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烽火燃原:火器耀世下的漠北定鼎之戰

字數:1946   加入書籤

A+A-


    晨鍾撞破長安薄霧,含元殿內青銅鶴燈尚未熄滅。童浩林撫過龍椅扶手鑲嵌的東珠,目光掃過階下持笏而立的群臣。兵部尚書懷中的加急戰報微微發顫,羊皮紙上浸透的汗漬暈開了墨跡。
    "陛下!漠北傳來急訊!"尚書展開戰報,聲音因激動而發緊,"突厥與回鶻在杭愛山血戰三日,雙方折損騎兵逾五萬。如今草原各部落為爭奪草場,已陷入十餘個戰場!"
    殿內嗡鳴聲驟起。童浩林抬手示意安靜,目光轉向輿圖上代表漠北的蒼青色區域——那裏被朱筆劃出的裂痕,正如他預想般蔓延。"吐蕃郡的近況如何?"
    "回陛下!"戶部侍郎越眾而出,"自推行免稅分田之策,吐蕃郡牛羊存欄量增長七成,百姓日均肉食攝入量超過長安坊市。墨家打造的"天火灶"已普及萬戶,炊煙終日不絕。"他呈上一卷繪有吐蕃百姓烹煮肥羊的絹畫,"此景已引得漠北流民紛紛越境歸附。"
    童浩林指尖劃過輿圖上吐蕃與漠北的邊境線,那裏用金粉標注著新建成的十二座糧倉。"哥舒翰何在?"
    "臣在!"西平郡王甲胄未卸,上前一步時腰間火銃發出金屬碰撞聲,"末將已按陛下吩咐,在邊境集結五萬混合軍團。火器營配備"鎮北三型"火銃兩萬支,盾車營改良版"雷火陣"可覆蓋方圓三裏。"
    "很好。"童浩林取出一卷泛黃的《魏武注孫子兵法》,朱筆批注在"敵亂我取"四字上格外醒目,"傳令各軍:待漠北各部廝殺至兩敗俱傷,即刻分三路進軍。東路軍由李嗣業率領,從媯州直插契丹王庭;西路軍高仙芝統領,繞道居延海截斷西逃之路;中路軍......"他目光鎖定哥舒翰,"由你親率,直擊突厥牙帳。"
    散朝後,童浩林在禦書房召見童明浩。兵工廠主管展開青銅打造的沙盤,上麵微型戰船模型的炮口正對準漠北草原。"兄長請看,這是墨家新製的"飛雲火箭"。"他轉動機關,模型後方彈出竹筒狀發射器,"采用二級推進,射程可達三百步,且裝填了天文學院秘製的"焚天火藥",遇水不熄。"
    "實戰效果如何?"
    "已在賀蘭山演練過。"童明浩遞上一卷燒焦的狼皮,"三支火箭齊射,可瞬間點燃十丈方圓的營帳。唯一不足是......"他皺眉,"火器操作仍需熟練,新兵往往因緊張導致炸膛。"
    童浩林沉思片刻:"傳旨給墨家軍事學院,開設"烽火速成班"。抽調老兵為教官,重點教授火器拆解、緊急排障。"他望向窗外正在搬運糧草的車隊,"告訴後勤司,每支軍隊配備二十名墨家工匠隨行,確保武器隨時可用。"
    與此同時,漠北草原上烽火連天。突厥可汗望著南方吐蕃方向升起的炊煙,咬牙切齒地撕碎了大唐送來的"和親詔書"。"那些吐蕃賤民頓頓有肉!"他揮劍斬斷案幾,"傳令下去,三日後集結全部騎兵,踏平大唐邊境!"
    然而,他尚未出兵,後方便傳來噩耗——其子勾結回鶻,已控製了三分之二的牧場。憤怒的可汗率軍回防,卻在途中遭遇早已埋伏好的伏兵。當他看到敵軍手中噴射火舌的神秘兵器時,終於明白這場內亂從一開始便是精心設計的陷阱。
    長安城外校場,出征儀式震撼上演。五萬將士身著玄甲,胸前的"唐"字在陽光下刺目如血。童浩林親手將刻有"蕩平漠北"的玄鐵令交給哥舒翰,火銃陣列突然齊射,轟鳴聲驚起方圓十裏的飛鳥。
    "記住!"童浩林的聲音蓋過硝煙,"此戰不僅要開疆拓土,更要讓火器之威震懾四海!"
    大軍開拔當夜,童浩林登上大明宮含元殿。望著北方天際隱隱的火光,他翻開《秦始皇本紀》。當指尖撫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記載時,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這場融合古今智慧的草原之戰,必將讓大唐的版圖再次擴張,讓火器的轟鳴成為遊牧民族新的噩夢。
    喜歡縱橫古今南洋豪門的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縱橫古今南洋豪門的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