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人性如此
字數:7613 加入書籤
林嵐玉的數學好麽?
雖然不敢吹牛皮,說一定就比古人厲害多少。
但上輩子能憑自己的本事考上一所還算不錯的大學,她對自己的水平還是有一定的自信的。
隻是即便如此,她也從來不敢小瞧了古人的算賬能力。
至少她身邊最親近的兩位女性,不管是穆晚秋還是林黛玉,她們在管家理賬方麵,就都表現的異常出色。
林嵐玉雖說能仗著上輩子所學的知識體係有技巧的偷點懶,但若說想比她們二人做的更好,卻也並非易事。
更何況,正如林瑞安所說,她名下如今的產業已然不少,再加上即將正式啟動的女學,以及她日後定然會越來越多的莊子。
雖說水溶撥給了她不少人手,足以確保她這些產業都能正常運行,但若能多一個人才,而且還是能開班授課的人才,誰還會嫌少不成?
至於這位先生已經年過半百,且夫妻二人獨子早逝,兒媳改嫁,膝下如今隻剩下一個小孫女,若能請動這位先生出山,她勢必得為其養老這一點兒,那就更不成問題了。
不僅是老先生夫妻二人,小姑娘稍大一些,也可以送去女學讀書。
日後若小姑娘能得了她爺爺的真傳,又願意留下,她連小姑娘的就業也能包圓了!
資本家屬性逐漸展露無疑的林嵐玉,露出一個燦爛又真誠的笑容。
並主動表示,左右她也不趕時間,不如跟著兄長一起去拜訪這位老先生?
畢竟是她要用人,親自拜訪,更顯誠意不是?
但林瑞安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林嵐玉的提議。
林嵐玉震驚,林嵐玉不解,林嵐玉看向林瑞安的眼神兒裏甚至還帶著幾分控訴。
“為什麽?!”
“出發前,父親曾特意叮囑過,此事需得低調。
老先生畢竟隻是個鄉紳,且而今住在鄉下,四鄰都是認識一輩子的鄉親。
咱們本就是貿然登門拜訪,若老先生答應此事也就罷了,若是老先生不願意,妹妹的身份難免為老先生一家帶去困擾……”
說白了就是,嫌棄林嵐玉是個郡主,若被人知道了人家老先生一個鄉紳,竟然拿喬拒絕了堂堂郡主的親自邀約,未免顯得有些過於不識抬舉。
日後林嵐玉自己倒是幹脆利落的走了,可這事兒傳出去,對老先生一家不好。
甚至可能因此引來一些喜歡擅自揣摩上意的官員的惡意。
林嵐玉:……
行吧!
是她考慮不周了,還是她爹顧慮周全。
不過林嵐玉也沒有如計劃中的那樣,照常趕路,而是在與林瑞安分別的地方尋了驛站,多等了一日。
左右他們車馬隊伍龐大,走的也慢,稍微等一等,隻要那位老先生願意隨她走,即便林瑞安他們出發的晚,也不需要費多少功夫就能趕上。
若是老先生覺得年紀大了,隻想留在家鄉,那她們也不過多修整一日,不妨礙什麽。
兄妹兩人說定了,林瑞安便徑自騎馬離開。
惜春對這位老先生似乎頗有幾分興趣,先前礙於林瑞安在場,沒有多問。
這會兒隻剩下姐妹兩個,且她們又在驛站休整,她便好奇的問起林嵐玉,對這位老先生隨她們走這事兒,有多少把握?
雖說林嵐玉與林瑞安說的是“左右不妨事”,才休整一日等待。
但以惜春對林嵐玉的了解,分明是覺得,林嵐玉對這件事頗有幾分把握,才會願意這樣等待。
隻是她昨天想了許久,也沒想明白,林嵐玉既不了解這位先生的性子,對方也不清楚她的品性。
且從林瑞安的描述中,這位先生是頗有幾分傲骨的,並非輕易能夠說動之人。
既然如此,林嵐玉的自信是哪裏來的?
麵對惜春的這個問題,林嵐玉倒是沒故作神秘,隻是又覺得有些不知道該怎麽去講。
畢竟,她不了解那位老先生,她難道還不了解人性嗎?
上輩子,哪怕她爸媽還活著,隻是帶著他們的兒子,常年在城市生活,一年到頭也不怎麽回老家,她跟爺爺奶奶就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村裏人有意無意的“中傷”。
那些人或許並非是全然的惡意,甚至他們家中真正遇上事情的時候,大部分人也都是會願意主動伸出援手的。
但這並不妨礙平日裏沒事的時候,他們將自家的事情當做談資,翻來覆去的說。
甚至對著當時還是孩子的她,說一些挑撥之言。
更別說如今老先生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偏手上還頗有幾分家底兒。
某些時候,有些“遠親近鄰”的惡意,甚至比之陌生人都還要大一些。
偏這位老先生還是個有傲骨的主兒,怕是就更受不了這些微妙的惡意。
更別提,他們二人如今上了年紀,小孫女卻還小。
即便他們二人不畏懼這些,難道還能不為家中唯一的小輩考慮?
隻是這些,隻是林嵐玉出於對人性的,略帶惡意的揣摩,得出的推測。
卻不好對惜春直說。
想了想,她也隻能挑揀著最後這點兒,笑著對惜春解釋。
“老先生夫妻二人年歲都不小了,家中如今卻隻剩下他們夫妻二人和一個小孫女。
固然故土難離,可這裏的鄉鄰都清楚他們家的情況。
日子久了,難免有人動了不該動的心思,覬覦其家財倒還罷了,怕就怕有人動了吃絕戶的念頭,卻又不肯好好對待他們家唯一的孩子……”
若是這般,自然還不如尋一個靠山的好。
而她林嵐玉身為堂堂郡主,又是女子。
不至於覬覦侯家這點兒家財,更不至於因此對侯家姑娘下手。
這個時候,還有比她林嵐玉更好的選擇麽?
至於林如海所說的,讓這位侯先生給她做教書先生或者是賬房總管事之類的,反倒是主動給對方一個展現價值的機會,讓對方有機會投靠自己罷了。
“說到底,我爹爹這是借著我的手,拉這位老先生一家一把呢!”
隻不過,這是合則兩利的事兒,是而林嵐玉並不介意,甚至滿心歡喜罷了。
惜春聞言,沉思許久。
便連一旁原本隻是安靜作陪的柳詩婷,也一臉若有所思。
林嵐玉看了看柳詩婷,沒有對她多說什麽。
畢竟柳詩婷還有柳文銘這個弟弟在,且夏玉英也並非完全沒有機會脫困。
反倒是惜春。“怎麽,怕了?”
惜春橫了林嵐玉一眼,也不說是不是,隻鼓了鼓腮幫子,一臉驕傲的小模樣。
“我有姐姐罩著,怕什麽?誰敢欺負到我頭上來?”
林嵐玉聞言,哈哈笑起來。
確實,畢竟這可是她唯一的“妹妹”,兩人又是打小的情分,怎麽著也得護著。
有她林嵐玉在,不管惜春想要選擇什麽樣的方式去生活,她都能護得住她。
“即是如此,那你可得跟好我了,莫要哪天再自己溜溜達達跑遠了,我還得去尋你。”
惜春嘻嘻笑,“那不能夠。”
她從前隻是不願留在京中,又兼一心想要皈依佛門,尋一份幹淨之地,才會央求離開。
而今林嵐玉自己都跑到了吉安去落腳,偌大的郡主府中,上無長輩,下無子嗣,隻衛文清這個未婚夫,又時常待在軍中。
惜春在郡主府上待的不知道有多自在,還能順便陪著林嵐玉,她才不會傻乎乎的沒苦硬吃呢。
畢竟這些年下來,她雖一直都有師傅等長輩護著,卻也是見識過不少事情的,自然知曉外麵的世界,並不似她從前所想的那般簡單美好。
即便是庵中,也多有不順心不如意之事。
哪裏比得上如今?
“姐姐安心,姐姐對妹妹的好,妹妹都知道。日後姐姐有了小外甥小外甥女,包在妹妹身上!”
惜春的大餅畫的一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滿滿的全是誠意。
以至於林嵐玉一臉囧囧,卻不好打擊孩子蓬勃的自信心。
且她也一直不希望惜春離開,是而雖說心裏很有幾分哭笑不得,且一時半會兒當真沒有成親生子的念頭,卻還是毫不猶豫的點頭應下了。
“行吧,這話今兒個在場的人可都聽見了,日後你想反悔,可沒門兒!”
兩人嘻嘻哈哈的,並不似尋常姑娘們那般,提起婚育之事,總是率先紅了臉蛋兒,好似那是什麽不可提及之事這般。
不隻是她們兩個,大約是深受林嵐玉從小就愛爆出一些十分直白的驚人言論的緣故,一旁伺候的丁香幾個,也是一臉笑意,並不曾覺得這有什麽問題。
也就一直跟在林嵐玉身邊的兩位嬤嬤,臉上的神情頗有幾分欲言又止,又礙於明知她們在林嵐玉這裏的地位,遠不如昔日的劉嬤嬤,隻得又按捺下來。
以至於在場,唯一莫名雙頰爆紅的人,隻獨獨柳詩婷一個。
好在大家也都十分善意的佯裝沒注意到,沒人特意將這事兒拎出來,調侃柳詩婷。
林嵐玉與惜春兩人嘻嘻哈哈一會兒,又順道提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雖說不知道這位老先生究竟會不會來,林嵐玉也隻是抱著大概率在賭。
但既然誠心誠意希望對方能夠跟著她們回吉安,那該做的準備,自然是要提前做起來的。
首先就是騰出來一輛馬車,畢竟林嵐玉府上用的馬車,都是經過改裝的,不僅馬車裏麵更寬敞舒服,減震也比之一般平民百姓的馬車要好的太多。
再加上林嵐玉和手下工匠們商量之後,做過一些改動,如今的馬車就更適合長途奔波了。
若是不然,她這兩三年裏跟紮根馬車上似的,人早就顛散架子了。
至於一路上需要多出來的吃用消耗什麽的,倒是不算什麽大事兒。
畢竟她們人多,對方一家就算加上忠仆,也沒幾號人。
不過想到小姑娘年歲還小,出門在外的時候,晚上怕是不方便獨自住,林嵐玉便又尋了穀雨來,叮囑她等老先生一家來了後,記得幫忙照看好那小姑娘。
晚上住宿的時候,也將小姑娘安置到她與白露一個屋裏。
林嵐玉這邊安排妥當,翌日傍晚,便收到了林瑞安的來信。
那位老先生果真應允了隨林嵐玉前往吉安之事。
隻是老先生家中還有不少田產以及名下房子需要處置,又兼需要收拾行李,大抵還需要幾日時間。
雖說林瑞安表示可以留下來幫忙處置,但也不是一日能夠完成的。
是而讓林嵐玉她們先啟程,待到後麵收拾好了,林瑞安會親自護送著老先生一家,順著林嵐玉她們的路線追上去。
林嵐玉想了想,覺得這樣也好,便同意了。
不過她留下了幾個負責護衛安全的侍衛和一輛馬車,屆時能更方便他們趕路。
且不提侯老先生見到林嵐玉安排的侍衛和馬車侯,感動之餘,心中對未來新生活也多了幾分信心。
林瑞安聽聞林嵐玉已經將剩下的事情全部安排妥當,欣慰之餘,多少難免有些遺憾。
他本以為自己這次能夠很好的完成父親的囑托,向二妹妹證明自己亦是一個十分可靠的兄長。
如今看來,二妹妹確實被她親兄長教的很好。
也難怪不管是父親還是那位北靜王爺,都能輕易放心,任由二妹妹任性的選擇一個人遠離北疆,跑到吉安去生活。
此時此刻,隻顧著在心裏哀歎又少了一次在妹妹麵前的表現機會的林瑞安,壓根兒就沒有想起衛文清這個準妹夫半點兒來。
隻顧著一會兒遺憾歎氣,一會兒又驕傲的與身旁的老夫婦二人炫耀起自己這妹妹的“優秀”來。
那副驕傲的模樣,瞧得一旁乖巧聽著的小姑娘雙眸亮晶晶的。
她先前已經聽爺爺奶奶說過了,他們以後,便要隨這位郡主姐姐去很遠的地方,開始新生活了。
聽說這位郡主姐姐建了一家大大的學院,裏麵隻收女孩子。
以後她跟著爺爺奶奶到了那邊,也能進這個女子學院裏麵讀書識字呢!
小姑娘雖然如今才五六歲,但因著祖父的緣故,去歲就已經開蒙。
而今雖說識字不多,卻也已知曉許多道理,更知道若是在自家所在的村子裏,像她這樣的女孩子,別說上學,就連讀書識字,都是不能的。
