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低溫成就
字數:3628 加入書籤
第二天晌午,村委會院裏擠滿了人。
老崔拿著名單挨個喊名字,每念到一個,人群裏就爆發出一陣歡呼。王嬸兒捏著信封的手直發抖,反複數著上麵的數字:\"這麽多?真給我們?\"
張嬸兒一把摟住小孫女,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丫頭,明兒個奶奶就帶你去鎮上買新書包!\"
小玲搖搖頭,特別開心的說:\"不買書包!奶奶咱們趕快給爺爺買藥!\"
最讓人意外的是李老漢。這個沉默寡言的老頭突然\"撲通\"一聲跪下了,嚇得方稷趕緊去扶。李老漢抹著眼淚說:\"方專家,這筆錢夠給我兒子買假肢了……\"
鐵柱在一旁看得眼眶發熱,偷偷用袖子擦了擦眼睛。馮知微悄悄遞給他一塊手帕,鐵柱甕聲甕氣的低聲道:\"謝謝。\"
回試驗田的路上,老崔追上來塞給方稷一個布包:\"鄉親們非要我帶給你的。\"打開一看,是十幾個煮雞蛋,還冒著熱氣。
回試驗田的路上,三人都沉默著。鐵柱突然指著遠處:\"你們看!\"
暮色中,試驗田邊不知何時立起了幾盞馬燈。搖曳的燈光下,隱約可見村民們自發地在田邊巡視,有人彎腰查看麥苗,有人小心地加固防凍膜。夜風送來零星的對話聲:
\"老李頭,你腿腳不好先回去歇著!\"
\"不成,我得守著這些金苗苗...\"
方稷望著燈光中忙碌的身影,突然覺得懷裏的雞蛋更燙了。馮知微輕聲說:\"老師,我們得把數據做得更紮實些。\"
\"對!\"鐵柱抹了把臉,聲音悶悶的。
回到住處。
方稷披著外套蹲在地頭,借著燈光記錄苗情數據。鐵柱端著熱騰騰的搪瓷缸子走過來:\"老師,喝口薑湯暖暖身子。\"
鐵柱抱著一摞記錄本往凳子上一坐,突然看見桌邊有幾個烤紅薯:\"誰在這兒藏了烤紅薯?!\"
幾個半大孩子從屋外麵探出頭,捂著嘴偷笑。領頭的虎子撓著頭說:\"鐵柱叔,俺娘說你們熬夜看麥子,讓送點熱乎的來。\"
馮知微接過還冒著熱氣的紅薯,掰開一看,金黃的瓤兒直冒甜香。這時,她注意到虎子凍得通紅的手上纏著一層薄薄的布條:\"你的手怎麽了?\"
\"沒啥!\"虎子趕緊把手背到身後,\"就是編麥稈簾子的時候...\"
方稷拉過孩子的手,輕輕解開布條,掌心全是細小的血口子還有手背上的凍瘡。原來孩子們白天偷偷跟著大人學編防凍的草簾,稚嫩的手被麥稈劃得傷痕累累。
\"傻孩子...\"馮知微聲音發顫,從醫藥箱取出碘酒和凍傷膏。
\"不疼!真的!\"虎子挺起胸膛,\"俺爹說,等麥子熟了,咱們就能和那些外國人揚眉吐氣了,他們又想欺負咱們!俺們知道,這是田地裏的戰爭!我們現在都是你的兵!\"
周圍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嚷起來:\"我要當兵!我要,我先來的,我也要當兵!\"
方稷的手微微發抖,他蹲下身,視線與孩子們齊平。月光下,那些凍得通紅的小臉上,一雙雙眼睛亮得驚人。
\"好,都是好兵。\"他聲音沙啞,從口袋裏掏出鋼筆,在每個人的手背上畫了顆五角星,\"現在,我任命你們為麥田護衛隊。\"
淩晨三點,試驗田的溫度監測儀發出警報。
方稷披衣起身時,窗外飄著細碎的雪花。他抓起記錄本就要往外衝,卻被鐵柱堵在了門口。
\"老師!\"鐵柱罕見地板著臉,像座鐵塔似的擋在門前,\"您要是再往田裏跑,我就把您反鎖在屋裏!\"
方稷皺眉:\"就去看一眼,鐵柱我真的不冷。\"
\"不行!\"鐵柱嗓門震得窗欞直顫,\"咱們不說你的腿,就光上周半夜去了一趟發燒到39度?馮師姐都被您嚇得不會說話了,老崔急得差點把赤腳醫生扛過來!\"他奪過記錄本,語氣軟了幾分,\"數據我都記著呢,東區苗床溫度3.2c,西區4.1c,比去年同期高2度。\"
方稷還要爭辯,鐵柱突然從懷裏掏出個布包:\"給,小玲讓捎給您的。\"打開是一個雞蛋,是給方稷養身體的。
最終還是沒能拗得過方稷。
方稷裹緊軍大衣,哈出的白氣在煤油燈下氤氳成霜。他蹲在東區試驗田的田壟上,小心翼翼地撥開覆土,露出麥苗的根係。手指凍得發僵,卻仍堅持用遊標卡尺測量著主根長度,7.8厘米,比上周又增長了1.2厘米。
\"老方!西區數據出來了!\"老崔踩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來,手裏捧著個結冰的鋁飯盒。打開後,裏麵整齊排列著二十根麥苗,每根都用細繩係著編號布條。\"按你說的,每隔十步取樣一株。\"
臨時搭建的觀測棚裏,鐵柱正對著煤爐子搓手。見他們進來,連忙騰出位置:\"老師,對照組的根係測量完了,平均比低溫組短三分之一。\"他指著攤在木板上的麥苗,根須上還沾著凍土,\"低溫組的根明顯更粗壯。\"
方稷摘下手套,指尖傳來的觸感讓他眉頭一挑。經過持續低溫的麥根不僅更長,表麵還密布著細小的凸起,那是增生的根毛。他立刻翻開記錄本:\"知微,明早開始測量根毛密度。用那個土辦法。\"
\"明白。\"馮知微正在整理標本箱,聞言抬起頭,\"玻璃片壓印法,每株取三個部位,用鉛筆拓印。\"她說著拍了拍身旁的木箱,裏麵整齊碼放著裁好的玻璃片。
突然,觀測棚的棉簾子被掀開,張老漢端著個冒著熱氣的陶罐鑽進來:\"專家們趁熱喝!\"罐子裏是滾燙的高粱粥,混著切碎的鹹菜疙瘩。老人布滿老繭的手上還沾著麥秸,\"俺家那口子說,你們這樣熬通宵可不行。\"
方稷接過陶罐時,注意到老人棉褲膝蓋處打著補丁,顯然剛在田裏跪著檢查過苗情。他心頭一熱,轉頭對鐵柱說:\"快快!把我包裏大白兔拿過!讓大爺給小玲帶回去!\"
大爺死活不拿,被方稷把糖塞到兜裏,還包了一顆給大爺吃:“大爺您這是省的我跑一趟了,本來就是給小玲的,這孩子幫我們很多忙!”
夜深了,觀測棚的煤油燈依然亮著。
淩晨四點,老崔帶著幾個青壯年來換班。方稷把記錄本交給他們時,特別指了指新添的觀測項:\"今天開始,每兩小時記錄一次麥苗倒伏角度。\"他示範著將量角器貼在麥稈上,\"您看,要像這樣,要測出最細微的變化。\"
一周後的晨會上,馮知微的黑板寫滿了數據。她敲著某個數字:\"連續七天觀測證實,低溫區的麥苗在五級風中傾斜度比對照組平均減少1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