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瀚海歸唐:漠北定鼎後的經略長卷
字數:3032 加入書籤
一、烽火凱旋:火器揚威貝加爾湖畔
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貝加爾湖冰麵,突厥殘部的哀嚎聲與唐軍的呼喝交織回蕩。哥舒翰身披染血銀甲,手中改良後的"龍驤火銃"仍在散發硝煙,遠處潰散的騎兵隊伍正被李嗣業率領的陌刀營截殺。這場持續月餘的追擊戰,終於在貝加爾湖畔畫上句點。
"報——!回鶻餘部已在湖畔豎起降旗!"斥候的呼喊穿透凜冽的風。哥舒翰望著跪伏在地的部落首領,將玄鐵令重重插在冰麵:"傳陛下口諭:凡歸降者,賜牧地百裏,免三年賦稅!"
與此同時,長安大明宮的慶功宴已籌備就緒。童浩林輕撫著哥舒翰呈遞的戰利品——突厥可汗的黃金冠冕,冠頂鑲嵌的藍寶石在燭火下折射出冷光。"漠北之戰,朕要大賞三軍!"他展開嘉獎名單,"凡參與此戰的火器兵,俸祿翻倍;研製新式武器的墨家工匠,封"天工侯"!"
蘇婉婷在旁展開輿圖,朱筆將漠北廣袤疆域盡數圈入:"陛下,如今漠北已定,該如何安置?"童浩林目光掃過地圖上星羅棋布的部落標識,沉聲道:"改漠北為漠北郡,設都護府統轄。此地善騎射,正可建成我大唐的騎兵搖籃。"
二、郡縣初立:農牧並舉的邊疆新政
三個月後,漠北草原上豎起第一座唐風城池。墨家工匠以"夯土固基法"建造城牆,底部嵌入鑄鐵框架,城頭架著可旋轉的"雷霆炮"。城內,漢人與突厥牧民並肩勞作,前者傳授開墾技術,後者示範套馬馴獸。
"大人,這是新培育的"耐寒粟"。"農官捧著穀穗向長孫無忌稟報,"經天文學院改良,可在漠北霜期生長,畝產較舊種提升四成。"長孫無忌點頭,指向城外正在搭建的"日光暖棚"——這是墨家仿照吐蕃溫室設計的建築,以透明琉璃瓦聚熱,即便寒冬也能種植蔬菜。
教育體係的構建同步推進。童浩林親自題寫匾額的"漠北書院"內,中原夫子講授《論語》,草原老者傳授騎射。教材中特意加入雙語對照,藏文與漢字並列的《千字文》在學生手中翻動,琅琅書聲驚起成群的黃羊。
"陛下,牧民們想要學習鍛造鐵器。"童明浩遞上請願書,"墨家已設計出適用於草原的"移動熔爐",可拆卸馱運,便於跟隨牧場遷徙。"童浩林欣然應允:"好!讓鐵匠鋪與馬市毗鄰,促進農商互通。"
三、軍製革新:草原鐵騎的蛻變之路
漠北郡的軍事改革如火如荼。在哥舒翰的主持下,"鐵騎訓練營"拔地而起。營地中央,新式馬鐙與馬鞍陳列展示——墨家采用彈簧減震設計,使騎兵在長途奔襲中減少疲勞;特製的"連環馬鎧"以熟鐵鱗片拚接,輕便且防護力出眾。
"看好了!"教官揮舞長鞭,演示"三段擊戰術"。三排火銃兵交替射擊、裝填,硝煙如霧靄般籠罩靶場。突厥降兵阿史那爾瞪大眼睛:"這比我們的弓箭快十倍!"
童浩林親臨營地時,正逢騎兵演練"火銃騎射"。隻見騎士在奔馬中單手舉銃,燧發裝置清脆作響,百步外的氈靶應聲而裂。"傳令下去,"他對哥舒翰道,"每支騎兵小隊配備十名火器手,形成遠近結合的戰力。"
夜幕降臨,營地的篝火映紅天際。童浩林與歸降的部落首領圍坐飲酒,聽他們講述貝加爾湖的傳說。"陛下,"老族長指著星空,"我們世代守護這片湖,如今願將它獻給大唐。"童浩林舉杯:"從此,貝加爾湖便是我大唐的"北海"!"
四、商路縱橫:草原動脈的經濟覺醒
隨著漠北局勢穩定,商路貿易蓬勃發展。長安至漠北的"金翎道"上,滿載絲綢的駝隊與販運良馬的車隊絡繹不絕。大唐銀行設立的"馬市分行"中,特製的"馬幣"流通無阻——這種以青銅鑄造、刻有駿馬圖案的貨幣,成為草原上的硬通貨。
"掌櫃的,換二十貫馬幣!"波斯商人卸下香料,指著賬本上的複式記賬法,"貴國的算賬方式果然精妙!"市舶司官員微笑著遞過通關文牒:"前方驛站可兌換銀幣,持此證還能減免三成商稅。"
童舒負責的"美食絲路"計劃也初見成效。長安的胡餅鋪引入漠北的奶酥配方,草原帳篷裏飄出中原的米酒香。特製的"冷藏車"——以墨家機關驅動的雙層木箱,內置天然冰塊——將江南的鮮果運往漠北,返程時裝滿皮毛藥材。
五、文化交融:雙語並蒂的文明新花
漠北書院的講經堂內,一場特殊的辯論正在進行。漢族學子引經據典闡述"仁政",突厥青年以草原諺語反駁:"再好的韁繩,也不能勒斷駿馬的脖頸。"夫子撫掌大笑:"妙!治國之道,本就需剛柔並濟。"
蘇婉婷推動的"巾幗計劃"也在草原落地生根。女子學院的分院中,突厥少女學習紡織刺繡,漢族姑娘練習彎弓射箭。當她們合作完成的"胡漢交融圖"被送入皇宮,童浩林當即下令懸掛於文德殿:"此乃大唐包容之證!"
天文學院在貝加爾湖畔建立觀測站,中原天文學家與草原星象師共同繪製星圖。他們發現的新星座被命名為"漠北座",相關記載被收錄進《大唐星象全誌》,活字印刷的書籍沿著絲綢之路傳向四方。
六、展望北海:帝國北疆的永恒豐碑
三年後的秋日,童浩林率領群臣北巡漠北。站在新建的"望海樓"上,貝加爾湖的湛藍波光盡收眼底。哥舒翰指著湖畔的屯田區:"此處已開墾良田十萬畝,所產糧食可自給自足。"
"好!"童浩林鋪開新的輿圖,朱筆在貝加爾湖周圍圈出"北海都護府","傳朕旨意:疏浚河道,建造港口,讓北海之水連通四海!"他轉身對隨行的文人墨客道:"今日諸位在此賦詩,明日這些詩篇將成為漠北的新傳說。"
暮色漸濃,草原上升起萬千燈火。學堂的讀書聲、馬市的喧鬧聲、軍營的號角聲,交織成一曲壯麗的邊疆樂章。童浩林知道,這片曾經烽煙四起的土地,如今已成為大唐最堅實的北方屏障,而貝加爾湖的浪花,終將見證一個盛世帝國的永恒傳奇。
喜歡縱橫古今南洋豪門的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縱橫古今南洋豪門的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