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張浚:大宋的武夫還是靠不住的
字數:5772 加入書籤
長安作為當年的強漢,盛唐的古都,城池之高大,攻克之艱難,在趙靖的心中已經有了準備。
甚至在進攻之前,還專門找來了身邊的禁軍猛將楊再興,讓他關鍵時刻出兵協助。
雖然這一次因為陝州丟失,四川混亂,所以趙靖沒有直接調動兵馬進入川陝,但依舊是讓楊再興調動了最為精銳的一部分兵馬進入軍中。
與此同時,趙靖在進入川陝的第一時間就聯係到了當初戰場上被自己收服的折家軍最後一位統帥折可求。
讓折可求的兵馬暫代北伐禦前軍的位置,也算是讓趙靖有了自己可以信任的兵馬。
不過趙靖準備算是充分,可依舊沒有想到西北的戰事竟然會以這麽一個....詭異的方式進行下去。
首先就是這一場大戰的開始。
張浚讓權永興軍路經略使吳玠收複長安,同時環慶路經略使趙哲收複麟州、延州,直接打開戰場上的局勢。
這幾個地方雖然不能說是什麽要害之地,但絕對不容易拿下。
可趙靖親眼所見,吳玠帶兵直接殺入長安城下,親自帶領騎兵遊走,率先擊潰周圍的金人兵馬,讓長安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這一戰,吳玠一手箭無虛發的騎射功夫看得趙靖大為震驚,連呼牛...連呼厲害!
之後吳玠更是親自帶領敢死士猛攻長安城,在金人的拚死反擊之下,硬生生從金人的手中將長安城給奪了下來。
這一場大戰看完,趙靖整個人都忍不住變得沉默了下來。
他的確是不怎麽知道兵法,就算是讓他去打仗...大概率他也是用不出來什麽手段的。
可是他見識可不小啊!
尤其是跟著嶽飛廝殺了許久,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麽?
不說其他,就吳玠這一連串的手段,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名將了。
無論是戰場指揮,先弱後強,不斷提高自己的士氣,還是親自帶兵拚死衝殺,趁著大勝,憑借這股士氣直接先登破城。
吳玠對戰場的節奏把控得非常好,這一點趙靖甚至覺得他和嶽飛相比,都不算差。
不過正是因為如此他才驚訝...
“他既然有如此手段,那如今這局麵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想要問一問張浚是怎麽在有吳玠這等人物的幫助下,將西北搞成這個樣子。
長安都丟了,陝州也丟了,他直接將所有的兵馬交給吳玠,然後剩下的事情就在長安坐著不好麽?
當然,他這個問題也是想要問一問大宋,以及自己的這個原身。
嶽飛,韓世忠,如今又出來了一個吳玠,據說還有一個已經戰死的李彥仙...
好家夥,放眼兩千多年...放眼五千年華夏曆史,這幾個人都能夠衝到頂尖兒行列了。
大漢有一對兒衛霍就能夠成為強漢,大唐有一個李靖就能夠成為盛唐,宋朝有四個....嗯....他困守江南一隅...
“這不是廢物嗎!”
趙靖忍不住破口大罵,聲音之中頗有不屑的感覺。
一旁的楊再興並不知道趙靖心中想的是什麽,還以為趙靖是在看不起長安城中的金人,因此趕緊朝著麵前的趙靖解釋了起來。
“陛下也不要誤會,這一戰吳玠將軍的確是勇猛過人,他奪取長安取得這一場大勝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但這並不意味著金人就是真的無能。
這群女真人終歸還是草原上的種族,他們真正擅長的還是在平原上靠著戰馬馳騁廝殺。
而之前我等要不就是依靠城池和大營死守,等待反擊的機會。
要麽就是進攻對方的城池,並沒有真正能夠去見到金人的騎兵在草原上的威力。
但即便是如此,北伐襄漢的時候,即便是嶽家軍在麵對金人騎兵的時候,也沒有能夠輕鬆取得哪怕一次大勝。
一次次的死戰,最後不過就是和對方打得不落下風罷了。
而那個時候,我等還要有著極高的士氣,而對方則是受到了許多的限製,並且他們也不是金人最為精銳的騎兵。
這就是金人騎兵的區別。
我等....日後是要從西北出兵,定然要直麵金人最為強大的騎兵精銳,那個時候才是我等需要注意的地方。”
楊再興不僅僅是賊寇出身,他父親是真正和金人交過手的,甚至楊再興自己也是和金人交過手的猛人。
所以楊再興最是清楚金人是個什麽情況。
當趙靖聽到了楊再興的這些話語之後也是忍不住微微錯愕了一下,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臉上露出來些許苦澀的笑容。
但卻沒有直接反駁對方什麽,也未曾多說什麽。
“楊將軍的意思,朕已經記住了,日後在戰場上相遇的話,朕自然不會對金人有什麽輕視。”
趙靖作為皇帝,還是很明白進退對錯的,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接受了楊再興的諫言。
不過趙靖作為皇帝會如此,但另一邊的西北大將張浚心中可不是如此想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靖並不知道,就在吳玠收複長安以及趙哲收複麟州、延州的戰報送入後方,到達張浚的手中,告訴張浚首戰告捷後。
這位西北主帥的心中瞬間就大喜了起來,甚至不由自主地生出來了一種對金人的輕視。
這段時間,他雖然在西北失去了不少機會,被金人全程壓製,可依舊穩定了川陝的百姓民生,收攏了兵馬,真正掌握了西北的將領和大軍。
就算是這一次趙靖沒有北伐,其實張浚也打算在西北進行一次出擊,讓金人看一看自己的能力,找回自己的臉麵了。
如今他們還未曾真正開始,就已經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
其中環慶路經略使趙哲在說收複了大片土地之後,更是在戰報之中直言金人已經沒有了當年之勇,如今看來不過就是一群沒有什麽本事,就剩下享受的廢物罷了。
這些話語雖然得到了張浚明麵上的訓斥,可是看著眾多將士們看到了這封戰報後的喜色,也是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
隻感覺這一戰,才是他的真正本事。
尤其是這一次還有趙靖存在,這對於張浚來說就更加的重要了。
“官家在西北親自觀戰,這一戰正好讓官家好好看看,我大宋可不是隻有那些武夫當道。
我等這些大宋的名臣,才是真正可以為大宋扛鼎之人!”
張浚的心中忍不住出現了這些話語。
若是趙靖就在他的身邊,恐怕會因為這些話語對張浚直接下令扒掉他身上所有的官職。
隻可惜,知人知麵不知心這句話...在這一刻徹底被證明!
張浚在進入西北之後,先是認識了手段奇絕,但是就喜歡兵行險招的李彥仙,又遇到了為心中一己之私,數次不顧自己的命令的狂徒曲端。
已經讓這位大宋名臣,政和八年進士出身的西北大將徹底對武夫寒了心。
也算是張浚的運氣不好,他沒有遇到近乎於完美的將領嶽飛,反而是遇到了曲端這種幾乎是五代時期殘留的標準武將。
能力之強沒人能夠否認,但是特立獨行,為了一己私欲什麽都可以不管不顧的也是這種人。
他們如果有機會,一定不會放棄將自己的上司,甚至是主君給一刀剁了,然後自己成功上位。
張浚當初毫不猶豫地將曲端拿下,也是擔心他和五代之中的那些人一樣,尋找機會殺了自己,然後占據川陝成為一路真正的諸侯。
別說不可能,這事兒...大宋每一個臣子都不陌生!
而曲端給張浚的印象太差了,導致張浚這個本身就算是標準文臣掌兵的家夥,對於這些純粹的武將就更加的看不起了。
尤其是張浚不同於杜充這種嘴炮,這家夥雖然是文官出身,但他真的很會打仗。
哪怕是趙靖現在看著張浚就頭痛,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家夥在西北做得不錯。
無論是百姓還是團結義軍,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對外擴張,提升士氣,他做的都很好!
除了自己的運氣不好...
或許是因為曲端的原因,或許是張浚本身就有對武將們的不信任。
所以他看重李彥仙卻沒有真正去接納李彥仙,更加沒有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到李彥仙的身上,從而導致了李彥仙的陣亡。
這件事情,張浚同樣有責任,但他並不這麽認為而已。
也正因為這種不信任,他力排眾議重用曲端,卻又一怒之下弄死了曲端。
再之後更是因為曲端的緣故,直接導致了他對西北將領進一步的不信任。
對曲端,或多或少有冤殺的嫌疑,但殺了他卻也沒什麽。
可他這些年也在軍中上下其手,安插自己所信任的人,對自己不信任,或者看不上的可謂是毫不客氣。
因此他掌控西北大軍的同時,也代表著有大量的西北將領因為張浚的緣故從而選擇了離開。
離開大漢,自然是投降了金人或者是其他什麽勢力,讓這些原本為大漢衝鋒陷陣的將軍變成了大宋的敵人。
當然,這裏麵也的確是有些禍害,但卻也不乏真正的猛士和忠心...原本忠心之人。
事到如今,張浚再多說其他的什麽也沒有意義了,他現在想要做的就隻有一件事情。
“讓官家好好看看,大宋最終還得靠我等!”
喜歡大宋暴君請大家收藏:()大宋暴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