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從“水土不服”到順暢運轉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A+A-


    基地的生活,在武裝護衛的環繞和“非必要不外出”的嚴格規定下,以一種略顯奇特的方式步入了正軌。最初的興奮與緊張過後,現實的具體挑戰——調試設備和適應環境——成為了團隊日常的主旋律。
    巨大的鋼結構倉庫裏,回蕩著工具敲擊、電機試運行的聲響和工程師們中氣十足的交流聲——偶爾還夾雜著幾句無奈的吐槽。
    “這玩意兒也認地方嗎?在國內試得好好的,怎麽到了這兒電壓一波動就鬧脾氣!”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小張撓著頭,對著一台時不時跳閘的精密土壤養分檢測儀發愁。非洲大陸的電網遠不如國內穩定,電壓波動猶如心跳過山車,對這些嬌貴的儀器來說是嚴峻考驗。
    “不是它認地方,是咱們得‘入鄉隨俗’!”負責電力的老工程師王工嗓門洪亮,他正指揮著人手安裝新到貨的大功率穩壓器和備用發電機組。“所有精密儀器,必須接穩壓電源!發電機組的油料儲備和日常維護流程,都給我形成製度,嚴格執行!咱們的現代化農業,第一步是先保證‘不斷電’!”
    另一邊,來自洛陽一拖的幾位技師正圍著那幾台“東方紅”拖拉機忙活。
    “劉師傅,這空氣濾清器得改!”一個滿手油汙的技師喊道,“這地方灰塵太大了,原裝濾芯估計撐不了兩天就得堵!”
    “改!加裝一道粗濾!油濾也檢查,看看適應當地的油品質量不!”劉師傅果斷下令。這些看似“傻大黑粗”的鐵牛,也需要根據非洲的“水土”進行細致的調整和強化。
    方稷和趙老也沒閑著,他們穿梭在各個調試現場。方稷更關注那些實驗設備的校準“天平、ph計、光譜儀,所有計量設備,必須用帶來的標準物質重新校準!這裏的溫度濕度都和國內不一樣,數據可不能從一開始就出了偏差。”
    趙老則對那台簡易的有機肥翻堆機產生了濃厚興趣,正和廠家來的技術員討論“這個轉速能不能再調低點?適合當地人操作的節奏…對,再慢一點,穩一點好。”
    整個倉庫宛如一個臨時的技術攻關戰場,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意味著項目向成功又邁進了一小步。當所有設備終於逐一轟鳴著正常運轉起來,數據在屏幕上穩定顯示時,大家才真正鬆了一口氣,感覺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終於有了些許掌控感。
    相比那些需要調試、磨合的鋼鐵設備,團隊成員們血肉之軀的“水土不服”來得更為直接和洶湧。
    基地的食堂雖然由國內特意帶來的兩位廚師老張和小李,他們已經絞盡腦汁,試圖用有限的當地食材還原天南地北的味道,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巨大的、帶有獨特發酵酸味的英吉拉薄餅取代了米飯饅頭,各種名為“at”的、用大量 berbere 香料燉煮的醬料(牛肉、雞肉或扁豆)成為主菜,空氣中開始彌漫一種對於中國人來說頗為陌生的、濃鬱而刺激的香料氣息。
    起初幾天,新鮮感壓倒了一切。
    “嘿,這大薄餅,像毛巾似的,扯著吃還挺好玩!”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嚐試著用手撕下一塊英吉拉,裹上燉得爛爛的醬料塞進嘴裏,咀嚼幾下,眼睛亮了,“嗯!酸溜溜的,挺開胃!這醬味道真衝,但香!”
    “有點像咱們的酸漿麵,能接受。”有人附和。
    那幾天,食堂裏充滿了對各種新奇食物的品評和嚐試,甚至帶點探險的樂趣。
    然而,好景不長。連續攝入三四天後,問題開始像地雷一樣接連爆炸。
    先是有人覺得腹脹,消化不良,食堂角落的健胃消食片迅速成了搶手貨。
    緊接著,“哎呦喂…”的呻吟聲開始在不同宿舍和廁所間此起彼伏。“我這肚子…咕嚕咕響,不行了不行了…”一個工程師捂著肚子,臉色發白地衝向衛生間。
    “我也是,跑第三趟了,腿都軟了。這英吉拉太瓷實了,不消化…”
    “嘴裏寡淡得很,饞死家裏的炒青菜了,你看這頓又是燉豆子…”
    醫務室門口排起了小隊,黃連素、蒙脫石散的消耗量直線上升,隨隊醫生忙得不可開交。
    後勤主管孫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想要申請去采購一些更符合大家口味的調料和原料都被當地軍隊拒絕了,這種在他們看來就是非必要的外出,讓她們克服一下,畢竟不是沒東西吃。
    因為運力有限,當時雖然有考慮要帶一些醬油醋之類的,但是覺得飲食有什麽不能克服的,就沒有運,現在真的是拍大腿後悔都沒用。
    後勤主管孫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看著隊員們一個個食欲不振、甚至跑肚拉稀,心裏揪得難受。她再次找到基地負責與當地軍方聯絡的協調員,幾乎是懇求道“王幹事,能不能再跟他們商量商量?就出去一趟,買點大米、麵粉,哪怕就幾瓶醬油醋也好啊!你看大家這吃飯都快成問題了,影響身體,更影響工作啊!”
    王幹事麵露難色,無奈地搖頭“孫姐,不是我不盡力。所羅門先生和軍方代表的態度非常堅決。現在外麵局勢確實緊張,他們反複強調,任何非絕對必要的出行都被嚴格禁止,一切以安全為第一考量。他們理解我們的飲食不習慣,但認為‘有充足食物供應’和‘吃得習慣’是兩回事…咱們的困難,在他們看來,優先級不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孫姐聽著這話,心裏一陣發涼,同時也湧起一股無力感。當初製定物資清單時,考慮到運力寶貴,優先保障了核心的科研設備、農機具、種子和必要的醫療藥品,像醬油、醋、豆瓣醬這些“不重要”的調味品,以及大量耐儲存的米麵,確實被壓縮到了最低限度,甚至有些就沒帶,指望當地采購補充。誰能想到,一下飛機就被“軟禁”在了基地裏呢?
    “唉!真是…當初要是咬咬牙,多塞幾箱醬油醋就好了!現在真是拍大腿都來不及!”孫姐懊惱地直跺腳,但也無計可施。
    就在大家對著晚餐的英吉拉和燉豆子唉聲歎氣時,轉機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了。
    這天傍晚,基地大門外傳來一陣汽車引擎聲和短暫的交談聲。不一會兒,王幹事一臉興奮地跑進來,身後跟著幾個當地士兵,抬著兩個看起來沉甸甸的木箱。
    “孫姐!快來看!所羅門先生派人送來的!”王幹事的聲音裏帶著驚喜。
    孫姐和幾個好奇的隊員立刻圍了上去。打開木箱,裏麵赫然是一袋袋雪白的大米、一桶桶清澈的食用油,甚至還有——幾瓶貼著中文標簽的醬油和醋!雖然牌子陌生,但那熟悉的漢字和醬香味,瞬間讓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這…這是怎麽回事?”孫姐又驚又喜,幾乎不敢相信。
    王幹事解釋道“所羅門先生大概是從我們多次的請求中,真正意識到了我們的‘飲食困境’。他可能也覺得過意不去,或者擔心真的影響我們團隊的健康和工作狀態,於是動用了他個人的關係渠道,從亞的斯亞貝巴的華人超市或者中資企業倉庫裏,調來了這批‘補給’!這算是特事特辦,是份大人情!”
    “太好了!太好了!”孫姐激動得連連道謝,立刻指揮後勤組的人把東西搬進廚房,“老張!小李!快!今晚就給大夥蒸米飯!炒個菜!”
    當晚的食堂,久違的米飯香氣和炒菜時油脂與醬油碰撞產生的複合香味彌漫開來,幾乎讓所有隊員熱淚盈眶。雖然隻是最簡單的醬油炒蛋、清炒(罐頭)蔬菜,配上白米飯,但吃在嘴裏,簡直是人間至味。
    “嗚嗚嗚…這才是人吃的飯啊!”一個年輕隊員扒拉著米飯,含糊不清地感歎,差點哭出來。
    “活過來了!感覺胃終於舒坦了…”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