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瓊樓驚聞海天嘯 巨艦威揚萬民安

字數:2242   加入書籤

A+A-


    657年6月28日正午,清河縣“雲錦苑”別墅區的蟬鳴聒噪,鎏金雕花鐵門內,800平的紫檀木別墅在陽光下泛著溫潤光澤。富家女王若璃正倚在鑲滿夜光螺鈿的貴妃榻上,指尖輕點著墨家新出的“琉璃平板”,查看江南絲綢的進貨價目。忽有管家王福匆匆穿過九曲回廊,青銅傳聲筒還攥在手中,驚得廊下懸掛的機械鳥撲棱棱亂飛。
    “東家!大事不好!”王福氣喘籲籲,雪白的鬢角浸著汗珠,“長安傳來消息,大唐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艦!說是能載十萬將士,排水量過萬噸!”
    瓊樓驚變:一紙訊音掀波瀾
    王若璃手中的平板“啪嗒”落在波斯地毯上。她霍然起身,月白色廣袖掃過案幾,鎏金香爐裏的龍腦香撒出半爐。“快說清楚!”她攥住管家手腕,目光灼灼,“前些日子還聽人說墨家在造大船,怎就成了能載十萬兵的怪物?”
    王福忙展開懷中竹簡,上麵密密麻麻記載著“大唐號”航母的詳情:玄鐵蜂窩狀艦體、十二組龍脊推進器、二十八架翔龍戰機……每讀一句,王若璃的瞳孔便微微收縮。當聽到戰機可飛至八千尺高空時,她踉蹌著扶住雕花立柱,喃喃道:“這哪是船,分明是天上的戰神落了海!”
    消息如野火般在別墅區蔓延。隔壁的茶葉富商李員外舉著傳聲筒衝入院落:“王老板!我剛和長安的親家通了信,說那巨艦的探照燈一開,海麵亮得跟白晝似的!連海盜的影子都藏不住!”話音未落,對門綢緞莊的老板娘也領著一群仆婦趕來,眾人圍在葡萄架下,望著天際浮雲,仿佛能看見那鋼鐵巨獸破浪而行的模樣。
    市井歡騰:民心穩固安如磐
    清河縣的街頭巷尾更是沸騰。“聽說了嗎?大唐的巨艦比山還高!”茶鋪裏的說書人驚堂木一拍,唾沫橫飛,“船上的火炮一響,能把礁石轟成齏粉!”台下食客們紛紛叫好,賣炊餅的張大娘笑得合不攏嘴:“這下好了!我兒子出海跑船,再也不怕南洋的海匪了!”
    港口碼頭,漁民們圍著新來的商船七嘴八舌。船老大老周抹了把臉上的鹽漬,指著海麵笑道:“以前出海要供媽祖,現在有了這鐵疙瘩,媽祖娘娘都能歇口氣!”他身旁的年輕漁夫握緊拳頭:“等攢夠錢,我也買艘大船,跟著航母跑遠洋!”
    而在城西的鐵匠鋪,爐火映紅了鐵匠們的臉龐。“照這圖紙打!”師傅將一張航母零件圖拍在鐵砧上,“聽說朝廷要擴建艦隊,咱們的玄鐵釘、青銅鏈可有大用場!”學徒們掄起鐵錘,火星四濺中,叮叮當當的敲打聲比往日更響亮。
    商賈謀變:巨艦破浪商機湧
    王若璃的書房內,檀木長桌上鋪滿海圖。她盯著“大唐號”的航行路線,忽然眼中一亮:“王福,備馬!去見商會會長!”半個時辰後,清河縣商會的議事廳裏,二十多位富商圍坐一堂。
    “諸位!”王若璃展開一卷羊皮紙,上麵畫著新式商船的草圖,“大唐航母既已現世,海上商路必將暢通無阻。我提議打造‘護航商船隊’,借著航母的威風,把生意做到波斯、羅馬去!”綢緞莊老板娘率先響應:“我出五百匹雲錦做船帆!”鹽商陳老爺也一拍大腿:“我捐十座鹽井的收益,造鐵甲商船!”
    與此同時,長安的朝堂上,童浩林看著各地傳來的奏章頻頻點頭。武媚娘指著其中一份笑道:“陛下,清河縣商賈自發組建護航商隊,民心可用,商機亦可用。”童浩林提筆批複:“準奏!設‘海運都督府’,統籌官商海運。”
    威鎮四海:萬邦屏息觀龍騰
    消息傳至海外,諸國震恐。南洋島國的蘇丹們緊急召回海盜頭目,怒斥道:“大唐的鐵艦能飛鐵鳥,你們還敢劫掠?是要連累整個島國陪葬嗎!”歐洲大陸上,威尼斯商人皮埃爾在日記中顫抖著寫道:“東方的巨龍不僅在陸地上盤踞,如今更要主宰海洋。我們的槳帆船,在他們的鋼鐵怪物麵前,不過是孩童的玩具……”
    夜幕降臨,清河縣的百姓們自發點起燈籠。王若璃站在別墅的露台上,望著滿城燈火,耳邊似乎傳來了萬裏之外的海浪聲與戰鷹的呼嘯。她舉起夜光酒杯,朝著長安的方向遙遙一敬:“陛下此舉,護的是海疆,暖的卻是天下人的心啊。”
    此時的“大唐號”正破浪前行,甲板上的翔龍戰機整裝待發。探照燈劃破夜幕,照亮的不僅是海麵,更是一個屬於大唐的海洋時代——在這個時代裏,巨艦為盾,戰鷹為矛,萬千子民安居,四海商路通達,大唐的榮光,如同永不熄滅的燈塔,照亮著每一片波濤。
    喜歡縱橫古今南洋豪門的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縱橫古今南洋豪門的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