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佛心向險峰,劍影係蒼生

字數:3680   加入書籤

A+A-


    一位須發皆白的長老走上前,撫著長須沉聲道:“青梧,此事需從長計議。華山之巔必是龍潭虎穴,柳岩與邪帝都在其中,我們……”
    “師叔!”李青梧打斷他,劍尖直指西方華山的方向,“若連為父報仇都要‘從長計議’,那武當的劍,還有何意義?柳岩想坐收漁利,邪帝想借機複出,可我們隻想讓灼其華償命!管他什麽陰謀詭計,擋路者,殺!”
    她的聲音不大,卻像一塊巨石砸進湖麵,激起千層浪。
    是啊,他們不是來爭什麽江湖領袖,不是來奪什麽秘籍功力,他們隻為報仇——為那個教他們練劍、護他們長大的掌門,為那個總把“青梧要像男兒般堅強”掛在嘴邊的父親。
    “備馬!”
    “取真武劍陣圖來!”
    “通知山下分舵,讓他們沿途接應!”
    命令一道道傳下去,整個武當山像一架突然啟動的機器,齒輪咬合著憤怒與仇恨,朝著華山的方向運轉起來。
    李青梧望著弟子們忙碌的身影,將長劍歸鞘,指節卻依舊泛白。
    她想起父親臨終前塞給她的那半塊玉佩,說能在危急時刻救她性命。
    那時她不懂,如今卻明白了——有些仇,必須親自去報;有些債,必須親眼看著他還清。
    那日,武當派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駛出山門。
    為首的李青梧一身素白,坐騎是匹通體烏黑的駿馬,腰間長劍的穗子隨風飄動,像一束不肯熄滅的火苗。
    隊伍路過山腳的石碑時,李青梧勒住韁繩,回頭望了一眼雲霧繚繞的紫霄宮。
    “爹,掌門師伯,”她在心裏默念,“女兒這就去,為你們討回公道。”
    馬蹄揚起塵土,遮住了她眼底的淚。這一路通往華山,也通往一場注定染血
    的宿命。她不知道華山之巔有多少陰謀在等著她,隻知道手中的劍夠快,心中的恨夠深——這就夠了。
    秋風卷起她的孝服衣角,獵獵作響,像一麵無聲的戰旗。
    紫霄宮的鍾聲還在遠遠地回蕩,傳到她的耳中,讓她寬慰——那個曾經驕傲的武當劍客,又回來了。
    ………
    少林寺的藏經閣內,檀香嫋嫋,三尊蒲團上坐著三位老僧。
    方丈撚著佛珠,目光落在窗外那棵千年古柏上,樹皮斑駁如老人的皺紋,正像這江湖的沉沉浮浮。
    他對麵,無相神僧指尖在棋盤上輕點,黑子白子交錯,卻遲遲未落定。
    而坐在最左側的老僧,身披洗得發白的百衲衣,眉眼間覆著一層淡淡的霜色,正是閉關未出的摒塵大師。
    “灼其華這步棋,走得比當年魔帝更險。”方丈先開了口,聲音裏帶著歎息,“當年我們暗中護他,更是在劍塚明目張膽的護他,隻盼他能守住本心!
    還有無相師弟將魔帝令牌給了他,卻沒想到他會以魔帝令牌號令舊部,更定下華山之約,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無相神僧笑了笑,將一枚黑子落在棋盤邊緣:“險,才見真章。他若想撥亂反正,就得先把這潭渾水徹底攪開。邪帝蟄伏十二年,柳岩以正道之名行苟且事,江湖積弊已深,非一場大火燒不透。”
    摒塵大師一直閉目養神,此刻忽然睜開眼,眸中精光一閃而過:“大火易傷無辜。鎖龍塔的冤魂未散,華山之巔若再血流成河……”
    他頓了頓,枯瘦的手指輕輕敲擊著蒲團,“我們護他,是念他性中存善。可如今江湖人皆言他是魔頭,連少林的聲譽都受牽連,香火比往年少了三成。”
    這話不假。
    自從方丈看出灼其華是江湖破局關鍵,更是在江湖第一次圍剿,將其護在寺中,如今消息傳開,便有流言說少林寺包庇魔頭,甚至有人翻出當年他在少林養傷的舊事,說他是少林培養的“暗棋”。
    這幾個月來,前來上香的香客少了許多,連一些依附少林的小門派,看他們的眼神都帶著幾分異樣。
    “聲譽事小,蒼生事大。”方丈搖頭,“邪帝必然想要吸收那些高手內力,柳岩想坐收漁利,李青梧為私仇不計後果……華山之巔,已是生死場。我們若不去,不知多少無辜要喪命。”
    無相神僧將最後一枚白子落下,棋局瞬間明朗——黑子雖猛,卻被白子悄悄圍了個半圈。
    “摒塵師兄閉關這段時日,可知如今江湖最缺什麽?”他看向摒塵大師,“不是所謂的‘正道領袖’,是敢直麵齷齪的人。灼其華的‘魔’,是被逼出來的刀。我們少林的‘佛’,該做那握刀的手,護著刀不傷及無辜。”
    摒塵大師沉默片刻,想起十二年前見過的魔帝——那時魔帝雖在邪派,卻護著邊關百姓,抵禦過蠻族入侵。
    而如今的灼其華,眉眼間竟有幾分當年魔帝的影子,隻是更烈,更孤。
    “鎖龍塔,他並沒有趕盡殺絕,而隻是殺了血影教教徒與李三通。”摒塵大師緩緩道,“這孩子存著善念。”
    方丈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所以華山之巔,我們必須去。不是為幫誰,是為守住‘義’字。魔帝令牌認的是義,少林的佛,認的也是。”
    摒塵大師聽後枯槁的臉上終於有了些鬆動:“老衲帶羅漢堂的弟子去。三百鐵羅漢,雖護不住所有人,總能攔下幾分殺孽。”
    無相神僧頷首:“我去會會邪帝。十二年前沒看清他的路數,這次該了了。”
    方丈合上書卷,目光堅定:“我去見柳岩。同是佛門弟子柳岩早年曾在少林學過三個月佛法),倒要問問他,‘慈悲’二字怎麽寫。”
    三僧相視一笑,眉宇間的凝重散去,隻剩下從容。
    窗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他們的僧袍上,鍍上一層金邊。
    當晚,少林寺的鍾聲徹夜未停,比往日更悠長,更堅定。
    第二天清晨,三百名身披鐵甲的羅漢堂弟子列陣寺前,摒塵大師手持錫杖走在最前;無相神僧背著一個簡單的行囊,孤身往華山方向去;方丈方丈則換上了一身尋常僧袍,隻帶著兩個小沙彌,悄然下山。
    沒人知道,這三位老僧的動向,將給華山之巔的棋局,帶來怎樣的變數。
    隻知道少林的佛,終究還是踏入了這場由“魔”掀起的風暴裏,以慈悲為甲,以道義為刃,要在中秋之夜的血光中,護下那不肯熄滅的善念。
    華山的雲霧,似乎更濃了。
    喜歡道心種魔大法被我練歪了請大家收藏:()道心種魔大法被我練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