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八女投江
字數:4349 加入書籤
防護欄是順著山脊往山穀這邊兩米的地方修的,全部采用碳化後的粗圓木,直接順著大樹往上堆,連固定用的木樁都省了,高度能有近五米。
大貓是會爬樹的,所以防護欄外側,不管碳化的圓木還是作為木樁的大樹,都釘滿了商城裏買的鋼釘,裸露在外麵的能有近四十裏麵長度,這會正有三十個鬼子在往釘子上刷油漆,防止雨水把鋼釘鏽化了。
圓木和作為木樁的樹都很粗,而且布滿鋼釘,野豬不敢撞,大貓爬不了,野狼鑽不進,胡力很是滿意,順著防護欄轉了一圈後回了村子。
食堂那邊王嬸和李嬸正好在敲銅鑼,通知大家開飯了,聽到鑼聲,想到那鮮美的黑魚湯,胡力加快了腳步。
今天夥食很豐盛,有菌子燉野雞,有野山羊手把肉,還有一盆翠綠的野菜和一大盆黑魚湯,胡力端著一竹碗米飯,抱著小丫你一口我一口的胡吃海塞,滿嘴流油。
山穀西邊有一大片毛竹林,勞工裏麵有個祖傳竹子製作手藝的啞巴,姓什麽叫什麽說不出來,也不識字,三十多歲,防護欄修到那邊時他自己默默的拖回幾個大毛竹,不聲不響的做了好多竹碗、竹筷、竹勺子作為餐具。
胡力知道後一陣新奇,隨後讓李二狗安排人跟在他後麵學習和幫忙,又在商城買了幾套工具給他。
現在眾人坐的椅子,飯桌,衣櫃什麽的都是他帶人做出來的。
胡力看一圈這一桌坐著李大爺,李二狗,和王姐周哥後道“我準備等那邊房子全部蓋好後就離開這裏,以後這邊你們幾個商量著來。”
王姐和周哥知道胡力是要走的,李大爺道“娃子,現在世道這麽亂,幹嘛非要出去?在這裏待著多好。”
胡力卻搖搖頭道“老爺子,正因為外麵鬼子還在,所以我還不能安心待在這裏,等趕走鬼子我才能安心,而且這期間我也會找空回來的。”
李大爺放下竹碗,拿出煙杆,塞好煙絲後又吧嗒吧嗒抽了起來,氣氛一下也壓抑起來,好一會李大爺才道“唉~大爺年齡大了,想去打鬼子也做不到,讓你這娃子去打鬼子,心裏總不得勁,要不讓二狗和你一起去吧。”
李二狗已經是他老李家獨苗了,要是死在外麵可就徹底斷了香火,李大爺是舍不得的,可是看到胡力這麽小都要去打鬼子,也就把那份不舍放下了,鬼子不打跑,往後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
胡力聽李大爺這麽說 ,想了想道“大爺,二狗叔不能走,你也看到了,這裏盡是些老弱婦孺,我走後還要他帶著一些人組織力量保護這裏。
我都想好了,下午就開始找些人開始訓練,不說打鬼子,起碼要帶槍巡視防護欄,防止野狼扒洞從護欄下麵進來,萬一沒看住後果很嚴重啊。”
看到氣氛不對,胡力笑著道“我給咱現在這裏起了個名字叫桃源村,以後圍著湖泊邊種一圈桃林,還有村子裏也要種,讓桃源村名副其實。”
幾人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一個個呆呆想著那樣的景色,情不自禁露出笑容,不敢想象那樣的日子有多美好。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到了十月十八日。
這天一早,大夥就忙碌起來,因為新房子已經建設好了,磚石泥混合牆壁,屋頂用毛竹先做好防雨水,然後外麵鋪上厚厚的茅草保溫。
村子中間是一個大倉庫,倉庫前麵一排屋子作為食堂,裏麵是通的,可同時容納四五百人用餐,裏麵已經擺滿了一張張竹桌子和椅子。
食堂前麵相隔不遠幾間屋子作為村支部,中間用兩道圍牆連接作為院子,支部門前是個不寬的走道,再往前就是一片桃林,一直延伸的湖邊。
倉庫左右各三排和倉庫後麵三排四合院,共一百多套,目前算是集體,所以沒按人頭分房子,還是男女分開住,要是期間有人組建新家庭,才會分一套四合院。
村子東邊一條寬闊的土路穿過打穀場,一路順著湖邊向南延伸,土路兩邊栽種著桃樹。
村子到胡力的四合院靠近山體那一塊是果園,裏麵混栽著桃樹、梨樹、杏樹等果樹,裏麵一群雞崽子正找吃。
湖裏一群小鴨鵝遊著,這些都是胡力花費大價錢在商城買的後世品種,目前就養這些,有機會去草原抓一些黃羊什麽的來養著。
今天住新房子,這算是桃源村目前最熱鬧的事,食堂裏,王嬸李嬸和一群女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
男人們搬完家具什麽的,都聚在打穀場這邊,看著田裏的冬小麥,和那一塊塊綠油油的蔬菜。
遠處二十幾頭牛正在低頭吃著草,看著這景色,李大爺他們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這日子總算有盼頭了。
遠處,李二狗帶著一隊二十人的巡邏隊背著槍正往回走。胡力抱著小丫,站在人群裏,小丫頭嘴裏被胡力塞了一顆棒棒糖,正美滋滋的吃著。
那些鬼子建設完這裏,就被胡力收回小世界繼續改造去了。
艾麗絲這會急匆匆的向胡力走過來,到了跟前,從手裏文件夾裏拿出一紙電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山穀南邊山頂,已經被胡力安裝了仿真全向天線大鬆樹,針對冰城接收著各種電波。
胡力一隻手抱著小丫,另一隻手拿過電文看了起來,電文裏記載了鬼子正在追逐東北抗聯,通過電報指揮圍追堵截。
胡力皺起眉頭,在腦海裏和小a溝通著,想知道曆史上近段時間鬼子有沒有什麽大動作。
“宿主,有的哦”隨後一段文字在腦海顯示出來。
1938年夏,鬼子關東軍對鬆花江下遊展開“三江大討伐”行動,東北抗聯第4、5軍決定向西轉移,遭日軍圍追堵截 。
10月,東北抗倭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去路,其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分別是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抗聯戰士發現倭軍後急忙向外衝,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臥倒。
待大部隊被倭軍逼近,情況危急時,冷雲果斷組織女戰士墊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倭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
大部隊乘機突出包圍圈,但當發現八名女戰士未衝出時,多次組織營救,因倭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
八名女戰士背水作戰至彈盡,麵對倭偽軍逼降,誓死不屈。
冷雲堅定地說:“同誌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 她們投出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臥倒,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
胡力看了看日期,把小丫一把塞進旁邊王姐手裏,對著艾麗絲道“集合隊伍~”
眾人被胡力這一嗓子嚇一跳,紛紛圍過來問出了什麽事。
胡力擺手道“事情緊急,等我回來再說。”
說完轉身就往自己住的四合院那邊跑去,竹林外麵空地上,兩架阿帕奇和兩架支努幹被防雨布蓋在那裏,這會已經扯下雨布。
旁邊小軍營裏,一百一十名特種機器人,已經開始登機。
胡力覺得機器人比較劃算,穿上全套作戰裝備,平時就讓他們待在軍營裏不出來,也沒人會看出來,所以又買了兩百個,這裏留下一百一十名,剛好四架直升機能全部裝完,另一架支奴幹早從緬國回來了。
八女投江挺令人惋惜的,她們分別是冷雲23歲,胡秀芝20歲,楊貴珍18歲,郭桂琴17歲,黃桂清20歲,李鳳善隻有16歲,安順福22歲,王惠民最小,年僅13歲。這些英勇的女性展現出了偉大的抗日精神。
此事件發生的具體日期我沒查到,隻查到是1938年十月,大概在十號到二十號前後,所以我直接寫是十八號,不保真,所以在這裏說明一下。)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