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皋蘭旱作小麥技術要領

字數:4006   加入書籤

A+A-


    昏暗的煤油燈下,方稷伏在村委會那張斑駁的木桌前,鋼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
    燈芯偶爾劈啪炸開一朵燈花,在他專注的眉眼間投下晃動的光影。
    "鐵柱,這段記仔細了。"方稷突然停下筆,指著剛寫下的"旱砂地鋪壓工序","特別是刮板刮平這道工序,差之毫厘,來年砂土就會混合。"
    鐵柱連忙湊近,粗糙的手指在本子上逐字點讀"用刮板將地麵刮平,再用石滾鎮壓"他的鋼筆是新買的,筆跡還有些生澀,卻一筆一劃寫得極為認真。
    夜風從窗縫鑽進來,掀動桌上的紙張。方稷用硯台壓住紙角,忽然劇烈咳嗽起來,震得煤油燈的火苗直跳。鐵柱趕緊遞上搪瓷缸,裏麵是馬春燕傍晚送來的梨水,已經涼了。
    "您歇會兒吧。"鐵柱看著方稷泛青的眼底,"這些我明天也能記"
    方稷搖搖頭,抿了口梨水又繼續寫。鋼筆在"藥劑拌種"那段洇開個墨點,他隨手畫了個箭頭標注"粉鏽寧要幹拌,切記不可濕拌。"
    院子裏傳來腳步聲,馬支書提著盞馬燈推門進來"方專家,這麽晚還不歇著?"燈光照見桌上密密麻麻的筆記,不禁咂舌,"這比我們公社當年的《農業手冊》還詳細!"
    方稷揉揉發酸的手腕"各地土性不同,得因地製宜。"他指著"葉麵追肥"那欄,"比如這裏,皋蘭風大,噴施時間要選在清晨無風時。"
    鐵柱突然指著本子問"方老師,這個"禾尚頭小麥"是啥品種?"
    "就是你們本地老品種。"方稷從布袋裏摸出幾粒麥種攤在桌上,"你看這麥芒短,穗頭圓,像和尚的腦袋,所以叫禾尚頭。"麥粒在燈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澤,飽滿得像要脹破皮。
    馬支書眼睛一亮"這老品種能不能給咱改改!現在大家都嫌產量低"
    "但抗旱性極強。"方稷輕輕摩挲著麥粒,"在旱砂地上,它比新品種每畝能多收三四十斤。"說著在"品種特性"旁添了行小字千粒重3842克,蛋白質含量152。
    夜漸深了,遠處傳來守夜人的梆子聲。方稷寫到"病蟲害防治"時,突然停筆問"老馬,去年麥莖蜂(吃小麥的蟲子)嚴重嗎?"
    馬支書蹲在門檻上歎氣"可別提了!有些人家就那兩三畝地,好多都差點絕收"
    方稷立刻在"麥莖蜂防治"下麵劃了道粗線"這個要重點講。"又轉頭對鐵柱說,"明天去地裏看看能不能挖些幼蟲樣本,讓學員們認清楚。"
    鐵柱點頭,在本子上畫了個猙獰的甲蟲圖案,旁邊標注幼蟲乳白色,體長15。字跡歪歪扭扭卻格外認真。
    當寫到"生產記錄"時,方稷突然咳嗽得更厲害了,背影在土牆上投下顫動的剪影。鐵柱急忙翻找藥包,卻聽見鋼筆依然在紙上沙沙走動。
    馬支書默默提起爐子上的鐵壺,給兩人的茶缸續上熱水。
    院外傳來第一聲雞鳴,窗紙漸漸泛白。方稷終於合上筆記本,封皮上赫然寫著《皋蘭旱作小麥技術要領》。墨跡未幹的最後一頁,還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今天先講這些。"方稷活動著僵硬的脖頸,"上午去西坡,實地教他們認麥莖蜂。"
    清晨的村委會院子裏,方稷站在一塊用門板臨時搭成的黑板前。晨光透過老槐樹的枝葉,在他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二十幾個學員圍坐成半圓,有滿臉皺紋的老把式,也有像馬春燕這樣的年輕人,膝蓋上都攤著各式各樣的本子,有的甚至是撕下的日曆紙。
    "今天講選地,選擇肥力中上的土地、最好是輪作過三年以上的旱土地、旱砂地。如果是旱土地每年秋深耕一次,深耕15~101novel.com,一定要打破犁底板結層,才能充分接納雨水,及時滾耙保墒。"方稷敲了敲黑板,粉筆灰簌簌落下。黑板上用紅粉筆畫著精細的剖麵圖下層是夯實的黃土,上層鋪著均勻的砂礫。
    現在咱們去地裏,教你們現場怎麽分辨。
    方稷帶著學員們往村外的試驗田走去,晨露打濕了眾人的褲腿。他手裏拿著一根削尖的棗木棍,時不時蹲下來戳戳地麵。
    "看這裏。"方稷突然停在一片看似普通的田埂旁,用木棍劃開表層土壤,"你們看這犁底層,硬得像石板。"棍尖敲擊發出沉悶的"咚咚"聲,"這樣的地,雨水根本滲不下去。"
    馬春燕擠到最前麵,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塊發白的硬土層"方老師,這就是您說的犁底板結層?"
    "對。"方稷從鐵柱手裏接過小鐵鍬,用力鏟下去,隻留下道白印,"得用重型犁才能破開。"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受傷的腳踝微微發抖。
    鐵柱連忙接過鐵鍬"我來示範。"他掄圓了膀子,一鍬下去,硬土紋絲不動。周圍響起善意的笑聲。
    "得使巧勁。"方稷扶著鐵柱的肩膀,指點他調整角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從人群後傳來"讓俺試試!"隻見一個虎背熊腰的漢子擠上前,接過鐵鍬。他先是摸了摸硬土層的紋路,然後選了個特殊角度,猛地發力,"哢嚓"一聲,硬土層裂開條縫。
    "好!"眾人齊聲喝彩。
    方稷眼前一亮"這位同誌是"
    "老師,俺是東溝村的,叫張鐵牛。"漢子憨厚地撓頭,"打小就跟土坷垃較勁。俺也想報名做農技推廣,來聽課的。"
    方稷讚許地點頭"張同誌很有經驗。"他彎腰抓起把碎土,"大家看,這下麵就是好土。"濕潤的黃土從他指縫間滑落,散發著淡淡的腥氣。
    眾人傳看著這把土,有個老漢甚至放在嘴裏嚐了嚐"甜絲絲的,是好土!"
    繼續往前走,方稷停在一片鋪著鵝卵石的田裏"這就是旱砂地。"他扒開表層砂石,露出下麵的沃土,"砂石能保墒,但鋪壓有講究。"
    他讓鐵柱拿來準備好的工具刮板、石滾和篩子。先是示範如何用刮板將地麵刮平,動作精準得像老匠人。輪到學員們實踐時,馬春燕刮的總是歪歪扭扭,急得鼻尖冒汗。
    "手腕要放鬆。"方稷站到她身側,虛握著她的手腕引導,"像這樣,借腰力"
    日頭漸高,方稷的嗓子更啞了。
    鐵柱遞上水壺,發現老師的手在微微發抖。但方稷隻是抿了口水,又帶著學員們來到最後一塊試驗田。
    "這塊地的問題,你們誰能看出來?"方稷環視眾人。
    張鐵牛蹲下捏了把土"太鬆!沒壓實!"
    "說對了。"方稷欣慰地笑了,"鋪砂前必須用石滾鎮壓。"他讓鐵柱推來石滾,親自示範標準的鎮壓手法先縱後橫,力度均勻。
    輪到學員們練習時,方稷坐在田埂上休息。他看著這群彎腰勞作的背影,陽光曬得他有些眩暈,但心裏卻湧動著久違的暖意。
    "方老師!"馬春燕突然驚呼,"您看這個深度行嗎?"
    方稷強撐著站起來,一瘸一拐地走過去。田壟間,二十幾雙沾滿泥土的手同時停下動作,二十幾雙眼睛齊刷刷望向他,像旱地裏渴望雨水的禾苗。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