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枝葉總關情

字數:1805   加入書籤

A+A-


    百年香樟樹下銅壺輕沸,王阿婆眯眼湊近石桌上的銅鏡,鏡麵倒映著茶芽舒展的姿態:"這光影比俺們山裏的野菊花還鮮亮!"李叔用竹枝輕點鏡框邊緣,泛黃的相片裏光伏茶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當年舉著火把巡山的日子,哪能想到如今能看清百裏外的茶芽"
    山風掠過晾茶架,帶起一串清脆銅鈴聲。老人們相視而笑,將新焙的茶餅裝進竹篾筐,筐底墊著印有雲紋的粗麻布。
    村口戲台改的畫坊裏,春妮握著特製畫筆在宣紙上塗抹。顏料遇紙即顯青翠茶田,筆尖遊走間蹦出個圓滾滾的鐵家夥。"爺爺教的竹編紋樣怎麽變成鐵疙瘩了?"她拽著支教老師的衣角。老師笑著展開百年茶廠的老照片:"你看這采茶機上的銅鈴鐺,和畫裏的鐵獸眼睛倒有幾分神似"
    暮色降臨時,孩子們抱著竹編的機械螳螂嬉鬧。不知誰喊了聲"開飯啦",整座茶山突然亮起螢火蟲般的燈籠,映得竹牆上百年茶經若隱若現。
    張嬸握著祖傳的茶湯筆在綢緞上懸停,深淺不一的碧色漸漸勾勒出纏枝蓮紋。老繡娘摸著布料輕歎:"這顏色倒像當年給宮裏娘娘裁衣裳用的茶青染料"質檢師傅背著手踱步,忽然駐足輕敲綢麵:"這針腳比上回密了三分,能多換二兩金駿眉"
    門外傳來銅鑼聲,上海來的客商正在品鑒新到的茶布旗袍。流動的花鳥紋樣讓眾人嘖嘖稱奇,最年長的客商突然紅了眼眶:"這針法,和我太奶奶留下的旗袍倒是一脈相承"
    改造後的老茶館裏,檀香與茶霧纏繞。阿芸捧著刻有魚鱗紋的陶壺,看支教老師用竹筒演示注水:"水溫九十二度,就像山泉跳過三塊青石板"阿芸卻盯著壺嘴升騰的熱氣出神:"這霧氣攀著壺壁的模樣,倒像極了奶奶撒茶葉的手勢"
    窗外忽然響起竹哨聲,驚起滿樹白鷺。孩子們追著竹製風鈴跑過青石板路,風鈴上係著的紅布條寫著"平安"二字。
    創業基地的沙盤前,投影著虛擬茶園。王磊指著空中光點:"我在省城學的本事,能讓每片茶葉都帶著山野氣息"發小們圍著光影爭論,有人突然拍腿:"對了!用老茶廠的水車造型做茶具支架,肯定受歡迎"
    電子屏突然閃爍,杭州來的消息說智能茶具項目需要繡娘。阿芸的名字在名單上忽明忽暗,像極了窗外跳動的燭火。
    村史館的銅鈴突然叮當作響。巡山的老周舉著竹筒大喊:"東邊林子冒煙了!"遠處立即傳來此起彼伏的銅鑼聲。護林員們背著竹簍從四麵八方湧來,竹篾鬥笠在陽光下泛著青光。
    濃煙中升起三架竹製飛行器,載著滅火彈精準撲向火源。老支書摸著腰間的竹哨:"這鐵鳥倒是比當年的火把快得多,就是少了燒荒的草木味"
    廚房窗欞透進晨光,李嬸掀開砂鍋蓋子。酸菜魚的香氣驚醒了正在調試竹製灶具的年輕人:"三號桌加辣!"李嬸笑著撒了把朝天椒:"這智能灶台省事,就是沒了柴火飯的煙火氣"
    後院傳來搗茶聲,張叔盯著石臼裏泛著金光的茶籽:"這顏色看著就養人,該讓老趙頭也來嚐嚐"突然有麻雀掠過石臼,驚得茶籽四濺,在晨光中劃出金色弧線。
    村口廣場的茶花木牌次第亮起。老人們圍著刻有雲紋的木樁討論,年輕人舉著竹筒拍攝茶田,孩子們追著移動茶攤嬉笑奔跑。
    陸明川站在觀景亭裏,看山風拂過層層茶浪。遠處智能灌溉係統噴出的水霧,在夕陽下幻化成八個飄逸的草書大字——那是爺爺生前最愛的《茶經》名句。
    喜歡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