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新的好消息

字數:3599   加入書籤

A+A-


    特別擴張審批通過的那天,所有項目組的核心成員都到齊了。
    方稷站在投影前,手指在電子地圖上劃過,圈出更大一片區域。
    \"根據孫組長團隊的最新成果,我們有信心將首期試種麵積擴大一倍。\"方稷的聲音沉穩有力,\"這一千畝示範田如果成功,明年就能推廣到更遠的地方去。\"
    會議室裏響起一陣低聲議論。馮知微推了推眼鏡,舉手問道:\"方教授,擴大規模意味著需要更多人手和設備,我們的預算...\"
    \"預算不是問題。\"會議室門被推開,王教授帶著幾位陌生麵孔走了進來,\"各位,介紹一下,這是國家農業開發銀行的李行長,還有發改委的幾位同誌。他們專程來考察我們的項目。\"
    方稷注意到,隨行的還有兩位軍人,其中一位肩章顯示是高級軍官。林少校站在角落,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李行長是個精幹的中年人,他直接走到投影地圖前:\"方教授,你們的研究成果已經引起高層高度重視。如果這個示範項目成功,國家準備啟動"金色邊疆"計劃,五年內投資200億,在塔克拉瑪幹邊緣打造百萬畝沙漠糧倉。\"
    會議室頓時鴉雀無聲。方稷深吸一口氣:\"李行長,我們確實有技術信心,但沙漠農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
    \"所以需要你們加快進度。\"那位一直沉默的將軍突然開口,\"國際形勢變化很快,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上級要求,必須在三個月內拿出可複製的成功樣板。\"
    方稷與林少校交換了一個眼神。三個月,又是這個緊迫的時間節點。
    會議結束後,方稷獨自留在空蕩的會議室裏。窗外的沙漠在月光下泛著銀輝,遠處傳來發電機低沉的轟鳴聲。他翻出前幾天拍攝的麥苗照片,已經洗好的照片,被方稷拿在手裏,看著那些在沙土中倔強生長的綠色生命,承載著太多期望。
    \"睡不著?\"林少校不知何時站在門口,手裏拿著兩罐啤酒。
    方稷苦笑著接過啤酒:\"壓力山大啊。三個月要完成從實驗室到千畝田的跨越,還要應對那些虎視眈眈的國際對手...\"
    \"所以我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林少校壓低聲音,\"我們抓到"鼴鼠"了。\"
    方稷猛地坐直身體:\"是誰?\"
    \"後勤處的小張。\"林少校眼中閃過寒光,\"他一直在向境外傳遞我們的滴灌係統設計圖和水資源數據。幸好,孫組長的沙土固化劑研發是獨立進行的,這部分核心技術還沒泄露。\"
    方稷想起那個總是笑眯眯的年輕後勤,背脊一陣發涼:\"他傳遞的數據...\"
    \"都是處理過的。\"林少校露出罕見的笑容,\"特別是參數,按照那個數據布置係統,水壓會低30,足夠讓那些竊取者種出一片枯草。\"
    方稷長舒一口氣,突然想起什麽:\"對了,哈薩克斯坦那邊...\"
    \"最新情報顯示,他們的試驗田出了問題。\"林少校冷笑,\"種出來的麥子倒是耐旱,但產量隻有普通小麥的一半,而且麵粉品質極差。現在他們內部正在互相指責,說是數據出了問題。\"
    兩人相視一笑,啤酒罐在空中輕輕相碰。
    第二天清晨,方稷早早來到育苗大棚。讓他意外的是,筱熾已經在那裏了,正蹲在育苗盤前記錄數據。
    \"這麽早?\"方稷走過去,發現她眼睛通紅,\"你該不會通宵了吧?\"
    筱熾揉了揉眼睛:\"教授,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她指向幾個標記著紅色標簽的育苗盤,\"這些是用深層地下水灌溉的,長勢明顯不如用處理過的地表水的。\"
    方稷蹲下身仔細對比,確實如此。同樣的種子,同樣的環境,生長差異卻如此明顯。
    \"取樣送檢,查查水質差異。\"方稷思索著,\"難道是微量元素的問題?\"
    \"已經送檢了。\"筱熾調出平板電腦上的數據,\"更奇怪的是,這些用處理地表水灌溉的麥苗,根係分泌物成分也不同,它們似乎能...主動改良水質。\"
    方稷接過平板,看著色譜分析圖上那些異常峰值:\"這太不可思議了。如果證實的話,意味著這種小麥不僅能改良沙土,還能......\"
    他的話突然停住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腦海中閃現。方稷猛地站起身:\"筱熾,立即準備兩組對比實驗。一組用雪山的水灌溉,一組用普通地下水,監測全過程變化!\"
    實驗室的分析結果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方稷盯著屏幕上的數據曲線,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桌麵。筱熾站在一旁,眼睛因為連續熬夜而布滿血絲,但神情卻異常興奮。
    \"教授,這太驚人了!\"
    方稷放大色譜圖,那些異常的峰值現在有了明確的解釋。他轉向另一台顯示器,上麵顯示著兩組麥苗的對比圖像——用處理水灌溉的植株明顯更加健壯,根係發達程度幾乎是另一組的兩倍。
    \"這不僅僅是耐旱小麥...\"方稷喃喃自語,\"這是一種能夠主動改良生態環境的超級作物。\"
    方稷突然站起身:\"走,去試驗田看看。\"
    試驗田裏,第一批移栽的麥苗已經適應了沙漠環境,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方稷蹲下身,小心地撥開一株麥苗根部的沙土。原本鬆散的沙粒現在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團粒結構,手指輕輕一捏,能感受到類似普通土壤的粘性。
    方稷的目光越過眼前的麥田,望向遠處廣袤的沙海。一個宏大的構想正在他腦海中成形——如果這種小麥能夠在沙漠中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那麽理論上,整片塔克拉瑪幹都有可能被改造成可耕作的綠洲。
    \"我們需要調整計劃。\"方稷突然說,\"不僅僅是擴大種植麵積,而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沙漠農業生態係統。\"
    回到基地會議室,方稷召集了所有核心團隊成員。投影屏幕上顯示著他連夜繪製的係統圖——以耐旱小麥為核心,配套滴灌係統、沙土固化技術、微生物群落培育,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生態循環。
    \"這個係統有三個關鍵點。\"方稷用激光筆指著圖表,\"第一,小麥根係改良沙土結構;第二,特殊灌溉方式激活土壤微生物;第三,收獲後的秸稈還田進一步增加有機質。\"
    筱熾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中如何控製變量?沙漠環境太複雜了。\"
    \"所以我們才需要擴大試驗規模。\"方稷拿出新的圖表,\"我建議將1000畝示範田分成四個區塊,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對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