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逐鹿征程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在那風雲變幻的時代,宋徽宗禦筆親批,圈定了四大寇之名,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這四人及其勢力如同四顆毒瘤,在宋朝的版圖上肆意生長,攪得天下不得安寧。
宋江,這位曾以“替天行道”為旗號的梁山之主,起初心中還懷揣著詔安的幻想。他渴望能帶著一眾兄弟,搖身一變成為朝廷的正規軍,從此光宗耀祖,不再落草為寇。於是,在朝廷的招安旨意下達後,宋江欣然接受,帶著梁山好漢們踏上了南征方臘的征程。而西軍,那支宋朝的精銳部隊,也與方臘大軍在江南大地上展開了一場慘烈的血戰。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每一寸土地都被鮮血染紅,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與此同時,北方的局勢也愈發緊張。遼軍與金軍在廣袤的草原和山川間展開了殊死搏鬥。金軍鐵騎如黑色的風暴,所到之處,遼軍紛紛潰敗。戰場上,金軍的彎刀閃爍著寒光,他們的箭矢如雨點般落下,遼軍將士們在絕望中奮力抵抗,卻難以抵擋金軍的猛烈攻勢。
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江逾明卻仿佛置身事外。他依舊在自己的領地上,一心撲在種地這件事上。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中,實力才是生存的根本。他帶領著百姓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大力發展農業。同時,他也注重軍事力量的培養,暗中招募勇士,訓練軍隊,默默地壯大著自己的實力,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時光荏苒,五年轉瞬即逝。曾經威震一方的梁山,在這五年的動蕩中,最終走向了覆滅。宋江等一眾梁山好漢,或戰死沙場,或被朝廷迫害,曾經熱鬧非凡的梁山泊,如今已是一片荒蕪,隻剩下殘垣斷壁,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而在金國,也發生了重大變故。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死去,他的弟弟吳乞買登上了皇位。這一權力更迭,為金國埋下了內亂的隱患。吳乞買雖然繼承了哥哥的遺誌,想要繼續擴張金國的版圖,但朝堂之上,各方勢力暗流湧動,對皇位虎視眈眈。
此時,金軍在南方的野心愈發膨脹。他們趁著宋朝內部的混亂,兩次兵臨汴梁城下。汴梁,這座曾經繁華無比的大宋都城,瞬間陷入了恐慌之中。金軍的鐵騎在城外肆虐,他們的攻城器械不斷地撞擊著城牆,喊殺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最終,汴梁城破,宋徽宗被金軍俘虜,宋欽宗也在混亂中離去。這一事件,成為了宋朝曆史上最為恥辱的一頁,史稱“靖康之恥”。
消息傳開後,天下大亂。趙構,這位宋朝的皇室成員,在一片混亂中倉皇跑路。金軍豈會輕易放過他,一路追殺至江南。江南大地,原本是一片魚米之鄉,如今也被戰火籠罩。百姓們流離失所,四處逃亡,整個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亂和黑暗之中。
在這亂世之中,蔡京,這位曾經權傾朝野的大臣,如今也陷入了悲憤之中。他深知自己被世人稱為“六賊”之一,背負著禍害天下的罵名。一天,他找到了江逾明,兩人相對而坐,蔡京長歎一聲,感慨道:“我蔡京一生,雖位極人臣,卻落得個六賊的惡名,真是禍害了天下啊。”
江逾明看著眼前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臣,如今卻滿臉滄桑,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感慨。他微微一笑,說道:“蔡大人,六賊雖壞,但並非這亂世的罪魁禍首。這天下大亂,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曆史的評價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的。也許在多年之後,人們會對你有一個新的認識。”
蔡京聽了江逾明的話,微微一愣,他沒想到江逾明會有這樣的見解。他看著江逾明,眼中露出一絲疑惑,問道:“那你覺得,這亂世之中,又該如何?”
江逾明眼神堅定,緩緩說道:“我要當這亂臣賊子,推翻這腐朽的舊朝,重建一個新的秩序。如今這宋朝,中央腐敗,地方割據,百姓苦不堪言。隻有打破這舊有的格局,才能讓天下重新恢複太平。”
蔡京聽了江逾明的話,心中大為震驚。他沒想到江逾明竟有如此大的野心。他張了張嘴,想要勸說江逾明,但最終還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罷了罷了,如今這天下已亂,我已無力勸說你什麽。隻是你這一路,必定充滿艱難險阻,你要小心啊。”
江逾明站起身來,對著蔡京拱了拱手,說道:“多謝蔡大人提醒,我江逾明既然決定了,就會勇往直前。”說完,他轉身離去,隻留下蔡京一個人坐在那裏,陷入了沉思。
亂世就像一個巨大的舞台,各路野心家紛紛登場。他們有的妄圖割據一方,稱王稱霸;有的想要在這亂世中謀取私利,發一筆橫財。然而,在這個舞台上,有野心無實力的人,注定隻能成為悲劇的配角。
天下如同一盤巨大的棋局,各方勢力彼此算計,互相博弈。每一個決策,每一次行動,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局勢的走向。在這場棋局中,有人善於布局,步步為營;有人則盲目衝動,自亂陣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宋朝,曾經那個輝煌一時的大一統王朝,如今在戰火的摧殘下,中央權威徹底崩潰。地方軍閥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他們各自為政,互相攻伐,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不惜大打出手。而金軍,在攻破汴梁,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後,以為天下已定,開始忙於在中原地區搶掠財富和人口。他們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卻無暇顧及地方上的這些軍閥勢力。
江逾明看著這混亂的局麵,心中明白,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深知,在這亂世中,隻有擁有強大的實力,才能在這棋局中占據一席之地。於是,他加快了發展的步伐,不斷地擴充軍隊,加強軍事訓練,同時繼續發展經濟,為戰爭做好充分的準備。
江逾明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決定不再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他率領著自己的軍隊,與金軍展開了交鋒。金軍向來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沒想到在這江南地區,會遇到如此頑強的抵抗。江逾明的軍隊如同猛虎下山,與金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金軍在這場戰鬥中,第一次嚐到了硬骨頭的滋味,他們發現,江逾明的軍隊並非那些不堪一擊的地方武裝。
在與江逾明的軍隊交鋒後,金軍決定轉而欺負那些實力較弱的勢力。他們繼續在中原地區燒殺搶掠,所到之處,一片狼藉。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江南地區,他們正麵臨著更大的威脅。
金軍在江南地區,還麵臨著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氣候不適應。江南地區氣候濕潤,多雨多霧,與金軍熟悉的北方幹燥氣候截然不同。許多金軍士兵在來到江南後,紛紛染上了疾病,非戰鬥減員嚴重。他們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士氣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江逾明看著金軍的困境,心中暗自得意。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上演一場宋朝版的仁川登陸,攻打析津府。析津府,這座金軍的大後方,是金軍在北方的重要據點。如果能夠攻下析津府,不僅能夠切斷金軍的補給線,還能對金軍的後方造成巨大的威脅。
析津府,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在金軍的統治下,建立了有效的統治體係。城牆高大堅固,城防設施完備,金軍在這裏駐紮了大量的軍隊,以保衛自己的後方安全。
當金軍收到江逾明跨海出征的消息時,整個軍營都炸開了鍋。六皇子緊急召開會議,商討對策。會議上,各方將領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有的將領主張堅守析津府,憑借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物資,與江逾明的軍隊打持久戰;有的將領則主張主動出擊,在幽雲之地擊敗江逾明的軍隊,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
最終,六皇子經過一番權衡,決定采取進攻為主的戰術。他深知,江逾明的軍隊來勢洶洶,如果一味地堅守,可能會陷入被動。他想要在幽雲之地,與江逾明的軍隊展開一場決戰,一舉將其擊敗。
於是,金軍開始積極備戰。他們調集了大量的軍隊和物資,準備在幽雲之地與江逾明的軍隊一決高下。而江逾明這邊,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他深知析津府之戰的重要性,這場戰鬥不僅關係到他個人的前途命運,更關係到整個天下的局勢走向。
他親自率領著軍隊,乘坐戰船,跨海向析津府進發。一路上,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抵達了幽雲之地。當江逾明的軍隊出現在金軍的視野中時,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爆發。
雙方軍隊在幽雲之地上擺開了陣勢,喊殺聲震天。江逾明的軍隊士氣高昂,他們懷著對金軍的仇恨和對未來的憧憬,奮勇向前。而金軍也不甘示弱,他們憑借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頑強的鬥誌,與江逾明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
戰場上,刀光劍影,鮮血飛濺。每一寸土地都被雙方將士的鮮血染紅。江逾明站在高處,冷靜地指揮著戰鬥。他根據戰場上的形勢,不斷地調整戰術,尋找著金軍的破綻。而金軍的六皇子也在陣中,他大聲呼喊著,激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
喜歡複仇與奇遇請大家收藏:()複仇與奇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