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人參娃娃9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A+A-


    些許好奇,並未占用裴堯寧太多精力。
    他此番隻是路過送信,手裏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亟待處理。
    次日辰時,鄧先生挎著書囊遲了一些才來。
    兼任多職的瘸腿仆役開了門,像往常一樣迎了夫子進來。
    清矍枯瘦的鄧先生緩步徐行,走向南書房方向。
    書房外大槐樹下,鄢夫子托著青白冰裂紋的茶壺,緩緩往杯中傾倒。
    他不疾不徐的滿斟一杯,雙手捧起奉向鄧先生說。
    “先生,可願與鄢某共飲?”
    鄧先生匆忙放下書囊,躬身接過茶杯回禮,“不勝榮幸。”
    二人於石桌邊對坐,以茶為引交談漸深。
    隻幾句,鄧先生便意識到麵前鄢兄乃是遠超尋常讀書人的通儒達士。
    他將姿態放得更低了一些,虛心向前輩求教。
    這邊氛圍恰好,挨著南書房的廂房裏又是一場枕頭大戰。
    “拴住,先生都來了,你還睡著像什麽樣子?快起來!”
    阿藿把眼睛都沒完全睜開的周周推到桌前,一邊給他梳頭發,一邊催促丫頭趕緊給少爺擦臉。
    在兩個人的同心協力下,沒到一刻鍾周周就被拾掇得能見人了。
    他揉著眼睛,迷迷糊糊的發出疑問。
    “先生今天不是不來了嗎?我還想補覺呢。”
    “補什麽覺,先生就是來晚了一些,趕緊出去!”
    急匆匆的娘親把小兒子推出房門,立刻就換了一副形象。
    她在周周背後輕輕按了一下,提醒小兒子注意禮儀。
    周周端正身姿,步履安詳的走到槐樹下,低聲向師長致歉。
    “先生見諒,學生昨日太過疲乏,這才睡過了。”
    “無事,我亦是。”
    清矍中年人擺擺手,讓懵懂的學生站在一邊旁聽。
    他和鄢夫子聊的內容不算深奧,但在才識短淺的周周聽來,還是有點一知半解。
    但說一知半解也不對。
    畢竟經過現代社會知識大爆炸的洗禮,有時候周周又能想起來一些深奧的解析片段。
    當鄢夫子講到某些契合的點時,他就不自覺表露出讚同的神情。
    “趙小公子似乎很有感觸,不妨分享一下?”
    兩名夫子都看向他,讓周周感受到一股來自教師的無形壓力。
    小少年認真想了下,捋順思路說出自己的想法。
    盡管無頭無尾,但結論還是清晰的。
    鄧先生感慨萬千的聽完,望向學生的眼神又惋惜了一些。
    “如此天分,著實……”
    憊懶兩個字沒說出口,但周周從鄧先生臉上看到了。
    他垂下眼皮,表麵不好意思實質上卻心存僥幸。
    反正他哥已經從軍建業了,就不用他也特別特別努力了吧…?
    總是安安逸逸的少年向來沒什麽緊迫感,天生隨遇而安。
    夙夜不懈、宵旰攻苦對他來說,更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
    這種性格落在富家公子身上,倒也恰當。
    雖說趙家一年前才成為富戶,但也不是格格不入。
    鄢夫子見多了憑興而學的公子王孫,倒不奇怪趙小公子的表現。
    “學業非一蹴而就,徐徐積累,終會有成果,無須急於一時。”
    “鄢兄所言甚是。”
    收到宿儒前輩的建議,鄧先生連連點頭。
    黑林一個方寸小鎮,除了縣令之外,便隻有幾名秀才還拿得出來。
    可與鄢夫子這樣博通經籍學無所遺的文士比起來,同樣黯然失色。
    舉人?進士?
    作為一名小小童生,鄧先生仍受限於一府之地。
    未見天地廣大,他並不清楚以鄢夫子的學識該是怎樣的功名。
    但無論如何,都該是遠超秀才之列的存在。
    教授學生的間隙裏,鄧先生同樣如饑如渴的向鄢夫子求學。
    他以求學者自居,自稱為晚生後學。
    即使萍水相逢,鄢夫子也不吝賜教。
    一天的時間,都耗費在了書房裏。
    三公子倒是閑散,帶著隨從出去采買,日暮才歸來。
    夕陽西下,實在無法久留,鄧先生這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阿藿依舊不太露麵,趙爹在貴人麵前同樣也犯怵。
    好不容易熬到第三天客人離去,一家子都鬆了口氣。
    關於趙斬生有了意中人的事情,周周沒直接告訴父母。
    下個月寄信時,他寫下爹娘的掛念,才捎帶著問了幾句。
    這次回信來得快了一些,在第二份家信寄出之前就回來了。
    按趙斬生的意思,是想定下以後再知會父母。
    尊重哥哥的想法,周周沒有向爹娘透露半分。
    三月到六月,趙家的生活平靜安穩,沒有任何起伏。
    時隔一年,本省學政再次巡回到秦州府,舉辦院試。
    縱使年過不惑,鄧先生科舉之心依舊不減。
    他提前請了假,回家潛心溫書複習。
    七月放榜,果然考中了秀才。
    與之前的盧先生一樣,鄧先生教完半年期限也委婉的請了辭。
    阻攔他人前程的事情,周周自然不會做。
    好聚好散,他還給先生送了一份臨別謝禮。
    投桃報李,鄧先生也給趙小少爺留了一本批注詳細的合訂本四書。
    之後周周再流露想聘請老師的意圖,都不用他再前去拜訪,就有人上門自薦。
    又送走一名毛遂自薦的童生,周周吩咐管家暫且閉門。
    這幾日來拜訪的童生,不說學問怎麽樣,就沒有合周周眼緣的。
    他不想倉促決定,也不願意委屈自己。
    所以,還是暫避風頭好了。
    這一避就避到了金秋九月。
    秋高氣爽,正是登高的時候。
    在周周的帶領下,每一個節氣趙家都會出去遊玩。
    管家,兩名仆役,加之服侍阿藿的丫頭,大部分時間都會跟著出去。
    偶爾也會帶上廚娘,就地野炊。
    家裏隻留一個瘸腿老仆,看門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