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南宋亡
字數:2966 加入書籤
童貫臉色一變,猛地站起身:“何事如此慌張?”來報之人喘著粗氣:“劉光世將軍的八萬大軍,在途中遭遇華軍埋伏,全軍崩潰,劉將軍和張俊都已投降華軍,如今華軍正帶著降軍在江寧府外麵叫陣!”
童貫隻覺腦袋“嗡”的一聲,差點站立不穩。他沒想到劉光世如此不堪一擊,這可是他寄予厚望的救兵啊。
童貫在屋裏來回踱步,心中慌亂不已。此時他深知江寧府危在旦夕,自己若不趕緊想辦法,隻怕性命不保。突然,他眼睛一亮,他想到自己也可以投降免死。畢竟華軍一向有善待降將的名聲,自己雖然是太監王爺,但手中有實權,還有軍隊,華軍或許不會太過為難自己。於是,童貫急忙命人準備降書,表明自己願意投降的心意。
他又讓人收拾了些金銀財寶,打算作為見麵禮獻給華軍將領。童貫並不是沒有想過反抗 ,而是因為現在他手中真的沒有大兵團了,江寧府就隻剩下了兩萬士兵了,他又沒有以少勝多的本事,除了投降真的沒有什麽出路了。
安排妥當後,童貫帶著幾個親信,戰戰兢兢地出城去迎接華軍。當看到許貫忠的軍隊時,童貫立刻跪地,雙手捧著降書,聲音顫抖地說:“罪臣童貫願降,還望將軍收留。”
許貫忠看著跪地的童貫,心中冷笑,這個太監在朝堂上壞事做盡,如今落得這般下場也是咎由自取。不過他主動投降自己也不好殺他。
但他還是決定暫時收下童貫,畢竟能不戰而讓江寧府的重要人物投降,對自己的軍隊來說也是好事。許貫忠下馬扶起童貫,說道:“既已投降,便隨我一同進城,若真心歸順,自不會虧待你。”童貫忙不迭地點頭,心中暗暗慶幸自己做出了投降的決定。隨後,許貫忠帶著童貫等人,浩浩蕩蕩地向城裏麵進發。
隨著童貫的投降,江寧府順利被華軍占領。許貫忠迅速安排士兵接管城防,維持秩序。
至於還在皇宮的皇帝趙子鬆聽聞了趙子鬆聽聞童貫投降、江寧府被占,頓時癱坐在龍椅上,臉色煞白如紙。他怎麽也想不到,劉光世大軍竟如此輕易就潰敗投降,如今江寧府落入敵手,自己已是甕中之鱉。皇宮內一片混亂,宮女太監們四處奔逃,尖叫聲此起彼伏。
趙子鬆身旁的近侍戰戰兢兢地說:“陛下,如今華軍已進城,我們該如何是好?”趙子鬆絕望地閉上眼,心中湧起無盡悔恨,但此時已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許貫忠帶著一隊士兵闖入皇宮。趙子鬆強裝鎮定,站起身怒喝道:“大膽逆賊,竟敢犯上!”許貫忠卻毫不畏懼,冷冷道:“趙子鬆,你如今大勢已去,還請束手就擒,以免生靈塗炭。”趙子鬆身子一顫,癱倒在地,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最終,他無奈地低下了頭,乖乖投降,大宋這剩下半壁江山,就此落入華軍之手。
許貫忠倒是沒有私自處理趙子鬆,而是派一千精兵將其押回東京,交由徐駿處置。
緊接著,許貫忠毫不猶豫地派遣軍隊去接收周邊的州縣,同時還派遣使者分別前往豐城縣和秭歸,勸說吳玠和王稟等人投降。
這一次接收的宋軍降兵數量驚人,竟然多達七萬人!再加上許貫忠自己帶來的九萬人馬,他手中的兵力瞬間膨脹到了十六萬之眾。
然而,盡管擁有如此龐大的兵力,許貫忠仍然麵臨著一個強大的對手——方臘。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方臘的援軍終於姍姍來遲。他們一路緊趕慢趕,好不容易抵達了距離江寧府僅有二百裏的地方。可就在這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童貫竟然不戰而降,江寧府已經被華軍成功攻克!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方貌氣得暴跳如雷,他破口大罵道:“童貫這個廢物,簡直就是個軟骨頭,竟然如此輕易地就投降了!”
憤怒過後,方貌稍稍冷靜下來,他轉頭看向身旁的鄧元覺,焦急地問道:“國師,事已至此,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是否還要繼續前進呢?”
鄧元覺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現在已經太遲了,華軍既然能夠迅速拿下江寧府,說明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覷。而且,南宋如今已經徹底完蛋,我們就算繼續攻打,恐怕也難以占到便宜啊。”
方貌問道:“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
鄧元覺目光堅定道:“依我看,我們應暫且退兵,保存實力。華軍雖強,但剛占領江寧府,必定要花時間穩固統治。我們可在後方厲兵秣馬,等待時機。”方貌皺著眉頭,心中仍有不甘:“難道就這麽放棄?”鄧元覺搖頭:“並非放棄,而是以退為進。待華軍內部出現矛盾,或者他們與周邊勢力發生衝突時,我們再趁機出擊。”
方貌思索一番,覺得有理,便下令撤軍。與此同時,許貫忠得知方臘援軍退兵的消息後,也不敢大意。他一邊加強江寧府的防禦,一邊安撫降軍和百姓。他深知,方臘勢力依然強大,不可掉以輕心。
而遠在卞京的徐駿,在得知江寧府被攻克的消息後,十分欣喜,開始謀劃下一步的戰略布局,準備將勢力進一步擴張,統一全國。
這時聞煥章問道:“陛下你打算怎麽處置趙子鬆啊?”
徐駿想了想,趙子鬆無關緊要,正統皇帝趙佶都已經被他貶為了安樂公了,趙子鬆還不是正統,自己不殺就已經是寬宏大量了。
徐駿便說道:“就將他也封為個伯爵吧,給些薄祿,讓他安度餘生。”
聞煥章點頭稱是。接著,徐駿又道:“如今江寧府已得,周邊州縣也在接收中,接下來便是要穩固這半壁江山。”
聞煥章建言:“陛下,可先派能臣去治理新占之地,安撫百姓,恢複生產。同時,對降軍要妥善安置,恩威並施,使其真心歸降。”
徐駿認可地點頭,隨即著手安排相關事宜。他挑選了一批有能力的官員前往江寧府及周邊州縣,又對許貫忠發來的降軍名單細細查看,準備親自召見一些降將,以彰顯恩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