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胤礽31)

字數:5623   加入書籤

A+A-


    “呼…總算是逃出來了。”齊月賓長出了一口氣,她躲在無人處把用於偽裝的黑衣口罩頭巾都脫掉了,又解散了鼠尾辮恢複了女子發型。吉祥給齊月賓整理衣服:“還好小姐神機妙算,那麽多人也沒抓住小姐。”
    齊月賓雖然被吉祥拍馬屁挺愉悅,但是終究是沒成功,於是緩了緩,用盡可能和善的語氣說:“可是我們沒有成功,以後就沒這麽好的機會了。”吉祥忙不迭地安慰自家小姐。
    齊月賓和吉祥並不知道,她們假借擺夷殘部的名義行事的計劃,會造成一些後續影響。
    桐花台的舒瑾當上舒嬪以後,日子過得舒心了很多,她開始惦記著要幫扶擺夷族了。這天她想要出桐花台去京城找找擺夷族人,並幫助他們——在這個時代,擺夷的人數可是很少的。但她想要離開桐花台的時候才發現桐花台有皇帝派的侍衛把守。
    “本宮有事需要離開桐花台,請你讓開。”舒嬪不卑不亢道。侍衛瞥了一眼舒瑾:“皇上有令,這桐花台不準進出,必須經過他的聖旨!”舒瑾有些惱羞成怒的意思,她怎麽說也是個嬪位的娘娘,居然被侍衛堵住了?可侍衛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她也做不到和後來的某些人一樣無理取鬧甚至逼手下撞刀。舒瑾有些悻悻然地回了桐花台。
    積雲說:“娘娘出不去,一定是皇上為了不讓人發現娘娘。”和舒瑾相處這段時間,積雲也知道了皇帝是讓舒瑾充當先皇後替身的事情,雖然舒瑾並不在乎,可是出不去桐花台如何幫助擺夷族人,實現舒瑾的目標呢?積雲也沒辦法,隻能給皇帝找補,順便也是安撫舒嬪。
    桐花台一個服侍的小太監出主意說:“要不娘娘裝病爭寵,把皇上勾過來,再對他說出你的目的吧?”舒瑾反駁:“先皇後不會是這樣的人,反複裝病,無病呻吟,皇上會覺得我連替身都做不好,我的下場就不言而喻了。我不會責備你,但你別亂出主意了。”小太監閉上嘴,識趣地退了出去。
    舒嬪短短時間從宮女到嬪,並沒有那種扭曲的“由自卑到自傲”的演變過程。相反,自從康熙發現了她的“仁孝皇後”臉,她一直是順風順水,以至於無子封嬪。這樣的高位帶來的自信讓她對下人從來都比較和善,不會動不動磋磨,也讓積雲等人對她盡心盡力。
    舒嬪想了想,雖然出不去桐花台,但是可以向能夠出去的侍衛們打聽消息。舒嬪叫來守桐花台的侍衛,和聲問道:“你們可知這京城裏擺夷族之人的事情?”侍衛恭敬回道:“小的隻知前些時日有人冒充擺夷殘部鬧事,如今官府正在追查,至於擺夷族人下落,小的不知。”舒嬪心中一驚,尋思著莫不是自己想幫扶的族人卷入了什麽麻煩事。
    舒瑾入宮的時間過於巧合以至於她沒有收到很多重要的消息。於是她接著問:“那你們有沒有聽說擺夷首領巴頌的事?”侍衛有些警覺:“舒嬪娘娘,您是漢軍旗的陳秉直陳大人收養的,為何會如此關心擺夷族人的事?”
    舒瑾心中一緊,但麵上仍保持鎮定:“我雖為漢人所養,但這身歌舞本領都是向擺夷人學習而來,因此好奇罷了。何況本宮如今貴為嬪位,關心些民生之事難道不妥?”侍衛聽後,覺得有理,態度緩和了些:“娘娘恕罪,小的隻是例行公事。關於那巴頌之事,小的確實未曾聽聞。不過小的有一友人,或許知曉一二。”舒瑾眼睛一亮:“那能否勞煩這位小哥幫忙詢問一下?”侍衛猶豫片刻後應下。
    幾日後,侍衛前來回話。“娘娘,小的那朋友說,前段日子擺夷一部落謀反,其首領正是巴頌,已被皇上處死。但前幾天有人穿著擺夷服飾在城外攔路搶劫,還說“我們的首領巴頌是不會放過你們的”,有可能被處死的巴頌並不是真正的巴頌。皇上都著急了要找真巴頌,所以全城搜捕呢!”
    舒瑾知道已經不能問侍衛更多了,她問的問題已經是“被漢臣養大的孤兒”可以問的極限了,所以她和積雲回了居住的地方。
    舒瑾也就對積雲毫無防備,畢竟積雲是擺夷人:“積雲啊,本宮告訴你一個秘密。”積雲點點頭:“娘娘其實是擺夷人吧?”舒瑾有一些驚訝,但是還是回答:“對,你是怎麽知道的?”
    積雲說:“娘娘您舞姿優美,但那獨特的韻味是咱們擺夷族特有的,漢人除非非常小就開始學,不然學不過來,絕對不是偶然看看擺夷舞女跳舞就可以自學而成。而且您對擺夷族的事如此上心,我便猜到了幾分。”積雲輕聲說道。
    舒瑾微微頷首:“小時候我所在的部落,首領就是巴頌,與爹爹分別的時候他讓我一定要找到巴頌和巴頌的兒女罕洛和碧珠兒。如今巴頌生死不明,但碧珠兒和罕洛如何並不知道,也許隻有回頭問問皇上了。”
    另一邊,齊月賓射殺甘苗二人失敗以後隻能暫時放棄針對她們的計劃了。但已經經曆過失敗的她完全心裏放開了,啥也不怕,回到四阿哥府,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倒是沒讓人發現有什麽問題。唯一有問題的就是她把四阿哥送給她的弓托鐵匠用鐵把斷裂處焊在了一起。沒錯,齊月賓仍然沒懷疑胤禛送的弓有問題,對胤禛的濾鏡讓她隻覺得是自己的使用方式不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德妃單獨召見齊月賓。齊月賓規矩行禮,德妃問:“你出現在這裏表情如常,看來你沒有成功啊。”齊月賓點點頭:“她們不愧是惠州苗氏出來的,不是那麽好埋伏。”
    德妃點點頭:“惠州苗氏的女兒確實有點本領。”心裏也覺得讓苗嫻甘靜入四阿哥府是很有用的助力。齊月賓很奇怪德妃為什麽這次沒有對她疾言厲色,德妃看了看她的眼神,說:“你如果真的成功了,說明苗氏本身也沒太放在心上。”齊月賓點點頭告退了。
    叫齊月賓走了,竹息對德妃說:“她執著於把別人送走,也不知道是什麽心態?”德妃略微抬頭:“她送走再多人,也沒有退路可言。”竹息點點頭。
    另一邊,康熙本來想再找幾個格格賜給胤礽,但他找了許久也沒發現年紀容貌合適,熱衷爭寵的女子,隻能暫時作罷。【沒事,有林氏在,還有孝期約束,那狐媚子想也做不了什麽了。】康熙想著。
    “礽兒啊,還記得你5歲時宮裏發生火災,當時太後還讓你來南苑和阿瑪一塊住呢。太後也是難得管事一次。”康熙沒去考慮怎麽對付石韻音,難得和胤礽靜下心來聊天。
    “是啊,孩兒依稀記得那是幾個太監在禦膳房用火不慎導致的火災。大赦天下都沒把他們幾個命保下來。”“那畢竟是破壞了君王的財產,礽兒啊,君王是不可質疑的。”康熙對胤礽講述著他的看法。
    胤礽想起幾年前和康熙的對話,說:“君王確實不可置疑,但如果可以的話,其實我還是想對阿瑪暢所欲言,隻希望阿瑪不要嫌棄,不要懷疑。”康熙見他又想起了自己和他的一段對話,哈哈直笑:“幾年前為父就這麽說了,你也要相信,為父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也請你不要嫌棄,不要懷疑。”
    胤礽本來這段時間被林氏的茶藝折騰得夠嗆,很想對康熙抱怨,但聽到這話仿佛回到了幾年前的溫情一般,說:“兒子不說遵旨,隻說願意!”康熙摸摸胤礽頭:“願意就好,今晚上阿瑪又要去桐花台住,你在宮裏別太想我哦。”
    胤礽點點頭:“兒子已經長大了,能照顧好自己。倒是阿瑪在桐花台養的舒嬪怎麽一直不帶回宮裏呢?這豈不是和養外室一樣了?”康熙有些尷尬,總不能說養了個你的替身吧,就隨口找了個借口:“那民間不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嘛。”康熙說著這話,自己都老臉一紅。
    胤礽看見康熙那表情,都被逗笑了:“好了,阿瑪是天子,怎麽叫偷呢?那叫金屋藏嬌,孩兒自然沒看法了。”康熙對他點點頭。
    胤礽向康熙請示要去擷芳殿。康熙想到林氏在,石韻音肯定得寵不了,心裏頓時放心,加上剛被胤礽哄開心了,於是很是慈祥地說:“那我們各去各的地方。”
    天快黑的時候,康熙來到了桐花台。舒瑾若有所指地對康熙說:“臣妾聽侍衛們閑聊,最近有一擺夷部落叛亂,處決了首領巴頌,是這樣嗎?”舒瑾有些小心翼翼,她知道康熙最不喜歡別人妄議朝政。
    但是康熙可是把她當做胤礽替身啊,“仁孝皇後替身”就是騙她的幌子,看她小心翼翼和自己談論這種不大不小的朝政,他卻覺得高興,於是就說:“巴頌是處死了,但是不是真的巴頌就不知道了。當時剿滅叛亂的將領說巴頌的兒子罕洛是當場戰死,這應該是真的,他的女兒碧珠兒早已潛逃,並未被抓獲。”
    舒瑾聽到“死的是不是真的巴頌不知道”和“女兒碧珠兒潛逃”,心裏的大石頭暫時落地了。
    康熙和她聊起這事,話匣子就合不上了:“朕本來以為巴頌已死,但前段時間有前來京城的人被穿著擺夷衣著的人搶劫,劫匪都戴著麵罩,還說“我們的首領巴頌是不會放過你們的”,這讓朕開始懷疑巴頌是否真的死亡了,於是搜捕了一段時間,但並未發現巴頌。”
    事實上,齊月賓派出去的八人乞丐小隊和苗氏一行人打鬥以後,齊月賓又給了他們一人十兩銀子,讓他們直接離開京城去別的地方生活。乞丐們知道在京城呆著可能會被官府關注,所以也就答應了齊月賓的要求,因此康熙這時候是一點線索也沒有了。——畢竟古代乞丐是流民,連戶籍都沒有,也無法尋找這些“劫匪”。
    舒瑾聽到康熙沒有發現巴頌,心裏鬆了一口氣,她知道康熙不需要騙她,巴頌參與謀反肯定是真的,沒發現才是好事。但她一瞬間的放鬆也沒逃過康熙的眼睛。康熙對舒瑾本身就是一半替身一半靶子,可以給予寵愛,但他也需要不斷羅織罪名,以便在不需要的時候堂而皇之地處理舒瑾。
    而這時候舒瑾在為這個反賊巴頌擔心的微表情,自然也被他記住了。雖然他已經仔細查過舒瑾的身世就是被丟在陳秉直家附近的孤兒,且無法找到生父母,但舒瑾的表現讓他懷疑舒瑾的生父母有可能是巴頌所在部落的擺夷人。
    “舒嬪啊,你還記得你的生父生母嗎?”康熙好像不經意地問。“不記得了,我被丟掉的時候還很小。”舒瑾沒有一絲不自然,立刻回答道。許多年來她早就已經把這話當成實話了,自然不會覺得不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康熙看著她那麽自然:【難道她說的是真的?可她為何會關心擺夷的人?】舒瑾曾經被阮父丟掉的時候也就成了不可查找戶籍的存在,而且現在她的口音也是純正的江南口音,康熙看不出什麽更多的“她是巴頌部落的擺夷人”的線索。
    於是康熙消停了:“不說擺夷的事了,朕不是讓你學仁孝皇後嘛,來,彈首曲子聽聽吧。最近噶爾丹越來越活躍了,朕怕是過不了多久又得禦駕親征了,礽兒可不要太想念朕。”舒瑾很喜歡康熙叫她“?兒”,這是對於她這個替身的肯定——但不知道她要是知道自己其實不是仁孝皇後“?兒”替身而是太子“礽兒”替身,會不會覺得自己世界觀崩潰。
    舒瑾乖巧地坐到琴邊,彈奏起來。曲聲悠揚婉轉,康熙沉浸其中,暫時忘卻了心中諸多煩惱。一曲終了。康熙誇讚舒瑾琴藝大有長進。舒瑾趁康熙高興,就問了一下:“皇上,為什麽要派人禁止桐花台的人進出?”
    康熙淡然:“因為不能進出才能掩蓋你這個替身啊。”舒瑾見康熙表情變了,並沒有繼續問“為什麽先皇後替身不能見人”這種蠢問題。——她直到很久以後,也沒機會發現自己其實不是仁孝皇後替身。
    而康熙見舒瑾被關起來的乖順,突然心裏有種奇怪的念頭:【如果把礽兒關起來,是不是他就聽話了?呸呸呸,想啥呢,那是你兒子!】康熙不知道,有時候人最想要幹的事最開始都會是一個潛意識的念頭。
    喜歡綜影視假期腦洞請大家收藏:()綜影視假期腦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