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鐵證反擊戰
字數:3325 加入書籤
拉吉什的辦公室玻璃窗被正午的陽光曬得發燙,風扇對著冰塊呼呼地吹著冷風,卻驅散不了他心頭的燥熱。他抓起那份沾滿咖啡漬的聲明文件,心裏恨不得給發聲明的人捅成篩子。
\"這些該死的中國人!\"他用印地語咆哮著,唾沫星子噴在秘書臉上,\"他們以為國際專利是他們的護身符嗎?\"
窗外的車間裏,十幾個工人正手忙腳亂地給生鏽的機殼噴漆,刺鼻的油漆味混著汗水的氣息飄進辦公室。
秘書阿米特縮著脖子,又遞上一疊文件:\"先生,新西蘭農業部的解約函上說...他們檢測發現我們的機器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他的聲音越來越小,\"還有馬來西亞要求我們賠償檢測費用,並退回預定金,還...\"
秘書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來,拉吉什心頭的火又竄上來了,\"還什麽?!你說話如果說不利落,我可以換一個秘書,快說!\"
阿米特也是被嚇了一跳,但是她不能丟了這份工作,急忙解釋道:“馬來西亞的代表還說,如果我們本周內不能退回預定金,和他們檢測的鑒定費用,他們就直接起訴我們配違約金。”
拉吉什聽完秘書說的,更加心裏冒火,一把扯開浸滿汗漬的襯衫領口,金項鏈在毛茸茸的胸口晃蕩。
他抓起桌上的衛星電話,撥通了一個德裏號碼:\"立刻聯係我們在倫敦的公關公司!準備五百萬盧比!我要讓bbc在黃金時段報道中國人的"經濟霸淩"!\"
掛掉電話,他踹開辦公室的門,衝進嘈雜的車間。
工人們見狀紛紛低頭,手上的動作更快了。拉吉什抓起一個剛打上\"ade in china\"鋼印的齒輪,狠狠砸在地上:\"把中國產的零件都給我磨掉編號!立刻!馬上!\"
就在這時,工廠大門口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六名穿著製服的印度海關官員大步走來,為首的舉起證件:\"拉吉什先生,我們接到國際刑警組織協查通知,需要查封廠房內所有涉嫌侵權的農機產品。\"
拉吉什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後退兩步撞在流水線上,碰倒了一排剛組裝好的變速箱。金屬零件嘩啦啦散落一地,露出內部粗糙的焊接痕跡和已經生鏽的軸承。
\"這...這是個誤會!\"他結結巴巴地掏出手機,\"我要給我的律師打電話...\"
海關官員麵無表情地展開查封令:\"根據中印兩國簽署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貴廠生產的農機經鑒定係侵犯中國"惠民一號"專利權的仿製品。\"他指向車間角落,\"特別是這批使用中國原廠編號的零部件,已經構成刑事犯罪證據。\"
bbc的采訪車此時恰好趕到工廠門口,記者目瞪口呆地看著海關人員查封貨物的場景。拉吉什突然撲向攝像機鏡頭,用英語大喊:\"這是中國政府的陰謀!他們在打壓印度製造!\"
海關官員冷靜地掏出一份文件遞給記者:\"女士,這是班加羅爾地方法院出具的搜查令。我們查獲的電子郵件顯示,該企業明知故犯地仿造中國專利產品。\"
bbc的采訪車剛駛離工廠,拉吉什就接到了新德裏打來的加密電話。電話那頭,一個沙啞的聲音用印地語說道:\"總理辦公室已經知曉情況,你必須配合我們的國際宣傳策略。\"
拉吉什的襯衫後背完全被汗水浸透,他握著電話的手不停顫抖:\"可是...海關已經掌握了證據...\"
\"聽著!\"對方突然提高音量,\"今晚的報道必須強調中國打壓印度製造的主題。你的工廠會得到補償,但國家的形象更重要!\"
掛斷電話後,拉吉什呆立在辦公室中央,窗外的海關人員正在給機器貼封條。秘書阿米特小心翼翼地遞上一杯威士忌:\"先生,倫敦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新聞稿...\"
當晚8點,bbc國際頻道準時播出專題報道。畫麵一開始就是拉吉什對著鏡頭控訴的片段,緊接著切換到\"專家訪談\"。
\"這明顯是中國利用其經濟影響力打壓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的典型案例。\"倫敦某智庫的\"印度問題專家\"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卻隻字不提查獲的侵權證據。
更令人憤怒的是,報道中刻意將海關執法的畫麵與中國軍艦在印度洋演習的新聞拚接在一起,配上聳動的字幕:\"中國施壓印度企業?\"
演播室裏,主播用遺憾的語氣總結道:\"雖然印度方麵表示會配合調查,但這一事件無疑給中印經貿關係蒙上陰影...\"
與此同時,新德裏的各大電視台也開始滾動播放類似報道。《印度時報》連夜推出特別版麵,標題觸目驚心:《中國農機專利戰——新殖民主義的經濟武器》。
三亞的會議室裏,方稷團隊集體觀看了bbc的報道。小東北氣得一拳砸在桌上:\"他們怎麽能這麽顛倒黑白!\"
李教授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電視的冷光:\"這就是輿論戰,他們知道理虧,但就是要惡心我們。\"
方稷卻出奇地冷靜。他拿起遙控器關閉電視,轉身打開資料:\"興華,把我們整理的全部證據上傳到國際專利組織的公開數據庫。同時聯係柬埔寨、馬來西亞的合作方,請他們提供使用正版"惠民一號"的對比。\"
第二天清晨,一場反擊戰在各個雜誌報紙上悄然打響。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官方發布了了中國方麵提供的完整證據鏈,配文:\"保護知識產權,維護農業創新\"。
柬埔寨農業部發布的對比照片在業內獲得上為萬份的報紙,照片中正版農機的高效作業結果與冒牌貨的故障頻發所以作業情況不佳的照片形成鮮明對比。
最致命的一擊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深度調查報道。
記者通過比對海關查獲的郵件,揭露了印度廠商明知侵權仍故意仿造的全過程。文章最後犀利地指出:\"某些媒體選擇性報道的背後,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
國際輿論開始逆轉。bbc不得不在午間新聞中補充了最新進展,雖然語氣依然陰陽怪氣。拉吉什的工廠被勒令停業整頓,而更讓他恐懼的是,新德裏方麵突然切斷了與他的所有聯係。
夜深人靜時,方稷站在陽台上眺望南海。傳真機響起,是外交部同事發來的消息:\"國際專利組織剛剛裁定,確認"惠民一號"專利有效性,要求印度方麵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