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其樂融融

字數:7945   加入書籤

A+A-


    禦駕進入城門。
    這一回沒有像從宣府回來那般,搞所謂盛大入城儀式,實際戰績比繁縟禮節更重要,形式化的東西偶爾做做就行了。
    不過百姓們興致高漲,天子回京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大街小巷人聲鼎沸。
    當今天子離京期間幹了那麽多大事,所作所為早都通過報紙讓天下人知曉。
    很多百姓跪在街道旁,山呼天子恩德。
    他們都眾生平等了,不再有任何戶籍限製,隻要自己願意均可從事任何行業。
    種田的莊稼漢去年陸續分到土地,年後雖然仍很幹旱,但官府在積極與百姓一道興建水庫和溝渠,未來更有盼頭了。
    老百姓最關心肚皮和口袋,生活有了希望,打心底對天子感恩戴德。
    鸞駕繞行皇城小半圈,從承天門進入皇城。
    崇禎於太廟祭拜祖宗,在南京時向太祖匯報過“工作”,回京師所有祖宗一個不漏。
    全都得通稟通稟,告知後世子孫小檢檢在外麵浪了一圈,今天回來了。
    祭完太廟,讓王承恩拋下一句話,明日正辰時皇極殿朝會。
    崇禎步輦都不坐了,三步並作兩步,朝紫禁城內宮而去。
    “臣妾拜見陛下!”
    “鳳兒,三位愛妃免禮!”
    “謝陛下!”
    “兒臣給父皇請安!”
    “都起來吧!”
    “兒臣多謝父皇!”
    坤寧宮前。
    周玉鳳帶著田秀英、劉妃、袁妃和子女們迎接家中頂梁。
    崇禎滿臉堆笑,逐一看著自己的老婆和兒女。
    當中兩個嬤嬤一人摟著一個繈褓,顯然是剛過百天不久的兩名皇子。
    “我兒名字起好了嗎?”
    “陛下,翰林院早已備好,宗人府就等著陛下欽定入冊呢!”
    周玉鳳小聲稟報,臉上滿是幸福。
    這一聲陛下聽起來,沒有叫五郎和夫君那般親切。
    可大庭廣眾之下周玉鳳自然得懂分寸,昵稱隻能用於私下你儂我儂時。
    “甚好,外麵風大,走,進屋!”
    “是!”
    崇禎端坐坤寧宮,將柳如是介紹給眾豔認識。
    柳如是不但人長得好看,還有禮有節,小腹已經微微隆起,卻堅持要每個姐姐麵前行禮。
    能入自家男人法眼的女子,絕對不是胭脂俗粉。
    眾豔心裏微酸,不過皇家就是皇家,陛下這麽多年來從未臨幸過宮女,從外麵帶一個女人回來,又算得了什麽。
    “如是乃朕宮外所幸,如今已懷有身孕,鳳兒辛苦一下,給她安排寢宮仆從吧。”
    “臣妾一定辦妥!”
    “臣妾多謝陛下,多謝皇後娘娘!”
    “如是妹妹別見外,都是一家人,往後我等姐妹相稱便是!”
    “多謝姐姐!”
    看得出大家並沒多少醋意,氣氛很是溫馨。
    崇禎有手段也懂得雨露均沾,此刻的他覺得做男人真好。
    “奴婢見過皇爺!”
    李鳳翔來了,雙手捧著奏本。
    “皇爺,此乃禮部與翰林院擬選出的兩位皇子名諱冊,請皇爺過目!”
    七八個備選名全是火字旁,太祖當年除了給子孫定下字輩,還讓各代遵照五行起名。
    崇禎這一輩是“由”字輩,五行輪到木,朱由校、朱由崧,與他朱由檢名中都帶木。
    朱慈烺這一輩五行輪到火,木與火相生相合,既是太祖想得周到,更是華夏人千年智慧。
    看了幾眼,把奏本遞給周玉鳳英,讓她倆也跟著琢磨琢磨。
    起名字放在幾百年後是父母本份,這個時代隻需皇帝一個人定就可以了。
    崇禎是現實主義者,孩子來自於夫妻雙方,他可不管那些破規矩,母親也有資格參與。
    “玉風、秀英,你倆覺得哪個名字最滿意?”
    “陛下,臣妾不敢妄言。”
    周玉鳳隨口答道。
    “陛下.....臣妾......”
    放下奏本,田秀英也支支吾吾。
    “朕哪會在乎繁縟,盡管直言便是!”
    二女微微垂眸,自家男人一年多來變化確實挺大,老婆們其實早都適應了。
    隻是礙於宮廷禮製,需要偶爾“假裝”推脫一二。
    “陛下,臣妾覺得給五皇子起名慈焱甚妙。”
    周玉鳳宛然一笑,她是後宮老大,男人都開口了,那就聽男人的唄。
    “朱慈焱,三朵火燒得夠旺,秀英呢?”
    “陛下,臣妾以為六皇子起名慈煥極好!”
    “噢?”
    崇禎微愣,眉間微微皺起。
    他印象當中叫作朱慈煥那名皇子,便是曆史上夭折時口中念叨九蓮菩薩那一個。
    大明臣子夠狠,為了不捐錢竟然內外勾結害死皇子。
    以明末政治生態來看那絕非意外,真特麽可惡可恨啊!
    如今那些事不可能發生了,即便有臣子想翻起浪湧,崇禎具備足夠底氣將其通通踩死。
    “也好,既然你們喜歡,那朕準了!”
    “臣妾多謝陛下!”
    “李秉筆!”
    “奴婢在!”
    “傳朕旨意,著欽天監擇出吉日,禮部按祖製經辦皇子一切定名事務!”
    “奴婢遵旨!”
    兩個皇子有了名字,二女都很高興。
    田秀英生的六皇子朱慈煥就朱慈煥吧,崇禎是來逆天改命的,沒必要刻意去避諱。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誰敢傷害他的子女,那就是找死!
    大明天子添丁,這可是國家大事,禮部、翰林院、欽天監、宗人府都有相應事務要做。
    起的名要符合規矩,要選出好日子祭告上天及太廟,繼而昭告天下,宗人府還得按規製入籍。
    總之叫一個繁瑣與嚴謹,這便是皇室血統的重要性。
    分別抱了抱兩個孩子把玩一陣,崇禎眼裏滿是父愛。
    或許兩個小家夥餓了,一個哭變成了兩個都哭,隻得讓嬤嬤帶下去讓乳娘喂奶。
    “玉風!”
    “陛下。”
    把添丁的事處理完,該說說其他人了。
    “朕決意冊封如是為淑妃,不知你有無意見?”
    崇禎風輕雲淡,笑吟吟望著周玉鳳,既不是討好也不像命令。
    “臣妾不敢,一切聽從陛下旨意!”
    周玉鳳起身行萬福,心想夫君離開半年,咋跟著見外了。
    其實崇禎並無其它想法,這個年代男人可以一妻多妾,皇帝更不在話下。
    周玉鳳是後宮老大,適時征求她的意見,最起碼表示尊重。
    崇禎是個博愛的主,對女人心思縝密,一碗水需要端平,家庭才會更加美滿。
    “鳳兒坐下來。”
    輕輕將她拉在身邊坐下,周玉鳳心頭美滋滋,這就是正妻方有的殊榮啊。
    “玉風和三位愛妃跟隨朕多年,可以說以前未安心享過一天清福,朕問心有愧!”
    “陛下......”
    一眾香豔緊張起來,自家男人在自責了,她們這麽多年要求並不高,隻要幸福平安就好。
    崇禎抬手打斷,接著道:
    “朕從南方帶了很多東西回來,有珠寶玉器胭脂水粉,還有綾羅綢緞、西洋琉璃鏡等通通賞賜你們,王大伴!”
    “奴婢在!”
    “抬上來!”
    “遵旨!”
    十餘太監抬來六口箱子,上麵寫著五個老婆和張嫣的名字。
    崇禎一視同仁,見者都有份。
    “臣妾多謝陛下!”
    眾豔喜笑顏開,誰又不喜歡禮物呢。
    這一年來男人變了,變得大方體貼,她們都歡喜得緊。
    “哈哈哈,打開看看吧!”
    “是!”
    都說愛美是女人的天分,這些東西將給她們的美豔再添幾分光彩,都忙著接受禮物了。
    在天津就叫王承恩操辦妥善,各個老婆喜歡什麽香型的胭脂,喜歡何種色調綢緞等,早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東西差別並不大,隻有周玉鳳和張嫣的首飾要多些。
    二人皆為皇後,作出一定差別對待完全應該。
    眾女嘰嘰喳喳評頭論足,一副愛不釋手。
    久別重逢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極佳,回家的感覺真好啊。
    美人們收到了禮物,孩子們自然也不能落下。
    朱慈烺、朱媺娖得到科學院出版的新學書籍全冊,還賞賜筆墨紙硯,預示今年將正式讀書。
    朱慈炯、朱慈炤二人,則一人一把木火銃。
    這可是崇禎空閑時自己削的,以前給朱慈烺做過一把,現在一碗水就端平了。
    “父皇,媺娖也要木銃!”
    “噢?”
    崇禎一愣,紮兩個小丸子的女孩,舞槍弄棒作甚?
    “三弟四弟有,太子哥哥以前也有,為何媺娖沒有?”
    一張小嘴唇嘟囔著,看的出心中非常不滿。
    “媺娖,不得在父皇麵前無禮!”
    周玉鳳出言責備,崇禎朝她擺手,將六歲的朱媺娖攬入懷中。
    還說一碗水端平,壓根就沒想到女孩子也喜歡武器。
    不知是尚武基因還是受到環境感染,朱媺娖會有這種想法。
    在大明琴棋書畫才是皇室女子該有的,崇禎雖提倡解放女權,也推出了一部分政令。
    大明女子將來都會衝破千年世俗,不過還需要漫長時光。
    如果女孩子從小尚武,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父皇這一回沒給你準備,是父皇想給你最漂亮的,他們都是男孩,你是女孩,父皇得專門做你喜歡的類型啊。
    父皇在外麵不知道媺娖中意何種樣式,需要回來當麵問問你啊。”
    朱媺娖似懂非懂,一下子情緒變得激動起來。
    看來父親並沒有忘記她,而是要給她最好的。
    騙個小孩誰不會,善意的謊言並無不妥。
    崇禎有些汗顏,他還是忽略了女兒的感受。
    “父皇,兒臣將來要讀兵書,要和太子哥哥一道,為父皇開疆擴土!”
    “烺哥兒給媺娖說的?”
    “父皇,兒臣讓宮中太監教兒臣武藝,媺娖嚷著也要學!”
    朱慈烺懵懵的,他不知道會不會被責怪,隻得如實相告。
    “哈哈哈.....”
    望了眼周玉鳳,周玉鳳眼眸微垂,一看就明白她不太同意。
    “甚好,朱家兒郎自幼就需學習騎射,朕在此立個規矩,我朱家公主同樣不可落下!
    媺娖,父皇支持你,你要好好學,將來做個女將軍未嚐不可,父皇看著你茁壯成長!”
    “多謝父皇!”
    朱媺娖笑了,笑得很開心。
    崇禎感到無比欣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忘記戰鬥基因,那便是一個失敗的群體。
    常言道凡事從娃娃抓起,這個經驗放在明代同等合適。
    在朱媺娖身上崇禎看到了希望,進一步懂得潛移默化是多麽的重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這堂堂大明天子,便是領頭羊,便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