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A+A-


    方稷放下電話,臉上看不出絲毫慍色。筱枳卻氣得臉頰發紅,一把抓過桌上的報紙:\"他們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排隊請方老師做講座?現在免費給他們寫專欄還要"申請"?\"
    \"筱枳,\"方稷溫和地打斷她,\"報社有報社的難處。現在紙媒生存不易,每個版麵都要計算經濟效益。\"
    他走到窗前,望著遠處在風沙中挺立的麥苗:\"你知道為什麽沙漠裏的草方格要紮成一米見方嗎?\"
    筱枳愣了一下:\"因為...這個尺寸防風固沙效果最好?\"
    \"不完全是。\"方稷轉身,眼裏帶著學者特有的執著,\"因為這是經過計算後,普通人徒手就能完成的尺寸。治沙不是靠幾個專家就能成功的,需要千千萬萬普通人一起動手。\"
    他拿起那篇被退回的專欄稿:\"科普也是這樣。也許一百個人裏隻有一個人會看,但隻要這個人看進去了,將來就可能少一個被謠言欺騙的人。\"
    幾天後,方稷帶著團隊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既然報紙不要,那就自己辦個\"農業科普小報\"。
    鐵柱負責去找印刷廠談印刷,費用方稷自己出,由於方稷從後世來,知道標題黨的威力,每一個標題都是更接地氣!更吸睛的形式去宣傳。
    內容接地氣得驚人:
    《教你三招辨別\"偽專家\"》
    《駱駝奶真的比牛奶好嗎?》
    令人意外的是,小報很快成了營養小雜誌的搶手貨。很多老人很愛看這種科普類的健康小知識,老人甚至專門等在發放點,見到人就炫耀:\"這上麵說的沙棘降壓方子,我現在食補養身,藥物控製好的不得了!\"
    看到了這種健康讀物的受歡迎程度,報社主編親自打來電話:\"方教授,我們想請您開個每周一次的科普專欄,就叫《走進科學課》...\"
    \"李主編,\"方稷不緊不慢地說,\"我記得之前貴報還說科普版麵"經濟效益不足"?\"
    電話那頭傳來尷尬的咳嗽聲:\"這個...是我們目光短淺了。您的小報在民間反響很好,很多讀者打電話來問什麽時候出下一期...\"
    方稷望向窗外,他沉吟片刻:\"專欄可以開,但我有三個條件。\"
    \"您說!\"主編連忙應道。
    \"第一,專欄要保留"接地氣"的風格,標題和內容我說了算;第二,每期要留出四分之一的版麵刊登讀者來信;第三,\"方稷頓了頓,\"專欄稿費我不要,但貴報要免費幫我們印刷五千份科普小報,供基層發放。\"
    主編在電話那頭倒吸一口涼氣:\"五千份?這成本...\"
    \"那就免談。\"方稷作勢要掛電話。
    \"別別別!我答應!\"主編急忙道,\"那就這麽說定了!\"
    《走進科學課》的誕生
    第一期專欄見報那天,整個基地都沸騰了。鐵柱特意開車到縣城,把報亭的《科技生活報》全包圓了。頭版上方稷的專欄格外醒目——
    《震驚!原來小麥要這樣吃?!》
    更讓人驚喜的是,專欄下方特意開辟了\"讀者問專家答\"板塊。第一個問題就很有代表性:\"方教授,電視上說駱駝奶能治糖尿病,是真的嗎?\"
    方稷的回複既專業又通俗:\"駱駝奶不是藥,但它含有的胰島素樣蛋白確實對控糖有幫助。記住:任何把食物說成神藥的,都是耍流氓!\"
    專欄開辦一個月後,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方稷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讀者來信。
    信紙是作業本撕下來的,字跡稚嫩卻工整:
    \"方爺爺,我是沙縣小學五年級的李明。我代表我自己和家裏人對您表示感謝,奶奶一直迷信保健品,掏空了她的養老積蓄買蜂王漿膠囊,但是自從她迷上看您的專欄,那些害人的推銷員奶奶不再和他們買東西,現在爸爸媽媽和爺爺都特別的高興,知道這個專欄的寄信您都會看到,我代表家裏人對您表示最真摯的感謝。\"
    方稷當即回信。
    \"這下可好,\"鐵柱看著堆成小山的信函苦笑,\"您比縣委書記還忙了。\"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發生了,為了豐富專欄,方稷找了很多業界靠譜的營養學家,給出專業的營養建議,還有大家會走入的健康誤區,由方稷來潤筆共同發布。
    方稷的專欄很快成了《科技生活報》的金字招牌。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和質疑。一封封讀者來信堆滿辦公桌,字裏行間滿是焦慮:
    \"方教授,聽說西瓜打甜蜜素,是真的嗎?\"
    \"轉基因大豆會不會致癌?\"
    \"我家孩子天天喝牛奶,聽說都是抗生素?\"
    \"這樣不行!\"方稷拍案而起,\"因噎廢食會出大問題的!\"
    《農藥殘留≠毒藥》專題
    方稷決定做一期重磅專欄。他帶著團隊走訪了省農科院的檢測中心,親自觀摩農藥殘留檢測全過程。
    想讓大家知道,農藥打多了不光費錢,還會把植物燒了,所以,隻可能是打少了遭蟲害,餐桌上不會有農藥過量的問題。\"這就好比在遊泳池裏滴一滴墨水,根本染不黑整池水!\"
    主要是農藥打太多根本種不活莊稼的。
    收完今秋的麥子,團隊的人都休息在試驗田邊時。金黃的麥浪在風中翻滾,遠處新栽的果樹上已經掛滿了果實。
    \"還記得我們辦小報的初衷嗎?\"方稷問大家。
    筱枳搶著說:\"讓科學知識走出實驗室!\"
    鐵柱知道方老師最近看到那些回信的欣慰:\"方老師是想幫老百姓識破騙局!讓真正的良心企業,和民眾不要被一些拙劣的偽科學騙了。\"
    古麗小聲說:\"對,是讓我阿媽這樣的普通人也能看懂...\"
    方稷點點頭輕聲說:\"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做科普。不是為名,不是為利,隻為每一個普通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知道,這些印在報紙上的文字,就像他們播下的種子,正在這片土地上悄悄生根發芽,終將長成一片希望的森林。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某天方稷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方教授,我是省電視台《健康之路》的製片人,想請您來做期節目...\"
    先是省電視台找來要做專題報道,然後是省農科院的專家團下來考察。最讓人驚訝的是,幾個曾經推銷\"保健品\"的商家,竟然主動找上門來求合作,方稷直接將人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