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大洋彼岸的味覺紐帶

字數:1746   加入書籤

A+A-


    "顏宴號"美食列車橫跨歐亞大陸,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港。沈千顏帶著團隊換乘郵輪,目的地是萬裏之外的美洲大陸。在甲板上,她望著翻滾的海浪,手中《萬宴譜》再次顯字:"渡重洋,尋根脈,味同源,心相連。"小包子調試著船上的衛星通訊設備,突然發現美洲原住民烹飪論壇上,正熱烈討論著他們在敦煌複原胡餅的視頻。
    首站墨西哥城,古老的阿茲特克金字塔下,沈千顏拜訪了堅持用石磨研磨玉米的家族。當看到對方用類似中國陶甕的器皿發酵麵團,她立刻聯想到《萬宴譜》中記載的"甕藏發酵法"。龍鳳胎興奮地穿梭在當地市場,小糯米記錄下仙人掌果實入菜的技巧,承淵則跟著街頭廚師學習製作傳統"塔可"。
    然而,團隊在采購香料時遭遇刁難。當地香料商被競爭對手收買,拒絕出售稀有品種。關鍵時刻,曾觀看直播學習胡餅製作的墨西哥主婦們自發組織起來,帶著自家珍藏的香料前來支援。一位老婦人顫抖著捧出祖傳的陶罐:"這是我祖母留下的胭脂樹籽,用它做的醬料,能讓食物有太陽的味道。"
    郵輪繼續北上,停靠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的粵菜館裏,年逾九旬的老廚師握著沈千顏的手老淚縱橫:"我做了一輩子雲吞麵,卻始終調不出兒時的湯底味道。"小包子通過分析老人口述的配方,結合《萬宴譜》中的"吊湯八法",發現關鍵在於用陳年火腿與幹貝交替熬製。當改良後的湯底端上桌,老廚師嚐了一口便泣不成聲:"是這個味,是我父親在唐山老家做的味道!"
    在加拿大魁北克,團隊遇到更大挑戰。當地引以為傲的楓糖產業因過度工業化,傳統熬製技藝瀕臨失傳。沈千顏帶著孩子們住進楓糖農場,跟著原住民學習用樺樹皮容器收集樹液,在露天篝火上慢慢熬煮。小糯米將中國古法炒糖色的技巧融入其中,創造出帶有焦糖香氣的新型楓糖醬。當這種結合中西技藝的產品上市,年輕人爭相購買,古老的楓糖節也因此重獲生機。
    南美之行充滿驚喜。在秘魯利馬,他們發現當地 ceviche酸橘汁醃魚)的醃製手法,竟與中國沿海地區的魚鮓十分相似。通過查閱當地史料,證實16世紀就有中國水手將發酵技藝帶到這裏。更意外的是,在巴西裏約熱內盧的貧民窟,一位黑人廚師用廢棄油桶改造的烤爐,製作出風味獨特的烤肉,這種因地製宜的智慧讓沈千顏深受啟發。
    返程途中,郵輪遭遇暴風雨。危急時刻,各國船員和乘客自發組成人鏈搬運物資。沈千顏帶領團隊在搖晃的廚房裏熬煮薑湯,用《萬宴譜》中記載的"暖胃驅寒方"加入當地香料。當熱湯送到每個人手中,不同膚色的人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家鄉的美食故事。這一刻,驚濤駭浪仿佛也變得溫柔。
    回到京都,"顏宴"總部收到來自全球的感謝信。墨西哥的主婦們寄來親手編織的餐墊,舊金山的老廚師托人送來刻有"味通四海"的印章,巴西的黑人廚師則分享了改良版烤肉爐的圖紙。沈千顏將這些珍貴物件陳列在新建的"世界味覺博物館",其中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從世界各地收集的不同材質的火種容器——陶罐、樹皮碗、貝殼...
    在博物館開幕式上,沈千顏對著鏡頭舉起《萬宴譜》:"這本書教會我們,真正的傳承不是固守陳規,而是讓古老智慧在交流中煥發新生。當紐約的披薩師傅學會用敦煌的發酵法,當北京的廚師嚐試秘魯的調味技巧,美食就成了連接世界的紐帶。"
    夜幕降臨,博物館外亮起象征各國美食的彩燈。沈千顏與家人並肩而立,靳仲廷攬著她的肩,龍鳳胎牽著弟弟妹妹嬉笑打鬧。遠處,"顏宴號"列車再次鳴笛啟程,這一次,它的目的地是更加遼闊的遠方。
    喜歡替嫁後被植物人老公寵上天請大家收藏:()替嫁後被植物人老公寵上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