牆上還刷著"科學種田"的褪色標語,"不是咱們技術員到了才有那些問題,而是我們技術員到了才有機會知道有哪些問題。振興農業也不光是您一個人的責任,您不能把所有擔子都扛在肩上。"
    鐵柱發現老師的肩膀慢慢鬆弛下來。列車正經過一片金黃的麥海,飽滿的穗子隨風起伏,像無數雙揮別的手。遠處,孫興華的白襯衫漸漸變成一個小點。
    "下一站,洛陽。"列車員嘶啞的報站聲傳來。
    方稷突然翻開筆記本,在最新一頁寫下"甘肅招聘要點",鋼筆尖劃破紙張的沙沙聲裏。
    窗外,廣袤的田野正在朝陽下蘇醒。澆地的農人直起腰,手搭涼棚望向呼嘯而過的列車。車廂連接處飄來方便麵的香氣,混著鐵軌的鏽味,成了最真實的鄉土中國的味道。
    火車穿過隴東黃土高原時,鐵柱把臉貼在車窗上,看著外麵溝壑縱橫的荒山野嶺。夕陽把千溝萬壑染成血色,那些支離破碎的梁峁像老人臉上的皺紋,刻滿歲月的滄桑。
    "方老師,您看那山。"鐵柱突然指向遠處。
    方稷從資料堆裏抬起頭。車窗外,一片灰綠色的灌木頑強地生長在裸露的黃土坡上,在暮色中顯得格外醒目。
    "檸條!"方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桌麵,"沒想到甘肅這些年種的檸條已經有這麽大體量了,當時我們剛來的時候,大風刮得,每年土地都要薄兩分,有缺水,種地和種樹隻能選一個,後來還好有檸條,水利局也給打了井。"
    列車轉過一個彎道,更多的檸條林映入眼簾。
    這些其貌不揚的灌木在貧瘠的黃土上紮下根來,枝條上已經結滿了細小的豆莢。方稷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當年,那時他剛從非洲援助回來,被指派到這邊來算是下放,但是沒想到也是在這裏升職做了方副司。
    "長得比想象中好。"方稷喃喃自語,手指輕輕描摹著車窗上的倒影,"看來耐寒性沒問題"
    鐵柱好奇地問"這檸條真能擋得住風?還能當飼料?"
    "肯定啊,地上的沙基本上就吹不走多少了,不僅能當飼料,還能固氮肥田。"方稷翻開筆記本,指著上麵的數據,"你看,種過檸條的地,三年後種小麥增產兩成以上。"
    夜幕降臨時,列車停靠在蘭州站。站台上飄著牛肉麵的香氣,幾個戴白帽的回族老人正在叫賣烤土豆。方稷和鐵柱轉乘去皋蘭縣的小火車,車廂裏擠滿了帶著雞鴨和麻袋的農民。
    "這次招聘,皋蘭縣要建個長期工作站。"方稷望著窗外漆黑的夜色說,"將來這裏就是我們在甘肅的重要基地。"
    鐵柱點點頭,突然想起什麽"方老師,我聽說皋蘭那邊屬於溫帶半幹旱氣候?"
    "年平均降水量1631毫米。"方稷的聲音裏帶著憂慮,"降水稀少,蒸發量大,地表水貧乏。"
    小火車"哐當哐當"地行駛在夜色中,車廂裏的煤油燈隨著顛簸搖晃,在方稷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鐵柱看見老師的眉頭又皺了起來,知道他又在操心旱區的水資源問題。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車窗時,皋蘭縣的輪廓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縣城被黃土山丘環抱著,遠處的山梁上,依稀可見一片片灰綠色的檸條林。
    "到了。"方稷拎起行李,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這次我們一定要把工作站建起來。"
    站台上,幾個當地幹部已經等候多時。他們身後,是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和那些頑強生長的檸條林,就像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樣,在艱難中紮根,在貧瘠中生長。
    皋蘭火車站的站台比想象中還要簡陋,黃土夯實的月台上,幾個戴白帽的回族老漢正蹲著抽旱煙。鐵柱剛把行李拖下車廂,就看見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快步走來,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中山裝,胸前別著的黨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方專家!可把您盼來了!"漢子一把抓住方稷的手,掌心粗糲得像砂紙,"我是皋蘭縣大灣村的支書馬德海,這幾天可把我們急壞了!"
    方稷還沒開口,馬支書就朝身後招了招手。
    三個年輕人小跑著過來,都是二十出頭的模樣,曬得黝黑的臉上帶著靦腆的笑。最瘦高的那個鼻梁上架著副用膠布纏著的眼鏡,鏡片後的眼睛亮得驚人。
    "這是咱農技站的小趙、小王和小李。"馬支書挨個介紹,"您沒來這幾天,這三個娃一天往縣裏跑三趟,生怕招聘有變動。"他拍了拍眼鏡小夥的肩膀,"小趙連對象相親都推了,就蹲在政府辦公室等消息。"
    小趙的耳根一下子紅了,結結巴巴地解釋"不、不是我是想著想著"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