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巫祝傳承

字數:5144   加入書籤

A+A-


    黃土高原的秋陽帶著暖意,陸尋踩著滿地金黃的落葉往黃帝陵走,護脈刀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掌心的共生紋輕輕發燙,能清晰 “看” 到腳下的黃土深處,一股厚重的土黃色氣脈正緩緩流動,與遠處嵩山的地珠遙相呼應“這裏的龍氣好沉。” 他彎腰撿起一塊帶著紋路的陶片,陶片上的龍紋雖模糊,卻透著股遠古的威嚴。
    林婉兒的聽石符在耳垂後輕顫,符麵映出陵區深處的景象 —— 參天古柏的根係在地下交織成網,將黃土龍氣牢牢鎖住;祭祀廣場的青石板下刻著無數細小的符文,與地表的祭台組成個巨大的 “土” 字陣;連路邊的野花都按五行方位生長,黃色的菊花在 “土” 位開得格外繁盛“尋哥你看!這整個黃帝陵就是個巨大的聚氣陣!” 她往遠處的祭亭指,亭頂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著土黃色的光,“血珠說這裏的龍氣是黃土高原的根,比黃河的水脈還古老。”
    王胖子扛著個布包跟在後麵,軍大衣上沾著黃土,離火珠在他掌心轉著圈“奶奶的這地方真夠氣派!” 他往古柏上靠了靠,樹幹突然輕微震顫,一股土黃色的氣脈順著他的軍大衣往上爬,讓他打了個激靈,“胖爺這是被龍氣認親了?” 古柏的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回應他的玩笑。
    陵區入口的牌坊下,幾個穿著麻布長袍的守陵人正清掃落葉。他們的袖口繡著簡化的龍紋,動作沉穩緩慢,掃帚劃過地麵的聲音都透著股莊嚴“是陸先生吧?” 為首的老者抬起頭,臉上的皺紋裏嵌著黃土,眼神卻清亮得很,“巫祝大人在祭亭等您呢,說您來了就帶您去見他。”
    穿過長長的神道,兩旁的古柏越來越粗壯,最粗的幾棵需要三人合抱,樹幹上掛著紅綢,風吹過綢帶飄動的聲音像在低語。陸尋的共生紋突然變得格外活躍,他能 “看” 到每棵古柏的根係都連著地下的龍氣主脈,無數細小的氣脈順著根係往上爬,讓千年古柏依舊枝繁葉茂“這些樹是活的守脈陣。” 他輕撫一棵古柏的樹幹,樹皮上傳來輕微的脈動,像老人的心跳。
    祭亭前的廣場上,一位身著玄色巫袍的老者正對著祭台行禮。巫袍上用朱砂畫著繁複的龍紋,隨著他的動作在陽光下流轉,老者手中的木杖頂端鑲著塊土黃色的玉石,每點一下地麵,廣場的石板就泛起一圈土黃色的漣漪“陸先生來了。” 老者轉過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眼角的皺紋裏藏著歲月的沉澱,“老夫等你很久了。”
    林婉兒的聽石符突然發出柔和的藍光,符麵映出老者的氣脈 —— 一股純淨的土黃色氣脈從他腳底升起,與地下的黃土龍氣完美融合,連他手中的木杖都在微微發亮“是巫祝大人!” 她輕聲對陸尋說,“血珠說巫祝是黃土龍氣的守護者,代代相傳,已經守了幾千年了。”
    王胖子把布包放在地上打開,裏麵是幾包從茅山帶來的草藥和新采的野菊“胖爺也沒啥好東西,這些草藥能安神,野菊當貢品正好。” 他往祭台上擺草藥時,手指不小心碰到祭台的邊緣,一股土黃色的氣脈突然順著指尖往上爬,讓他渾身一麻,“哎喲這龍氣夠勁!”
    巫祝老者笑著擺擺手,木杖往祭台邊一點,土黃色的漣漪將草藥和野菊輕輕托起,穩穩落在祭台中央“有心了。” 他轉向陸尋,眼神變得鄭重,“先生可知為何請你來?” 他往祭台後的寢殿指,“裏麵供奉著黃帝陵的鎮物,與先生的人極璽淵源極深。”
    走進寢殿,一股更厚重的土黃色氣脈撲麵而來。殿中央的石台上放著個青銅匣,匣上的龍紋與陸尋見過的人極璽紋路隱隱相似,石台四周的牆壁上刻滿了遠古祭祀的壁畫,畫中巫祝正捧著玉佩與龍脈溝通“這是黃帝時期傳下來的‘黃龍匣’。” 巫祝老者打開青銅匣,裏麵鋪著黃色的絲綢,一枚巴掌大的玉佩靜靜躺在上麵,玉佩通體土黃,雕刻著條盤旋的黃龍,龍睛處鑲著兩顆細小的土珠,“這便是黃龍玉佩,能調動黃土高原的龍氣。”
    陸尋的共生紋突然劇烈發燙,他能感覺到玉佩中蘊含的龍氣與自己的氣脈產生共鳴,人極璽歸位後殘留的人脈之力在體內翻湧“這玉佩……” 他伸手觸碰玉佩,指尖剛接觸到玉麵,一股厚重的土黃色氣脈就順著手臂往他體內鑽,與掌心的共生紋交織成網,“好沉的力量,像抱著整座黃土高原。”
    巫祝老者輕撫玉佩上的黃龍“此佩與地脈共生,能鎮黃土、固龍脈,當年黃帝鑄三璽時,曾取此佩龍氣融入人極璽。” 他將玉佩遞給陸尋,眼神裏滿是期許,“如今人極璽歸位曲阜,黃土龍氣卻需信物牽引,先生身負共生紋,正是此佩的新主人。”
    林婉兒的聽石符映出玉佩的內部結構 —— 無數細小的龍紋從龍睛處延伸到邊緣,與黃土高原的地脈紋路完全吻合,玉佩中心藏著一絲極細的人脈氣脈,正是與人極璽同源的力量“血珠說這玉佩能讓尋哥的共生紋感應到黃土龍氣的每一絲變化!” 她往玉佩上嗬了口氣,玉麵瞬間泛起一層水汽,露出下麵更清晰的龍紋,“你看,它認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王胖子湊過來看熱鬧,離火珠往玉佩邊一放,土黃色的龍氣與青藍色的火焰突然交織成個小太極“嘿這倆還挺投緣!” 他撓撓頭突然明白,“胖爺知道了,這玉佩是土,我這火珠是火,火生土,所以能搭上線!” 他往玉佩上拍了拍,“以後尋哥調龍氣,胖爺來幫忙護陣,絕配!”
    巫祝老者往殿外走,示意陸尋跟上。到了祭祀廣場,他讓陸尋將黃龍玉佩舉過頭頂,自己則手持木杖圍著他踱步,口中念起古老的祭詞。祭詞的音節古怪而莊嚴,隨著他的吟唱,廣場的石板突然亮起土黃色的符文,無數龍氣從地下湧出來,在陸尋周身凝成條巨大的黃龍虛影“感受它。” 巫祝老者的聲音帶著回響,“這是黃土高原的心跳,是千萬百姓的信念凝聚而成。”
    陸尋閉上眼睛,共生紋引導他與黃龍虛影溝通。他 “看” 到無數先民在這片土地上耕種、繁衍、祭祀,他們的信念順著血脈融入黃土,化作龍氣的養分;看到曆代守陵人默默守護,用生命延續著祭祀的傳統;看到如今的百姓在田間勞作,汗水滴入黃土,又化作新的龍氣“原來黃土龍氣的根,是人心。” 他睜開眼,黃龍虛影在他掌心盤旋一周,緩緩融入玉佩。
    巫祝老者收起木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先生果然懂了。” 他往遠處的黃土坡指,坡上的窯洞炊煙嫋嫋,百姓們正忙著秋收,金黃的穀穗在陽光下閃著光,“地珠鎮地脈,天珠引天樞,可人珠鎮曲阜,守的終究是人心。” 他的眼神變得凝重,“人極璽雖歸位,但‘人心’才是三才根本,若人心貪念再起,再好的鎮龍珠也護不住龍脈。”
    守陵的老者們這時都圍了過來,他們捧著陶罐,將裏麵的黃土倒在廣場中央,很快堆成個小小的土丘。為首的老者往土丘上插了根柏枝“陸先生,這黃土是從九省十八縣的田埂上取來的,帶著百姓的氣息。” 他往土丘上撒了把五穀,“守龍脈先守人心,人心齊,黃土才能生金,龍脈才能永續,您可莫忘今日的抉擇。”
    陸尋將黃龍玉佩按在土丘上,土黃色的龍氣順著玉佩往土丘裏鑽,五穀突然發出淡淡的金光,在土丘上長出細小的嫩芽“我明白。” 他望著遠處勞作的百姓,共生紋讓他清晰感知到他們的氣脈 —— 勤勞、樸實、對土地充滿敬畏,“龍脈與人脈本就一體,守護人心,就是守護龍脈的根。”
    林婉兒往土丘上放了塊聽石符碎片“這樣血珠就能時時感應這裏的氣脈,若有異動我們就趕來。” 她往守陵人手裏遞過幾本草藥圖譜,“這些是能在黃土裏種的草藥,既能治病,又能固土,你們收下吧。”
    王胖子往土丘旁挖了個小坑,把離火珠往坑裏一放,青藍色的火焰圍著坑轉了圈,坑底瞬間變得濕潤“胖爺給這土丘加層火暖陣,保準這嫩芽能過冬!” 他拍了拍守陵老者的肩膀,“以後要是有啥煞氣搗亂,就往東南方向燒三炷香,胖爺準能感應到!”
    夕陽西下時,黃帝陵的祭祀廣場上亮起土黃色的光。陸尋將黃龍玉佩貼身收好,玉佩的溫潤觸感與掌心的共生紋完美契合,讓他能隨時感應黃土龍氣的脈動。巫祝老者帶著守陵人往祭台行禮,古老的祭詞在陵區回蕩,與遠處的炊煙、近處的蟲鳴交織成溫暖的樂章“先生該走了。” 巫祝老者將一柄刻著龍紋的木杖遞給陸尋,“此杖能引黃土龍氣開路,遇山開山,遇水搭橋。”
    陸尋接過木杖,杖身傳來與玉佩同源的氣脈“多謝巫祝大人。” 他往土丘鞠了一躬,嫩芽在晚風中點著頭,像是在送別,“這黃土龍氣,我定會好好守護,不辜負百姓的信念。”
    守陵人送他們到陵區入口,古柏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長。為首的老者往陸尋手裏塞了個布包,裏麵是幾塊帶著龍紋的陶片“這是從祭祀坑撿的,能安神鎮宅,先生帶著吧。” 他望著遠處的黃土高原,“記住,龍脈的事,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代代百姓、代代守脈人一起扛的。”
    陸尋回頭望了眼沐浴在夕陽中的黃帝陵,古柏的輪廓在暮色中顯得格外莊嚴,土黃色的龍氣如輕紗般籠罩著陵區,與天地相連。掌心的黃龍玉佩輕輕發燙,像是在回應這片土地的囑托“我們會記住的。” 他握緊木杖,護脈刀在暮色中泛著堅定的光,“守護人心,守護龍脈,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離開黃帝陵時,秋風吹起滿地落葉,像是在為他們送行。林婉兒的聽石符映出幅溫暖的畫麵 —— 多年後,黃龍玉佩的龍氣滋養著黃土高原,百姓們在田埂上立起石碑,刻著 “守土護脈” 四個大字,守陵人與新的守脈人一起祭祀,古老的祭詞與孩童的笑聲交織,黃土龍氣在天地間緩緩流動,與人間煙火形成永恒的循環“尋哥你看,這就是傳承。”
    陸尋望著遠方的星空,人珠在曲阜的緋紅光芒、地珠在嵩山的湛藍光芒、天珠在昆侖的黃芒,與黃帝陵的土黃色龍氣在天際連成個穩固的五星陣。他突然明白守陵人話裏的深意 —— 三才平衡的根本,從來不是鎮龍珠的力量,而是代代相傳的守護之心“人心在,龍脈興。” 他輕聲說,黃龍玉佩在掌心微微發燙,像是在認同他的話。
    夜色漸深,三人的身影消失在黃土高原的山道上,身後的黃帝陵在月光下靜靜矗立。古柏的枝葉輕輕搖曳,將黃土龍氣牢牢鎖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祭祀廣場的土丘上,嫩芽在月光下舒展葉片,吸收著龍氣與人心的滋養。黃龍玉佩的傳說,將隨著陸尋的腳步傳遍九州,而 “人心為三才根本” 的警示,將永遠刻在每個守脈人的心裏,直到黃土不老,龍脈永續,直到天地真正歸一。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龍脈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