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第一輪數據采集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亞的斯亞貝巴的清晨,空氣中還帶著一絲高原特有的清冷。陽光尚未完全驅散夜幕,但中國考察團下榻的酒店裏已經燈火通明,人影攢動。
方稷的房間內,他正對著攤開在地上的行李箱做最後的檢查。指尖一一劃過那些熟悉的物件標尺、采樣袋、便攜土壤檢測儀、gps定位器每一樣都擦拭得幹幹淨淨,像士兵等待檢閱。他的動作一絲不苟,甚至有些近乎儀式感。
內心深處,一種混合著興奮與壓力的情緒在湧動。這片陌生的非洲大陸,這片廣袤的紅土地,就像一個巨大的未知數,等待他去求解。
他既渴望盡快用數據填滿記錄本,驗證心中的設想,又不禁擔憂可能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難——迥異的病蟲害?難以預測的降雨?或是當地截然不同的耕作傳統帶來的障礙?他深吸一口氣,將一盒備用的試管小心地塞進背包夾層,拉上拉鏈的動作堅定有力。無論如何,第一步必須邁出去。
隔壁房間,趙老起得更早。他站在窗前,手中端著一杯冒著熱氣的綠茶。年過古稀的他,經曆過太多的田野調查,本應早已習慣。
但這次不同,這次遠赴重洋,肩負的不僅是學術探索,更關乎一項國家戰略的初步落地,關乎他與方稷那個大膽構想的生死驗證。他感到一種久違的使命感在胸中激蕩,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第一次下農村搞調研的歲月。
他仔細扣好卡其布野外工作服的每一個扣子,檢查了手杖的牢固程度,甚至戴上了一頂很多年沒戴過的寬簷遮陽帽。“這把老骨頭,還得再拚一回。”他低聲自語,嘴角卻噙著一絲不服輸的笑意,眼神銳利而清澈,充滿了迎接挑戰的期待。
餐廳裏,團隊成員正快速吃著早餐,交談聲壓得很低,卻充滿能量。
“張工,多功能土壤鑽探儀再檢查一遍電池,昨天耗電有點快。”
“放心,李處,備用電池組都充好了,還帶了太陽能充電板。”
“王翻譯,今天和當地農技員溝通,重點問清楚他們傳統上怎麽應對旱季,還有那些土著作物的抗性…”
“明白,方教授,我都記在本子上了。”
李振邦端著餐盤坐到方稷和趙老身邊,他看起來一如既往地冷靜幹練,但微微加快的語速透露了他的重視“二位老師,車隊已經安排好了,四驅越野車,備足了水和燃油。通訊設備也測試完畢,衛星電話和對講機都能暢通聯係。我們今天的路線是先考察中部平原區,重點是土壤和水源。”
趙老點點頭“好。振邦,你想得周到。咱們是去摸底,不是去冒險,安全、高效第一。”
方稷接話道“數據記錄務必準確、詳盡,每一個采樣點都要做好標記和環境描述。這是我們所有後續工作的基礎。”
出發時刻到了。眾人登上越野車,引擎轟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車窗搖下,混合著塵土和未知氣息的風吹拂進來。
方稷坐在車窗邊,看著異國的街景向後掠去,心中那份忐忑漸漸被一種堅定的求知欲所取代。他摸了摸胸前的口袋,裏麵裝著一個小筆記本和一支用了很多年的鋼筆。
趙老閉目養神片刻,隨即睜開眼,目光投向遠方隱約可見的廣袤原野,那眼神像一個即將踏上新征途的探索者。
車隊駛出城市,向著奧羅米亞州遼闊的紅色原野深處進發。
烈日如同熔化的金箔,傾瀉在埃塞俄比亞中部奧羅米亞州無垠的紅色平原上。熱浪扭曲著遠處的刺槐樹影,幹燥的風卷起紅色的塵土,撲打在方稷的臉上。他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混合著塵土、幹草和一種陌生的、屬於非洲大地的原始氣息。
趙老拒絕了學生攙扶的手,拄著手杖,一步步堅定地走入齊腰深的荒草叢中。他年邁的背影在遼闊的土地上顯得有些單薄,卻又異常執拗。他停下腳步,將手杖深深插入土地,然後緩緩蹲下身——這個簡單的動作對於他的年紀來說顯然有些吃力。
他伸出布滿老年斑卻依然穩健的手,撥開表層的幹土,挖出深處顏色更深的土壤,放在掌心仔細撚搓。紅色的細沙從他指縫間簌簌落下。
“方稷,你來。”趙老頭也不回地招呼,聲音在空曠的原野上顯得格外清晰。
方稷快步走過去,蹲在老師身邊。
“你摸,”趙老將一把潮濕的泥土塞進方稷手裏,“墒情比預想的要好。雖然表層幹旱,但往下半尺,水分就上來了。”他又撚起一點土放在鼻尖嗅了嗅,“聞聞這味兒,有機質含量不低,這地…沒被化肥燒過,底子是好底子。”
方稷學著老師的樣子撚搓著土壤,那細膩而略帶粘稠的觸感,確實與他熟悉的、因過度施肥而極結化的國內耕地不同。一種久違的、屬於土壤本身的活力,透過指尖傳遞過來。
“阿貝貝先生,”方稷轉過頭,用英語對陪同的當地農業技術員說道,同時將手中的土壤展示給他看,“這片土地休耕了多久?”
技術員阿貝貝是個皮膚黝黑的年輕人,戴著眼鏡,笑容靦腆“教授,這裏不是休耕。是很多小農戶放棄了。他們沒有錢買種子和化肥,隻能任由土地荒著。”
趙老聞言,抬起頭,深邃的目光掃過這片廣袤卻沉睡的土地,輕輕歎了口氣“寶珠蒙塵啊…”這句中文阿貝貝聽不懂,但老人語氣中的惋惜之情,他真切地感受到了。
“采樣!”方稷站起身,聲音因激動而略微提高。學生們立刻行動起來,打開沉重的設備箱,取出標尺、采樣袋、gps定位器和便攜式快速檢測儀。
方稷親自操作著一台儀器,將探頭插入不同的土層。他一邊記錄,一邊大聲報出數據,旁邊的學生飛速地記著。
“老師,”方稷興奮地指著儀器屏幕,“您看,微量元素很豐富!尤其是硼和鋅,這在國內很多地塊都是要額外補充的!”
趙老湊過來看了看,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但隨即又變得嚴肅“底子好,是老天爺賞飯吃。但怎麽把這飯吃好,不容易。”他用手杖劃了一個圈,“你看這地勢,平整開闊,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這是優勢。但灌溉係統幾乎為零,隻靠雨季降水,風險太大。病蟲害的本底調查也是空白…”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