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佛慈悲,哪來的佛?
字數:6686 加入書籤
每個人都該相信自己該相信的東西。
當白心上人帶著小徒弟踏入桔梗村時,迎麵而來的一名村民滿帶歉意地說道:“您來得可真不是時候啊!桔梗大人前些日子就已經外出雲遊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歸來。”
村長聞訊匆匆趕來,聽說眼前的人是德高望重的白心上人後,趕忙率眾村民出迎參拜。
從他們臉上流露出無比恭敬與虔誠的神情來看,村民們對白心上人的敬畏絲毫不比桔梗少。
他們二人,一個是擁有強大靈力的巫女;另一個則是法術通天徹地的得道高僧。
兩人都懷揣著一顆慈悲濟世、救苦救難的赤子之心,始終如一地護佑著周圍百姓。
毫無疑問,桔梗和白心上人,是世間的救贖!
桔梗大人自是不必多說,一直以來都是盡職盡責地保護著他們。
關於白心上人,眾人除了知道他法力高深以外,更多的是聽到人們口口相傳的他救世濟人的故事。
在這個危險紛亂的塵世間,白心上人憑借自己的一顆仁愛之心救了多少受苦受難的人們啊,在他們的心裏,白心上人已然是等同於聖人的存在。
眾人沉浸在終於得見“聖人”的巨大喜悅之中,如癡如醉,幾乎不能自已,眼看著一場驚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的苦情戲即將再次上演,白心心中不禁暗暗歎息,惋惜自己未能見到桔梗。
麵對村民們的盛情挽留,白心也隻能微笑著向大家辭行,恐會給這些善良淳樸的人們帶來更多麻煩。
眾人自然不肯輕易放他離去,紛紛簇擁而上,滿臉懇切與莊重之色,誠懇地請求白心上人能夠留下來,多待幾日,也好讓他們盡一盡地主之誼,以表達對貴客的尊敬和歡迎。
白心卻隻是輕輕搖了搖頭,雙手合十念道:“阿彌陀佛,既然與桔梗小姐無緣得見,便是緣分未到。貧僧還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別過了。”他的語氣堅定而溫和。
盡管村民們滿心不舍,但也明白白心去意已決,難以強求。
於是,在一片感激與祝福聲中,白心帶著弟子緩緩轉身離去,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遠方的山林之間。
小和尚撓了撓頭,看著步履匆匆的師父,欲言又止。
師父他,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自從那個深夜師父打坐念經昏迷之後,再次醒來的師父就變了。
也不知道師父在漫長的沉睡中都經曆了些什麽,總之醒來後的師父,整個人似乎都煥然一新了。
曾經的師父,對村裏的每一個人都心懷慈悲,臉上總是掛著和藹可親的笑容,但凡有人向他求助,哪怕事情再困難,他也會不遺餘力地伸出援手。
不僅如此,師父以前非常喜歡和村民們相處,傾聽他們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甚至會耐心地給大家講解佛經,以開導和寬慰那些陷入困境的人。
如今,師父的言行舉止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的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溫暖與親切,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冷漠與疏離感。
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人不禁產生一種錯覺:師父變得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了。
“難道……”小和尚低聲呢喃,眼中忽然閃過一絲亮光,“師父這是參悟了佛法的真諦,即將修成正果、立地成佛了嗎?”
這個念頭在小和尚腦海中一閃而過,令他既興奮又緊張。
如果真是這樣,那麽師父的改變或許就是修行道路上必經的階段吧?
想到這裏,小和尚心中湧起一股敬畏之情,同時也暗自下定決心,今後要更加努力修煉,追隨師父的腳步,早日領悟佛法的奧秘。
想到這裏,他突然興奮地跑了起來,一邊大聲嚷道:“師父!師父!等等弟子啊。”
出家人大聲喧嘩,成何體統?
白心回頭,他這個小徒弟還是這般不成穩。
“師父。”小和尚停下腳步,瞪大眼睛,滿臉驚愕地望著前方。
隻見師父身披袈裟,傲然挺立,周身散發著耀眼的佛光,頭頂更是有一個金色的光圈籠罩著,寶相莊嚴,宛如一尊佛像。
他心中激動不已,連忙雙膝跪地,雙手合十,虔誠地念叨:“阿彌陀佛。”
他從未見過如此景象,以為是眼前的師父已經修成正果,成為了佛。
看著弟子突然做出這般異樣的舉動,白心不禁皺起眉頭。
作為佛門中人,他們講究的是內心的修行和覺悟,而非對外界形象的盲目崇拜。
他輕聲嗬斥道:“慧慈,你這是在做什麽?還不快起來!”
慧慈卻依然跪在地上,一動不動,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師父莫要惱怒,弟子方才見到師父身上散發出佛光,猶如佛祖降臨一般,所以情不自禁地跪下行禮。”
白心聽後,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覺得好笑。
他知道慧慈還年輕,對佛法的理解尚淺,但沒想到竟會如此天真。
片刻後,他語重心長地說:“慧慈啊,所謂佛,並不是具體的形態或者形象。佛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是一種智慧和慈悲的體現。我們修行的目的,便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去領悟這種佛法的真諦。而此刻你所看到的,不過是光影幻象罷了,並非真正的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再者,世人愚昧,都說我佛慈悲,我佛哪裏慈悲了?
救苦救難是佛,坐視不理也是佛;宣揚和平友愛的是佛,挑起戰爭事端的同樣也是佛;勸導人們保持良善之心的是佛,然而教唆眾人作惡多端的竟還是佛......
嗬,如此矛盾的存在,怎能擔得起“普渡眾生、慈悲為懷”之名呢?
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輪回不虛此行等說法,恐怕隻是凡夫俗子們自我安慰的托詞而已。
這世間壓根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佛!
倘若非要說有,那麽,每個人都可能成佛,佛具有多種麵相,人亦如此。
白心無可奈何地發出一聲長歎,充滿了無盡蒼涼與哀傷的嗓音緩緩傳來:“慧慈啊,此地並無佛,走吧。”
老人的步履似乎一下子變得蹣跚了起來,他決絕的背影,孤立於天地之間,明明很矮小,卻又顯得那麽高大。
去吧,到世間去。
要想擺脫虛幻不實的“我佛慈悲”的幻象,唯有踏入滾滾紅塵之中,隻有那裏,才是佛祖應該駐足的地方。
夜晚,幽深的森林。
桔梗仰身躺在高大寬廣的樹杈上,漫天的星光流瀉而下,四下寂靜,時不時還傳來窸窸窣窣的蟲鳴聲。
多麽美麗,又是孤寂的夜晚啊。
桔梗安靜地仰望著,發帶早已解開,烏黑的長發嫋嫋垂下,清冷的眼眸裏倒映著永遠也看不透的夜空。
她哪裏都不想去,隻想孤身一人在此處靜守。
唯有如此,她才能感受到內心深處那份難以言喻的寧靜和滿足。
沒有盡頭的戰鬥,讓她學會了閉口不言,讓她逐漸淡忘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那磅礴浩瀚的靈力,令眾人忘卻了她也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一個同樣會經曆痛苦、承受傷害、灑下鮮血、流下淚水的凡人。
她的一切,卻都被世人漠視和遺忘。
唯有在獨處時,她才能真切地意識到自己並非天生就是守護他人的使者,她也不過是個 十七歲的女郎啊。
她同樣渴望得到庇護,渴望有人能站在她身前,為她遮風擋雨。
這份深藏心底的希冀,或許永遠無法實現,但至少在這片刻的靜謐之中,她可以暫時放下堅強的偽裝,做回那個真實而脆弱的自己。
也隻有在夜深人寂的時候,她才能做回自己,她不是“桔梗大人”,她是桔梗。
她救贖了白心上人,卻救贖不了自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和白心的遭遇幾乎一模一樣,沒有感同身受,又何談救贖?
不過是觀者不痛不癢的談資罷了。
白心生前,人們把他捧做聖人,為了保護更多的人類,他犧牲自己成為活佛,保佑一方村民。
可是,人們卻把他們的“聖人”扔到了孤獨的黑暗之中。
說來可笑,救濟蒼生,饒恕眾人的聖人,竟然也會在迷茫與痛苦中死去。
而他怨恨的靈魂,卻是被一個妖怪拯救的。
她以為是這樣的,可當她透過結界,看到的卻是一顆悲傷的心。
保護著奈落的心髒,是他白心上人的願望嗎?
……
思緒如同輕盈的白雲一般,緩緩地飄向了白靈山的深處。
她靜靜地站在原地,眼神堅定而銳利,緊盯著眼前的“白心上人”,她的聲音冰冷、帶著一絲嘲諷:“就算您繼續依仗著這個騙人的聖地,您的靈魂也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救贖。”
麵對她的質問,白心並沒有回應,隻是身體微微顫抖著,似乎在極力克製內心的某種情緒,從他那不斷抽搐的嘴角和緊握的拳頭可以看出,他此刻正遭受著巨大的痛苦與煎熬。
目光慢慢移向了那具身披金裝的風幹的軀體,她的眼中終是流露出一絲悲憫之情。
輕輕地歎了口氣,似是在自言自語:“這世上真的存在沒有迷惘、沒有一點汙穢的人嗎?難道就沒有人能夠逃脫命運的擺布嗎?”
這時,白心上人終於開口說話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充滿了無盡的哀傷:“曾經,我也以為自己可以做到完美無缺,可以成為一個沒有任何汙點的聖人。為此,我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他抬起頭,淚流滿麵,望著遠方的天空,空洞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迷茫和無奈。
或許,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他一直在尋找答案,但始終未能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結果。
她說:“我生前也一樣,努力讓自己不迷茫,不犯錯。”
他問:“你也是亡者嗎,巫女小姐?”
她點頭,同為往生的人,她能理解白心上人心中的痛苦。
是人,就都會迷茫。
而白心,他想要變得崇高,想要保護更多的人,卻因為內心深處的執著,才讓自己的靈魂落入地獄。
她抱住了白心上人,“因為愛惜自己的生命而落淚,並不可恥。”
“現在,”她懇請白心,“解開保護自己的這個結界,釋放自己的靈魂吧。”
他釋然了,“謝謝你,巫女小姐……”
……
臉頰一陣冰涼,桔梗坐起身子,指尖所到之處,皆是悲傷。
流淚了嗎?
昏暗的房間裏,男子盯著鏡中的女子,沉默不語。
燭光搖曳,讓人看不清他的臉上的表情,“嗬”他忽而冷笑一聲,隨即慵懶地靠在了冰冷的牆壁上,“殺人的時候可是毫不手軟啊。”
女人,虛偽的女人。
喜歡桔梗重生:命運的羈絆請大家收藏:()桔梗重生:命運的羈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