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A+A-


    方略念完,崇禎簡單做了一個總結。
    之後讓福建地方官都回去,僅留下文武大員,還有顧炎武、黃宗羲、鄭鴻逵幾人。
    地方官們很識趣,知道還要小範圍議事,全都行禮離去。
    熊文燦、鄒維璉雖也在留下來的人當中,心中卻甚是不安。
    天子免了他們的職,明顯對閩粵政績不滿,二人是趕不上南方這一波大勢了。
    一眾小太監端來凳子,崇禎賜坐留下來的十餘人。
    望了望鞏永固和陳子龍,崇禎開口:
    “鄭僉事!”
    “臣在!”
    鄭芝龍還處於興奮之中,意氣風發朝天子作揖。
    “朕說過海貿方麵會顧及鄭家,大明銀行所屬之商業銀行,也讓商賈積極參與。
    不知愛卿對銀行及皇家集團參股,有何具體想法?”
    “陛下......臣......臣都聽陛下旨意!”
    鄭芝龍支支吾吾,這個問題太宏觀,他哪敢胡亂回答。
    命運都與朝廷相捆綁了,唯有悉聽尊便。
    “哈哈哈......愛卿識得大體,朕心甚慰!”
    “臣慚愧,多謝吾皇褒獎!”
    “朕看這樣吧,具體事務由陳總襄理和駙馬督衛與愛卿詳談,朕隻給原則。
    其一,福建、台灣兩地商業銀行鄭家可占商賈之中大頭,最終比例以愛卿出資額為準!”
    陳子龍微微點頭,範景文、溫體仁等也不禁捋著胡須。
    天子提出的原則很公平,同時也透露出一個訊息,那便是鄭家在福建、台灣可以參股,其餘三省不在此列。
    “其二,皇家集團將組建新的海運公司,負責整個大明海上運輸事務。
    鄭家可以根據船隻數量、出資金額確定股份占比,但前提是不超過兩成持股!
    朕提倡大興百業,愛卿亦可另行再成立海運公司,有何異議直接提出,朕恕愛卿無罪!”
    鄭芝龍何等精明,商業銀行是天子白給他的蛋糕,不要他參股也說得過去。
    被鄭家壟斷的南方海貿沒有了,相當於把整個海貿拱手給了皇家集團。
    一切要務將不再由鄭家說了算,買水錢也不複存在。
    “陛下,臣對此沒有任何異議,然......”
    鄭芝龍微垂雙眸,一副欲言又止。
    孰輕孰重他分得清,朝廷這麽大一個機構,又有天子主導,比他鄭家散兵遊勇強得多。
    而且方略當中提到的暢想,大明要是像西夷人那般走遍全天下,兩成份額又如何,做大了指不定比現在還要厲害。
    隻是從台灣回來的路上,鄭鴻逵給他提了一嘴巴宗室海外就藩的事。
    鄭鴻逵猜測,海外土地太寬闊了,不到三十個宗藩,哪裏管得了那麽寬。
    而且宗藩當中不乏碌碌之輩,不一定都能做到一帆風順占據一席之地。
    天子雖沒明說讓臣子也占地為王,但提了要讓明軍給藩王保駕護航,他需要得到一個明確信號,隻是一時不敢提出來。
    “朕已恕你無罪,愛卿直言便是!”
    鄭芝龍話到嘴邊又咽下,崇禎不知道他究竟還想要點什麽。
    嚴格地講,隻要不傷害大明根本利益且適合未來戰略,他都可以滿足。
    “陛下,恕臣鬥膽!”
    鄭芝龍猛地跪地,把心一橫。
    “臣願再捐白銀八百萬兩,用作台灣移民及南征都督府換裝所需,助朝廷一臂之力。
    隻求將來於海外打下某地時,陛下能效仿周文王,賜臣一塊小小封地!”
    “嘶......”
    很多臣子倒吸一口涼氣,包括範景文、李若鏈、周遇吉這種接受過這方麵暗示的臣子,心頭也不免砰砰直跳。
    鄭芝龍太富了,去台灣捐兩百萬,這下又是八百萬,足足一千萬現銀啊。
    大明這十多年美其名曰歲入一兩千萬,每年實際現銀最多也就五六百萬,餘者都是糧米。
    如此慷慨實屬罕見,也進一步表明了真心依附朝廷。
    就是膽子太大了,想當年太祖明確規定,非朱家子孫不得封王。
    他鄭芝龍沒有說想當王爺,但提出了要封地,不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嗎?
    就算賜了他家兒子國姓,可此等祖製若進行更改,才是最最撼動根基的。
    聞言,崇禎笑了,笑得很開心。
    他已經完全接受鄭芝龍的忠誠,也清楚地知道憑他的眼光,不可能想得出如此妄為之舉。
    瞄了一眼鄭鴻逵,那家夥坐在凳子上一副眼觀鼻,鼻觀心,鄭家也隻有他有此等智慧。
    崇禎似乎看到一名未來閣臣冉冉升起,此人有點意思,值得深度培養。
    “朕準了!”
    崇禎輕飄飄一句,眼裏全是真誠。
    “陛下......”
    鄭芝龍抬頭,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本想著天子就算不生氣,心頭也會有所顧慮。
    他是在賭博,在拿鄭家幾十甚至上百年命運作賭注。
    因為在他心裏,土皇帝思維一直都在,要麽封侯拜相,要麽雄霸一方!
    如果兩樣皆可得,誰又不想去追求呢?
    竭力壓製心中狂喜,鄭芝龍屏住呼吸。
    崇禎起身走下台階,背著雙手踱起步來。
    緩了緩,幽幽說道:
    “朕讓藩王出海就藩,就是要放手讓其闖蕩,過去滿朝文武常誇誇其談說甚四夷來朝,在朕看來若無武功威懾,純屬信口雌黃!
    朕曾經對藩王們說過,隻有走出去方可達成所願,曆代君王崇尚開疆擴土四海生平,朕豈可僅限於口中!”
    踱了幾步,崇禎掃視廳中文武,目光定格在鄭芝龍身上。
    “今日鄭愛卿提出來,朕就在此嘮叨幾句,太祖高皇帝定下祖製,非朱家子孫不可封王,然太祖所指僅乃華夏故土。
    朕以為凡華夏曆代君王統治之地均屬中華,屬於太祖規製之列,然番外之地太祖並未闡明,自當不在其中!
    我華夏諸多故土已在外飄搖多年,需我大明兒郎用刀槍奪回重歸中央!
    朕在此申明,凡曆朝故土及一眾藩屬國,大明會視如己出,將由朝廷通通直管!
    至於兒郎用血肉去收納與降伏之地,鄭愛卿可以封王,範學士可以、周將軍可以,我大明百姓通通可以!
    朕未來之皇子就藩,仍將冊封海外,文武百官誰能封王,就靠自己去打拚!
    隻要臣服大明,向大明交稅,推行我漢家學術,以華夏為宗主,朕一律恩準!”
    崇禎一番話擲地有聲,臣子們胸中如浪湧翻滾。
    這個雷太大了,不亞於晴天霹靂,生生刷新固有三觀。
    皇帝說過海外有比大明多出數十倍之地,許多地方尚未開化,甚至荒蕪人煙。
    坤輿萬國圖很多人都見過,那真是大片沃土啊。
    華夏幾千年來君主隻顧及中原,後來才漸漸延伸到海邊,卻從未真正展望過海外。
    麵前這年輕天子野心包容萬象,遠邁秦皇漢武!
    周天子言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曆代王朝完美繼承了這個基因。
    然而喊了幾千年的天下,想將此等豪言壯語付之於實施者,僅當今一人!
    廳中一下子陷入沉寂,過了好一陣,還是範景文和溫體仁率先打破。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一眾臣子這才反應過來,跟著一聲聲附和。
    從神情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人都被帶入了,已從形式上達成某種共識。
    華夏就是一頭壯年雄獅,沉穩且極具侵略性。
    隻是本性被儒家思想不斷打磨,變成了恩德與品性,夢想通過思維洗禮去感化別人。
    殊不知戰鬥才是最好的征服工具,大棒加上胡蘿卜,方可促使番外絕對臣服。
    當雄獅被喚醒,天生本能將促使它跨過一切世俗障礙,去征服一片又一片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